第568章 宗室(1 / 1)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723 字 21天前

第568章宗室

夜裡從賈府出來,李瑕回府睡了一覺,在四更天起來,換了一身隆重的朝服,往大內宮城走去。

今日要開大朝會。

天色未亮,灰蒙蒙一片,禦街上已是燈火通明,車水馬龍。

“哇。”劉金鎖不停轉著頭,感慨道:“官真的好多……”

臨安內城,也就是小小一個錢塘縣,官眷便擠了四十餘萬人,當然多。

可以說,隻需把在朝官員拉出來組成一支大軍,人數上已可勝過蒙哥的大軍。

擠過禦街,李瑕看時間還早,先到漏院裡看了一眼,見人太多,沒他這種武階官員歇腳之處,乾脆又退出來,往麗正門前排隊。

他雖在閉目養神,但挺拔筆直,姿儀出眾,很快引起了旁人注意。

“咦,這般年歲的四品伯爵……敢問閣下高名?”

李瑕回過頭,隻見是旁邊文官隊列中,一個紅袍官員正撫須相問。

“勞閣下相問,高名不敢當。李瑕,李非瑜。”

“趙與訔,字仲父。”

聽到這個表字,李瑕沉默了一下。

趙與訔年紀在四十五六歲模樣,氣度文雅,頗有風骨,掛著笑意通了姓名,自我介紹道:“中奉大夫、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

“原是府尹當麵,失禮了。”李瑕連忙拱手行了一禮。

李瑕其實知道這趙與訔,大宋宗室。

因為他近來多在暗中打聽宗室人物,以備與忠王抗衡。

之所以對趙與訔有印象,因為聽說過趙與訔有個兒子……大書法家趙孟頫。

但這趙與訔,一看就不行。

趙與訔與當今官家同一輩,都是太祖皇帝趙匡胤的十世孫。

但,官家是燕王趙德昭之後,趙與訔則是秦王趙德芳之後。

差得太遠了,從九世祖開始就分了岔。

論血脈,排在趙與訔之前的宗室還有數百人。

“非瑜出身嘉興李家?”

“是,李家遷居嘉興百餘年。”李瑕應道,這事他知道的不多,曾聽李昭成說過一點。

趙與訔點點頭,又問道:“敢問裕齋公是非瑜何人?”

“是晚輩伯祖父。”

李瑕知道,裕齋公指的便是李仁本,李家家主,李墉的伯父。

因趙與訔不稱官名、隻稱字號,這是在私敘,李瑕也隻好執晚輩之禮。他不太喜歡這種應答。

“那你我之間還沾著親。”趙與訔臉上含笑更濃,卻又帶著些悲惋之色,歎道:“亡妻李氏,是裕齋公之族中侄女,亡妻喚裕齋公‘伯長’,她與令尊亦是族中姐弟……”

李瑕倒是第一次聽說這事。

他隻知道李仁本嫁了長女給榮王趙與芮,引了滿門禍事。卻不知李家原來還有遠親,嫁了宗室趙與訔。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大宋宗室多得是。

趙與訔已是宗室末枝,秦王的九世孫,蔭補了一個司戶參軍,地位很低,比當今官家繼位前還不如。

他如今能任到四品高官,靠的確實是個人才乾。

宋朝這種養宗室的辦法,似乎好過許多彆的朝代……

總之,趙與訔當年娶李家族女,門當戶對。

“遙想當年,先榮王妃初嫁時,我亦在場,與令尊有一麵之緣……沒想到,榮王與李家鬨到這份上。”

趙與訔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李瑕聽得明白,趙與訔這是在表明立場——我看不上榮王趙與芮。

趙與訔似乎誤會了什麼,把李瑕當作是吳潛的人。

或者是,有意試探李瑕的態度……

這話怎麼答都不好,李瑕乾脆不答。

趙與訔笑了笑,又問道:“非瑜還未二十吧?可曾婚配?”

“已有婚配,娶了蜀中高氏女子。”

趙與訔微微一愣,有些惋惜。

其後,宮中鼓聲響起,宮門緩緩打開,朝會已然開始了……

李瑕穿過宮闕樓台,進到大殿站定,腦子裡一直在想著事情。

他意識到,自己對李家的了解太少了。

李家曾是書香門第。

當時,家主李仁本頗有才名,但不願為官,賦詩曰:“金帶重,紫袍寬,到頭不似羽衣間。君王若許供香火,神武門前早掛冠。”

隻這詩,可看出李家底蘊。

李家多有族女嫁趙宋宗室,門庭顯赫說不上,比不了謝、賈、楊幾家,但也算不差。

官家趙昀繼位時,皇弟趙與芮封了榮王,趙與芮相當於從平民一躍為天潢貴胄。

所以,趙與芮娶李家嫡長女,其實是為了借一借李家的聲望。

隨李家長女陪嫁的侍婢,有一人名叫黃定喜,勾搭了趙與芮,懷了孕。

李家長女給黃定喜賜了份墮藥,沒墮成,導致趙禥出生時,神智有缺陷。

多年間,這事一直都不算什麼,也沒多少人知道。

直到官家趙昀打算在宗室中收一個嗣子。

當時,李仁本與一批朝臣堅決反對官家選擇趙禥。

公心有沒有不談,隻說李仁本的門戶私計,因為當時李氏王妃已逝世多年,趙與芮也有了繼王妃。而黃定喜這個兒子,與李家已毫無恩情、隻剩仇隙。

趙禥生母卑賤、智力殘缺的消息,正是李仁本幫助證實、且散播出去的。

之後,嘉興遭了盜賊,盜賊殺入李家,李仁本身死,李家族滅。剩下當時在餘杭任官的李墉,以及幸免於難的李昭成。

至此,反對趙禥之聲偃旗息鼓,趙禥從榮王之子,成了官家之子,受封忠王。

一劑墮胎藥已成滅家之仇……

而這些年,李墉能活下來,顯然是受到了一批朝臣的庇護。

那麼依照李墉的想法,是不是隻有鬥倒了趙禥,換一個宗室,才有活路?

……

想到這裡,李瑕忽然靈光一閃。

他稍轉頭,瞥了瞥站在另一列的臨安知府趙與訔。

站在李墉的角度來想。

若扶持一個宗室……

比如,打個不太可能的比方,就比如這趙與訔。

趙與訔有十個兒子、十四個女兒,且他深負才乾、家教極好,把兒子都教導得很好。

這十個兒子隨便挑一個給官家當嗣子,必定都比趙禥好。

於大宋社稷如何有益且不談。

從李墉的門戶私計而言,趙與訔的亡妻也是李家族女。

趙與訔的十個兒子中,有五個兒子都是其李氏亡妻所出……

當然,這是個比方。趙與訔還遠遠不夠格,知臨安府隻是個“差遣”,臨安知府幾乎是一年換一個。

且,吳潛勢力之中,遠不止一個李墉,與宗室有聯姻的人太多了。

宗室中,排在趙與訔前麵的也太多。

但這就是吳潛“鯨沉於底,終有一躍之時”的意思。

那,這其實也是李墉的意思。

……

李瑕發現,低估了李墉。

本以為李墉是懷著滿腔傻裡傻氣的報恩之心,是要逃到臨安玉石俱焚,毀自己心血的。

現在看來,李墉心裡有自己的計較。

本以為吳潛若已找到李墉,會立即發作,扳倒忠王趙禥。

不是的。

人家二十二歲中狀元,當了一輩子的官。要易儲,還能連易了儲之後如何收拾局麵的後手也不先布置好?

那麼,“李墉被榮王捉了”這種說辭,以吳潛的水平,隻怕不會信。

為何不問?

極有可能,李墉已見到了吳潛。

吳潛出手保他李瑕,根本就不是被騙了。

而是打算借他李瑕的力。

西湖上的一場談話,吳潛雖沒說服他,但還沒放棄……

再推算,今日趙與訔忽然搭話,根本就不是湊巧。

趙與訔也有心思。

這人是吳潛一係,但不是吳潛的最佳選擇,排在濟王血脈之後,排在光宗、孝宗皇帝血脈之後。

但,趙與訔想得到吳潛的支持,幫吳潛說服李瑕。

今日的寒暄,細想起來,那些親切笑語,原來隻有兩個字——

“幫我。”

怎麼幫?還是犧牲李墉一人,偽證忠王趙禥不是官家親侄。

而正是他趙與訔說服了李瑕,讓李瑕願意受吳潛庇護,於是李墉安排完兒子,心甘情願出麵。

趙與訔既出了力氣,吳相公是否也該勸勸官家,反正都是大宋宗室親戚,不論血脈近些遠些,該挑個懂事、孝順、聰明的孩子,以保全宗廟為重……

希望再渺茫,趙與訔也想為兒子們試試。

……

同時,這也是吳潛在初次沒能說服李瑕之後,又加上了一個籌碼。

“官家不信任你,忠王要殺你。我們避一避,不謀一時,而謀國本。來看看,適合為儲君人選的都有誰,趙知府家中四郎趙孟頌如何?他家教好、人品好,他生母是你家族姑、他父親人很好……”

李瑕動心嗎?

有一點。

但他還是沒有忘記,吳潛做的這一切,根本上還是在守護著這趙家社稷。

他向吳潛瞥去,隻見那個垂垂老矣的右相正站在文官隊列前麵,像是睡著了一般,其身如枯木,卻還在為這趙家社稷苦苦支撐……

一直走神到這裡,朝會上禮樂已停。

“眾愛卿,誰有本可奏?”

“臣李瑕,有事啟奏……”

李瑕雙手捧著笏,出列。

他要當眾彈劾丁大全。

這其實是他得到來參加朝會的消息時就安排好的,要他把之前的那份奏章背出來。

事實上,就連丁大全要怎麼處置,官家與樞密院重臣們都已經連夜商議好了。

朝會,從來不是用來會議政事的,不過是再過一遍流程,詔示聖意。

沒多大意思。

……

知臨安府的趙與訔高聲念著他徹夜審查出的證據。

然則,趙與訔的心思並不在朝會、不在丁大全,而在朝會前的小小偶遇。

這些赤紫高官,哪個還肯多看一眼丁大全?

個個都已經在布局下一場紛爭……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