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我放在李二的位置上,估摸著親手剝頡利可汗皮的心都有了。”
作為同樣得位沒那麼正的太宗皇帝,朱棣對天幕上的字跡深以為然。
如他們這樣的人,最想要的就是做出一番功績。
讓世人承認自己坐在這個皇位上才是最正確的事。
甚至李二跟他還有些區彆。
李淵還活著,眼下發生的所有一切,李淵都是能夠看在眼中的!
一旦他處理不好,李淵定然會毫不留情的諷刺。
“的確,那個時候,朕確實想親手剝了頡利的皮。”
李二幽幽開口。
這件事,被他視為一生中最大的恥辱。
哪怕是現在回想起來,也同樣止不住的憤怒。
“但後來真的將他抓到麵前的時候,朕又不想殺他了。”
“作為能夠在朕生涯之中畫上汙點的人,死的那般輕鬆,也太過便宜,不如將他留下來,也好警示朕,無論在何時,麵對什麼敵人,都不能大意。”
與此同時,天幕的字跡更新,也將被李二視為恥辱的一件事,徹底完整的展現了出來。
【渭水河畔與長安近在咫尺。
堅守不出,周遭所有百姓都要遭殃,無數人將淪為突厥的奴隸。
出城迎戰,一旦戰敗,連長安城都要被攻破,不僅李世民,連整個大唐都要淪為笑話。
群臣大多覺得,應該堅守,等待尉遲敬德率軍退敵。
可所有人也都清楚的知道,尉遲敬德手中沒有多少兵力,加上突厥騎兵的機動性極高,等其他地方的大軍來增援,周遭早已經被洗劫一空。
堅守,等於放棄大量的百姓。
聽著眾臣一直強調要以江山社稷為重,李世民心中卻早已經有了決斷。
房玄齡等人仿佛早已經猜到了他想做什麼。
無數人反對,無數人不看好的情況下,他將頡利可汗派來的使者囚禁,隨後又率領長安城中僅剩的萬餘人以疑兵之計布置在渭水河畔。
同時他告誡所有人,這並非隻是疑兵之計。
如若頡利可汗要戰,那便迎戰,他將身先士卒,衝殺在萬軍陣前!】
“也就李二能有這等魄力。”
麵對突厥二十萬雄兵,己方僅有萬餘能戰之兵。
守城是幾乎沒有風險的決策。
隻需放棄長安周邊的百姓,便能夠換得京師的安穩。
這種情況下,九成九的人都會選擇在城內堅守,等待援軍的到來!
而突厥大軍忌憚大唐援軍,攻不下長安城,便隻會在劫掠一番後乖乖離去。
但李二做出的決定,卻是異於絕大部分人。
這是屬於他的尊嚴!
“若說僅李二有這魄力的話,或許有些武斷,但古往今來,會做出這等選擇的,應該不超過雙手之數。”
任憑是誰也得承認,李二這等魄力值得欽佩!
“尤其是在登基之後,禦駕親征這四個字說起來輕鬆,可真正能做到在萬軍陣前衝鋒的,又有幾人?”
老朱感歎一聲。
朱棣默默舉起手。
“爹,我真行!”
“不久前討伐漠北,我還親自殺了一陣,馬哈木那老狗,被我打的連頭都不敢抬,最後還是乖乖向我大明稱臣納貢!”
語氣間滿是驕傲自得,仿佛是在炫耀。
炫耀自己的功績,向老朱表明,他比朱允炆更適合當皇帝!
“行了,少炫耀兩句,老四你什麼德行,咱還是清楚的,論治國,那不好說,但行軍打仗,你是咱一手教出來的,那能差?”
老朱毫不懷疑朱棣的話。
老四的性子他很了解。
甭管麵對怎樣的敵人,甭管敵我雙方的戰力差距有多大,甭管能不能打贏,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他肯定敢莽上去打。
就如奉天靖難一般!
“寧願站著死,也不跪著生!”
“這或許也是渭水河畔邊,李二心裡的真實寫照吧?”
哪怕戰死沙場,也不願回去固守長安,麵對李淵冷嘲熱諷的指責,麵對那些說他不如李建成的言論。
“怎麼?都以為朕此舉是在找死?在用自己的性命去賭?”
“各位,彆想的太多,區區一個頡利,還不足以將朕逼到那般地步。”
眼見天幕上眾人話語的氣氛有些不對,李二倒是沒讓他們感歎太久。
主要這幫人越說越歪。
什麼叫寧願站著死,也不跪著生?
“……萬餘人馬,麵對二十萬突厥大軍,萬一疑兵之計被識破,頡利直接揮軍殺出,你能活?”
某些人忍不住質疑。
“為何不能?”
李二冷哼道。
“頡利雖有二十萬大軍,卻為烏合之眾,各個部落聯合起來,眼中隻有利益而沒有敵人,順勢之時尚可,一旦麵臨逆境,輕易便會兵敗如山倒。”
“而朕麾下萬餘人個個都是精銳,尉遲敬德還在敵後伺機而動,前後夾擊,莫非在你們眼中,朕當真就沒有勝算了?”
他李二又豈是莽撞之人!
【布下疑兵之計後,李世民便隻身率領高士廉、房玄齡等人親自前往渭水邊。
他與頡利隔水相望,怒斥頡利背棄盟約。
其英武雄姿驚的突厥將帥紛紛下馬參拜,包括頡利自己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再看到李二身後,唐軍旗幟飄揚,軍容強盛,頓時便失了戰意。
他們敢於南下最大的原因,就是聽聞大唐內鬥,想趁著其虛弱之際,有機可乘便入主中原,無機可乘也同樣能大撈一筆!
可眼下這狀況看來,哪有什麼虛弱的樣子,分明就是強盛無比。
在李世民言之鑿鑿的斥責,以及其身後整備的軍容震懾下,頡利終究沒能下定決心揮軍進攻。
於是在兩日之後,頡利選擇了和平解決,與李世民在渭水便橋上簽訂了和平協議,雙方斬白馬為盟。
盟約立下,李世民從自己的小金庫中掏出了大量的金銀贈與。
作為交換,頡利本想獻三千戰馬、羊萬匹作為回禮,卻被李世民拒絕,隻要求其釋放中原百姓。
有驚無險的一戰,最終被化解於無形。
沒有稱臣,沒有割地,甚至說賠款也有些牽強。
就是這樣的渭水之盟,成了李世民自覺難以啟齒的汙點!】
“有的人將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的渭水之盟當汙點,有的人啊……”
“嘖嘖嘖,澶淵之盟當功績,還要封禪,真是拉低了封禪的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