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漢餉銀每月十兩,他兒子五兩,還包吃包住,劉老漢這個條件,完全比得上明朝七品官的月俸,父子倆當然心裡美滋滋的。
一個耕種幾十年的老農戶,突然間當起師父來了,白吃白喝還有銀子拿,受人尊敬,這…這是什麼世道啊。
石風對大夥說,這裡對手藝人的尊重。
他當然不好開口就說:這是尊重人才,尊重技術,尊重知識,怕這些人聽天書。
人員招募方麵又有了好消息,衛所在葛峪城堡與張家口城,以及宣府城等地的告示宣傳起到了作用。
在十數天內,陸續有一些關內破產農戶,陝西山西河南等逃荒或逃避戰亂的饑民,陸續到虎牢屯來,約有二百多人,他們都要求加入軍戶。
還有王勝王仲,韓三兵,趙鬥等人的家人親戚族人也是幾十人口到達。
高進,莫老七他們又吸收了幾十個流民進來。
這樣,到虎牢屯登記入籍的軍戶,新入職的就有二百六十幾,加上原先虎牢台和溝兒墩的人,加起來近三百七十來個軍戶。
加上許多軍戶都帶上的家眷,整個屯有六百多口人。
六百多口人,就是六百多張嘴啊。
“大哥,咱們是否該停一停啊,這每天要多少窩窩頭和粟米啊,應該是每天約六石多糧食,每月至少二百石,如果再增加饑民進來,可不得了。”
趙鬥他們給嚇傻了,忙不迭跟石風建言。
“是啊大…大哥,該收了呀,這些都是咱弟兄們的口糧,這樣下去,咱們這點家底非吃…吃窮了不可。”黑旋風羅通,緊張的說話都太不利索了。
趙鬥他們想的倒不是沒道理,這次夏收他把糧食全弄到虎牢屯這裡,秋收需要歸返佃戶們收成,還要上交稅糧等,這就是說到冬天,他們的家底全在這裡了。
俗話說:家中有糧、心裡不慌,可這樣坐吃山空,誰受得了。
“眾位兄弟莫要慌,咱夏種了一百餘畝蕃薯,到秋收時豐收的話,咱們今年糧荒不會發生,還有現在軍戶們都在開荒耕種,到了秋收時,相當部分軍戶就可以自給自足了,可為兄著急的反倒是城堡,咱要建立起堅固城牆,需要在冬季到來之前完成一半以上。”
“若沒有堅固城堡,俺就怕阿魯韃子,後金建奴來搶糧食,到了明年,俺還擔心後金軍隊的大規模攻擊呢。”
石風擔憂是有曆史依據的,崇禎七年,後金軍第二次翻越過長城,入侵大明,掠奪大明內地大量的糧食,牛羊和人口。
“那…大哥真的對在冬季建起城牆有信心,可隻隻有四個多月辰光嗬。”
趙鬥他們無不表示出擔心,都覺得越來越看不懂大哥了,壘城牆需要大量石條,而且是四方整齊的石條,這才能壘得上去,這那裡去找石條?
路途遙遠的運輸…
唉…想想都後怕…
關於這些,劉鬥、羅通和王勝王仲們都私下議論過的,認為在虎牢台建起方圓三四裡周長的城堡,少說要二三年,現在半年如何完成一半?
“諸位兄弟莫要慌急,為兄心裡有數,爾等隻要按本屯長的指令去執行,做好監工,就定能成功。”石風笑嗬嗬安慰道,很放鬆的樣子。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看到大哥兼主官如此鎮定,趙鬥、羅通和王勝等也無話可說,隻能紛紛表示會全力以赴。
原虎牢台的台長廳,經過數天的擴建改造,成為了新屯長衙門,所有職能部門都在此辦公。
第二天,石風在衙門公堂召集所有主要成員開會,宣布成立虎牢屯各衙屬,乾任何事,首先要建立起組織架構,綱舉目張。
石風按現代管理理念,加以古代屬稱,把衙屬命名為署。
一,行政管理署:協助屯長管理軍戶戶籍,財務及財產統計、分配等,署長:趙鬥,副署長王仲。
署員,是三名專職書吏(從操守衙門要來的)。
二,保衛署:負責虎牢屯所轄區域的治安,巡邏防衛等專項軍務。
專職軍士暫額定五十人,戰馬二十匹。
(有十匹戰馬,是他悄悄從楊秀娘遊騎哨隊裡搞來的)
署長:羅通,副署長譚曆金。
人員分成二隊,第一隊隊長羅通兼,第二隊隊長譚曆金
兼任。
三,農墾署:負責整個荒地開墾,播種和水利工程。
署長:韓三兵,署科長高進,指導顧問:劉老漢和他的
二個兒子。
成員:各軍戶家庭成員。
四,築建署:負責整個城牆,城堡房屋建設。
總設計師:石風兼
署長:王勝,副署長莫老七,吊眼。
成員:石匠,木匠,泥匠和眾雜工。
五,後勤服務科:負責燒飯做菜燒水,洗衣,衛生等雜活。
署長:秦乙山,副署長王氏、陶氏。
成員:所有軍戶女眷。
石風實際上把原溝兒墩的人都任用了,這沒辦法,眼下
這個世道,隻能信任身邊人。
除此之外,石風開始使用那八百五拾兩銀子了,他安排人手到張家口城購買了三十頭牛,二十頭騾馬,一批農具,各種板車,還有麻繩等。
這下,花去了他一百多兩銀子。
為了築建城牆和房屋地基,他從關內及葛峪堡雇傭了三十名專門築城牆的石匠,包吃住,每人每月三兩銀子,兩個匠頭每月五兩。
這是筆不小開支,但必須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嘛。
關於木材,經跟城堡衙門協商,以低廉價購買小陰山伐木場的木料。
至於築城所需的石料,石風決定自行開發,他早就考察過小陰山山脈傍支,有不少石山,他決定用火藥雷管炸。
從石山開出來的石料,除了整塊可鑿成型的規整石料,實際是許多不規則的小塊狀,石匠們稱之為碎石。
石風就是要充分利用這些碎石築城,他讓軍戶家眷們用竹子、木棍和麻繩,編製成統一規格的長方形藍子,裝入碎石,石頭縫隙用夯土填實即成了石條。
用這些碎石藍子和石條混合使用,築成石牆,這下省工省料又省時,怪不得他說胸有成竹。
這一個創造性的舉措,讓在場的石匠,木匠和管理人員都驚得目瞪口呆,沒想到,一個武夫竟然還懂石匠築城,能做吊車,現在設計石藍。
從此,石風在虎牢屯裡那就是神,無所不知。
一時間裡,石山,伐木場到虎牢屯之間的二十餘裡路上,拖木拉石的騾馬車,牛車是絡繹不絕,開石場,和築城工地上是熱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