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裡,還有許多人更有其它莫名的私心雜念,甚至於心懷鬼胎。
“安靜…請安靜!諸位將軍,今日之會議因事關軍國大事,不論軍銜高低,誰都有權力暢所欲言,提出個人觀點或見解,以供諸位議事決策。”
“本督支持石總旗繼續闡述餘下觀點,並提供詳實理由,說明為什麼認為後金軍的突破口,會選在大同鎮的殺虎口、得勝口一帶,而不是宣府鎮所轄的北古口、喜峰口一帶呢?”
張宗衡抑揚頓挫,而又堅決肯定的發言,很快壓製住了亂哄哄的反對辱罵聲。
他轉頭對石風大聲道:“石總旗官,請繼續陳述觀點和理由。”
“多謝總督大人。”石風抱拳深揖。
他向張宗衡投以感激和讚譽目光,暗忖道:大明總算還是有幾個,具有公心和理智的官員存在。
石風指著沙盤朗聲道:
“眾所周知,後金主皇太極在戰場上擅長聲東擊西詭計,圍點打援戰術,而且是屢試不爽,綜觀近五年在遼東遼西戰場,還有四年前的首次進犯大明喜峰縣,都是施展這種詭計和戰術。”
“後金軍目前在北古口外的前軍大營,離大同殺虎口約四百餘裡路,離得勝口關城也就六百裡路程,他的後哨營地會更近,隻有四百裡路。諸位前輩,四五百裡路程,後金軍輕騎一個晝夜就能到達,而且不用休整,馬上可以投入戰鬥。”
“原因諸位前輩都心知肚明,很簡單,因為後金八旗兵都是一帶二的雙馬,甚至於一帶三的三馬製,而八旗兵在長途跋涉時,往往可以在疾馳的馬背上伏著睡覺,這雖然很鬼玄,但卻是不爭的事實。”
“四年多前,皇太極圍攻錦州,突然連夜消失,當翌日晌午,明軍斥候發現後金軍大營不見時,才返回城中稟報袁崇煥,而後幾次斥候隊連續稟報後金軍行蹤時,袁崇煥這才如夢方醒,他猜到了皇太極可能繞道漠南,襲擊離這裡最近的薊門關。”
“這個時候,己經是翌日午後了,袁崇煥一邊派軍驛六百裡加急稟報朝廷,另一方麵親率祖大壽的關寧鐵騎,當天傍晚從三海關星夜直線追擊後金軍,想到薊門關前截住皇太極,可沒想到後金軍提前越過薊門關而未入。”
“等到袁崇煥從薊門關退出之後再率兵追擊時,皇太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喜峰口,並成功突破長城防線,進入大明關內。”
“後麵的事態發展,就不用卑職在此贅述了,而卑職要強調的是皇太極隻用了二個晝夜,完成了六萬八旗軍的千餘裡長途奔襲,並且能立即投入戰鬥。”
“皇太極就是充分利用了騎兵機動靈活的優勢,並將其發揚光大,可能說是淋漓儘致。他才能實施其聲東擊西,圍點打援的戰術,以上就是卑職的結論與分析,請諸位前輩們批評指正。”
石風口若懸河,非常流暢地舉例說明與分析,引得現場是一片沉默。
大同總兵王樸身邊的一名參將,他起身質疑道:
“石總旗分析得頭頭是道,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你何以見得皇太極會奔襲大同殺虎口,而不是就地取關,進攻北古口,甚至是喜峰口呢?”
“李參將說得太對了,你分析了皇太極九十九次聲東擊西,萬一他這次就來個聲東擊東呢?大家說是嗎?”
“哈哈…”
王樸身旁叧一位參將附和李參將發言,並引得那堆大同鎮將領的哄堂大笑。
麵對質疑和哄堂大笑,石風並沒有生氣,反而感覺這二位參將能一針見血看到關鍵點,足見他們是認真研究過,並且很有水準。
尤其是第一位提問,並運用孫子兵法的李參將,石風估計他就是得勝口關城的守將,大同鎮府參將李全。
曆史上的李全參將,在得勝口關城及一口三堡被攻破之後,是威罪自殺以殉國。
而這次,看能否挽救他的性命,就看天意與造化了。
此於曆史上的破城細節,史書中並未詳述,石風也不得而知,反正後金軍手段很多,夠毒辣的就是。
由此可見,這位李全將軍的命運,將決定大明這次長城保衛戰成敗。
不管怎樣說,他是一直在堅持抵抗到底的大明戰將。
“剛才二位參將大人指出的質疑,卑職完全接受,所謂兵不厭詐,聲東擊西的另一個可能,就是聲東擊東,理論上都存在一半的可能性。”
“但分析哪一種可能性大,除了分析敵酋擅長或愛用的戰術套路之外,咱們還得實現從排兵布陣上進行考量,卑職給諸位提出另一個理由,那就是皇太極的攻城策略。”
“後金軍擅長野戰,不善於攻城,也沒有巨型攻城裝備,而且最怕明軍的火炮。上次喜峰口屬於偷襲成功,但建奴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後金軍現在兵臨喜峰口和北古口,明軍早已是眾誌成城,森嚴壁壘,各種火炮火箭火銃都準備好了,試問皇太極在沒有完備登城裝備的情況下,他再攻擊這裡,明顯是飛蛾撲火,他不會這麼傻嗎?”
“其實,皇太極從征服漠南那一刻起,就在打蒙古族兵的牌了,這裡是現存的後方基地,除了兵力和糧草之外,巨型登城裝備就在阿魯科爾沁部落裡完成,而科爾沁王庭就在殺虎口與得勝口一帶。”
“從去年春季,阿魯騎兵偷襲小陰山伐木場,企圖俘虜伐木工和木匠這事上看,他們就是在準備建造一種叫登城雲塔的巨型工具,這種巨型登塔四至五丈高,三丈見方,塔頂建有炮架,巨弩垛等,巨輪裝置,就是一個可移動的巨型堡壘。”
“請問石總旗,你又是怎麼得到科爾沁部落在建造這種巨型登城雲塔情報的呢?你的人見到了嗎?”一名遊擊將軍提出。
“卑職在阿魯族兵偷襲伐木場事件之後,一直心存疑慮,就在邊境緩衝地帶安排了若乾名線人、細作,了解科爾沁那邊軍情動向,才得到的這個重要消息,但很遺憾,我的人並未親眼目睹此實物,因為那裡守備森嚴。”
石風這段回答是實情假說。
“這麼說,明軍方沒人見過這個巨型登城雲塔,會不會是敵人的煙霧彈呢?”
“是啊,沒見到實物,隻能是猜測,不足為憑。”
“……”
現場一片質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