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雙向奔赴(1 / 1)

出兵在外的傅士仁,其實也一直在關注著江陵的局勢。

當聽到劉禪入駐公安之後,他仰天長歎,“公子何以性狹至極,如此逼迫老臣,爾果真左將軍親子耶?”

當年劉備在當陽長阪坡被曹軍追趕的時候,傅士仁和諸葛亮、張飛、趙雲、糜竺一起,是跟在劉備身邊的十幾個騎士之一。

他身邊所率領的部曲,都是在赤壁、江陵之戰後拉起來的部曲。

最為核心最忠誠的便是傅士仁私人恩養的五百親兵,他們絕對不會向郭慶那般背叛傅士仁,定然會跟著他一條道走到底。

親兵部將勸傅士仁立刻回軍公安,與劉禪對峙爭辯,“將軍乃其叔父,他怎可擅動,不怕寒了老人的心嗎。而今少公子睚眥,不知事業艱難,舉止無度任性,必不能久持。將軍當書信左將軍,收其監軍之權。”

傅士仁雙眼微眯:“本將以剿匪之名出征,而今不進擊賊,必然問責於我,當向前。”

部將聞言急的直跺腳,“將軍何苦辛勞為他人衣,今那豎子擺明車架欺淩將軍,大丈夫何以受製一孺子。”

傅士仁拍著他的肩膀寬慰道:“明德,本將知你心意。”

隨後,他將目光投向遠方,在南方百裡外有大盜宗賊,聚眾萬餘,縱兵驅馳,劫掠郡縣。

宗賊首領早就因為軍械生意和傅士仁相交甚密,驅逐劉禪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傅士仁知曉其定然會同意跟自己演這場戲。

這也算是他傅士仁另一種形式的養寇自重。

“倘若這批賊寇因我離開公安而進犯公安,禪小子縣軍危機,本將擊而破之。有此救命之恩,事乃可成。”

部將聞言大喜:“將軍謀劃,末將佩服。如此一來,他還有何顏麵興師問罪。到時候必然自行慚愧而離去。哈哈,妙極。”

在傅士仁武大郎吃奶——跳著腳作的時候,劉禪也在圖謀傅士仁。

二人這倒是屬於是心有靈犀,雙向奔赴了。

對於劉禪來說,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傅士仁死在剿匪的過程中,怎麼死的不重要,隻要死掉就好。

這樣一來,一切後事都好處理。

他這些年跟著老爹南征北戰,是元從派的老同誌,南下之前就入旗的老旗人。

這些資曆,現在死了,劉禪必然會幫他隱匿罪行。

直接按照光榮處理,家屬待遇從優,將來給老爹劉備修建昭烈廟,裡麵肯定有你一座雕像。

將來葬禮上蓋漢旗,領導寫挽聯,編入季漢英雄奮鬥、愛國主義教科書。

可現在他偏偏不死,還非要做賊。

作為一個僅比老爹小一歲的五十八歲的老同誌,傅士仁早就失去了雄心壯誌。

他跟關羽這種一心撲在事業上的人相比,那真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作為魏蜀吳中真正的草根天團,底層創業者一員。

傅士仁和劉備手下許多出身寒微的人一樣,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好不容易碰上亂世,碰上一個持續低迷了三十年才暴漲一飛衝天的玄德股票。

他可是全村的希望,不狠狠撈一筆,不能享受榮華富貴,都對不起他這些年的出生入死,每天睡覺都不踏實。

大浪淘沙,紛亂擾攘的時代,考驗和誘惑太多太多了。

真金子還是普通的沙子在一次次洗禮篩選中,便水落石出涇渭分明。

關羽是真金子,傅士仁是普通沙子。

但如果隻到這一步為止,劉禪是絕對不會小覷傅士仁,反而會恭恭敬敬地喊這位革命元勳一聲傅叔叔。

季漢集團是充滿理想的,誌在天下的,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他們是要匡扶天下,興複漢室的。

傅士仁你可以停滯不前,就此享受榮華富貴。

但你千不該萬不該,拖組織的後腿,不指望你幫忙,但你不能資敵啊,不能叛變革命啊。

當年那條船上你也是占了一個席位的老人啊,覺悟咋就這麼低呢。

劉禪站在公安城頭,一拳砸在城牆的垛口上,“我這隻小馬不必識途,你這個小人,我必須鏟除。”

這時候,傅士仁的罪證已經公布,南郡文武大多對此早有預料,並未出現太大反應。

尤其是在見識到劉禪控製江陵的手段之後,他們反而覺得他會對傅士仁下手才是正常的。

隻不過,他們所認為的,是劉禪會逼迫傅士仁交出兵權,然後像劉璋一樣恩養直到老死。

並不知曉,劉禪準備對傅士仁下死手。

因為這是在這個時代中常見的手段,雖然傅士仁出身寒微,但現在總是算身份顯赫的。

更何況還有糜芳這個先例。

雖然糜芳自述是受傅士仁脅迫才犯罪,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罪行跟傅士仁半斤八兩。

或許傅士仁一開始能蒙蔽糜芳,但後來糜芳肯定是發現真相了的,但依舊縱容傅士仁倒賣軍需資敵,也是一個掉進錢眼裡的巨貪。

隻不過因為是劉禪舅父的原因,隻要願意交出權力,幫劉禪站台,身份地位不僅不會降,將來隻怕還會繼續往上升。

傅士仁則不同,若是乖乖交出權力,大概率就是當個富家翁老死,再也不可能掌握實權。

知曉劉禪心意的,除了核心心腹,就唯有因為部署需要而必須知道的人。

除了霍弋、趙廣、關興、張苞、向寵、譙周等人。

還有武陵太守廖立、零陵太守郝普,以及荊州治中習竺習文暉、荊州彆駕從事劉升、荊州治中從事潘濬潘承明等人。

為了穩定荊州政局,在奪權糜芳之後,劉禪便積極聯絡武陵太守廖立和零陵太守郝普。

以監軍的身份稱讚他們治理地方、供給物資有功,同時以晚輩的身份向兩位請教治理地方的學問。

廖立是荊州人,其才能非凡,得到諸葛亮的認可,被他評價為荊州良才,和龐統相並列。

雖然有些誇張成分,但後麵三十歲不到就被劉備任命為長沙太守,足見廖立確實有些本事。

在慧眼識珠方麵,三國時期這群君主之中,劉備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