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政權不是沒有稅製,而是沒有固定稅製。
一個個牧民組成小部落,然後一級往上一級的歸屬來形成整體政權。
不是像商周那樣從上往下的分封,而是從下往上的彙聚與搭建。
草原民族以氏族和部落為單位,在不同季節去不同牧場放牧。
汗王想要直接跟牧民收稅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無法搭建起來精致的統治秩序。
他沒有足夠的算數人才,幫他統計掌握麾下牧民的戶籍,牲畜的數量。
沒有足夠的流官去治理牧民,並進行收稅。
所以通過氏族部落這種類似於分封的方式來控製管理牧民是最理想的。
汗王隻需要向麾下的部落酋首們收稅即可。
每個部落都相當的獨立,都有自己的領袖,收稅的比例和數量也因人而異。
部落領袖管理本部落的一切,用不著汗王派遣行政官員。
氏族、部落首領會在秋冬季節到牧民家收集貢品,部落首領又一層往上一層的進行進貢。
各部落首領和各級大汗們都有自己的直屬草原、部族和牧民。
他們的日常費用主要來源自己的直屬部族和自家牛羊馬財產。
這也是上級首領唯一能直接向基層牧民收到稅收的群體,其他牧民則不歸這些上級首領管轄。
這些才是大首領能立身的根本,也是他們財富的主要來源。
正是因為是直轄掌握著最多牛馬和部眾的最強者,他們才能成為大首領甚至汗王。
當他們衰落的時候,便會有下麵的部落來挑戰他們,若是挑戰成功則上下逆轉。
敗者淪為進貢者,甚至有可能被吞並。
不僅附庸的附庸不是自己的附庸,還要麵臨附庸可能倒反天罡的威脅。
像這樣一層層上貢的方式,大大小小各級彆的首領都截留一部分。
最後單個牧民上繳的財富能夠到汗王手裡的不足十分之一,就造成了巨大的稅收浪費。
以前統治他們的是他們的可汗、羌王,對此有心無力。
而現在,劉禪可不希望出現一層層的吸血鬼來搶他的稅收。
他要建立新的王朝對牧民的統治秩序。
當然,這種改製自然是隻在自己控製的範圍內改。
將來打敗其他部族,吞並的更多牧民便能順利的納入統治管理,以加強王朝對草原的掌控。
現在,劉禪控製的有近六萬的牧民,大部分都是戰爭俘虜的,也有被順手吞並的小部落。
因為是戰敗被俘虜,原有的社會結構已經被破壞,正是可以被手拿把掐的時候。
按照草原的規矩,他們就是被劉禪吞並的部眾,劉禪直接向每一戶牧民收稅是沒有問題的。
若是劉禪嫌麻煩,將他們放回草原,並以讓他們上貢的形式收稅。
兩三年之內,他們便會形成新的大大小小的部族,重新建立起之前的社會結構。
所以,劉禪不能怕麻煩。
他需要啃下這個硬骨頭,將對牧民的統治秩序建設起來。
要啃硬骨頭就需做到三件事:掌握牧民戶口數量,劃定農耕區和牧區的邊界,明確收稅額度。
後麵兩件事好說,與諸葛亮以及本地官員磋商一番就能整理出來章程。
掌控戶口曆來是封建王朝最困難的事情,隱匿戶口太常見。
而且戶口數不是一下子統計就能一勞永逸的,每年死多少,出生多少等都是動態的。
想要切實掌握戶口,就需要大量識字且懂數學的吏,需要一個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
部門不難弄,劉禪認為是時候在尚書台下設立出最核心的部門之一,戶部。
將對牧民的戶籍管理和稅收工作放到戶部,合情合理。
困難的是人手,上麵的高級彆官吏好說,有的是人搶著乾。
下麵的基層跑腿吏員可就人手短缺了。
因為牧民的非定居特點,一萬戶牧民大概需要一百名基層的戶部吏員進行統計和收稅工作。
劉禪所掌控的六萬牧民,最終編戶應該在三萬左右,這就要三百名基層吏員。
將來消滅的胡人部落越多,朝廷掌握的牧民數量越多,這個人數也會越多。
而戶部肯定不能隻收牧民的稅,它最後是要成為朝廷的財政部的。
天下這麼多子民,所需的基層吏員何止萬人。
戶部將會成為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
而如今這個時代,既會識字,又能算數的人,出身都不會太差。
就算不是寒門,家裡也得是個大地主。
就基層跑腿吏員這種身份地位的工作,真不一定瞧得上。
就這麼點薪水,還不如家裡收租來的又多又輕鬆。
想從這些讀書群體中招募人手,怕是很困難的。
而底層老百姓大字不識幾個,更彆提算數了,十以上的加減法都得扣半天。
不過,幸好劉禪在幾年前就在謀劃職業技術培訓學堂的事情。
成都射山學堂,以及房陵郡的臨築縣封地學堂,還有澧縣封地學堂都招收了許多立功士兵子弟入學。
他們沒有學習四書五經,但是數學卻是必修課。
而且這些人並不會自持身份而挑三揀四,他們也算是底層人出身,能得個鐵飯碗足夠讓父母驕傲了。
至於臨築縣,這是劉備將劉禪自己搞的‘泗水亭封地’給升格為縣的,目前也是朝廷派遣的官吏在進行管理。
漢朝的皇太子是有非常豐厚的零花錢的,其食邑足足有四個縣。
這一點老劉並沒有含糊,臨築縣、澧縣這兩個劉禪一手搞起來的肯定是給他了。
老劉給劉禪的另外兩個縣分彆是綿竹縣、竟陵縣。
綿竹縣好理解,萬戶大縣,賦稅豐厚。
竟陵縣就是老劉的壞心眼了,軍事重鎮需要重兵把守,但是沒多少人口。
在關羽把趙累、王甫等人馬拉到前線之後,劉禪便讓趙統領兵前往駐紮。
不僅沒收上多少稅,反而需要劉禪往裡墊錢。
不過如今的劉禪早就擺脫了以前的窮氣,不差這點錢。
以前體麵的衣服就一套,因為需要穿出去給外人看,否則估計劉禪一套也留不下。
如今也算是四季常服有八套的體麵人了。
甚至能投錢開辦三座職業技術學堂,每年招收的學生越來越多。
學期三年,除了讀書識字之外,還根據個人特長專修一項技術。
木工、鐵匠什麼的都有,自然也有專門學習算數技能的。
而今正好第三年,首批畢業生正好分配到涼州來填補這裡的人手空缺。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