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人口分布情況,漢人在整個並州範圍內主要集中在東南,大部分地區是漢胡雜居,北邊乾脆被胡人占據。
這樣的人口格局製約了本地漢人政權的發展。
正因如此,即便從占地麵積上來比較,並州遠比冀州更為廣闊。
但論及人口數量、農業產出以及商業繁榮程度等綜合性實力指標,並州卻遠遠遜色於冀州。
直接表現為兵員動員能力的差彆。
當然,現在的冀州也不是當年袁紹時期一個州就能養十萬大軍的冀州就是了。
並州加上河東、河內兩郡之後倒是能和現在的冀州半斤對八兩。
而上述並州那些沿河流分布的經濟帶,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
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漢軍誌在必得的進攻目標,同時也是魏軍必須全力守護的戰略要衝。
於是乎,雙方圍繞著這些地方,勢必會上演一場敵我進退的爭奪戲碼。
魏軍則能夠巧妙地借助自身所處的有利地形,就地獲取物資補給。
並采取步步為營、節節抵抗的戰術策略來抵禦漢軍的鋒芒。
魏軍會采取這樣的行動,大概已經是漢魏雙方的共識,雙方都知道這是魏軍的最佳選擇,算是明牌。
且說那河東太守夏侯霸麾下有一萬雄兵,而河內秦朗亦統領著五千精兵強將。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竭儘全力的征調了並州所有能動員的地方軍。
由太原郡的李孚、西河郡太守魏種以及上黨郡的羊衜等三位郡守(三郡將)統領。
唯有定襄郡地處長城防線要衝之地,其兵馬肩負著抵禦外敵入侵的重任,實難輕動分毫。
至於自太原郡拆分而出的樂平郡和新興郡,因兵馬數量有限,其太守本人便不需要調動。
兩郡的兵馬則是被司馬懿下令直接歸入太原郡兵、西河郡兵的指揮序列之中,交由李孚和魏種分彆代管指揮。
這時候集中兵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小規模的兵馬沒必要單獨存在。
司馬懿對各方勢力嚴令下達,責令這些地方總計一萬五千名郡兵迅速集結,聽從他一人之號令。
如此一來,加上邊防軍司馬懿手中便掌握了整整三萬大軍。
值得一提的是,上郡的郡兵並未如其他部隊一般調往河東。
而是奉命留守上郡之關鍵城池——高奴城(即後世之延安一帶)以防備漢軍派出偏師向北突襲,進而攻占上郡。
而上黨郡的羊衜因其所率兵馬距太原最近,而且位於太原郡與河內郡之間。
之後司馬懿還會帶領這些兵馬南下河東、河內作戰。
讓上黨郡的兵馬北上純粹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司馬懿自然是不會做的。
故而司馬懿特命他原地待命,太原郡的兵馬則是完全可以在當地完成集結工作,無需大費周章地調遣。
初期階段真正麵臨緊急任務、需要率領軍隊長途跋涉出征的唯有西河郡太守魏種一人而已。
說起這魏種,倒是頗有淵源。
想當年,他可是由曹操親手舉薦成為孝廉之人。
要知道,在那個實行二元君主製的時代裡,存在著這樣一種潛在的社會規則:
一旦某人得到他人的推舉而獲得官職,那麼這個人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推舉者的門生故吏。
如此一來依照士大夫們所遵循的規矩和禮儀,魏種理應對曹操這位舉薦之恩人敬若師長。
並在政治立場上始終與曹家保持一致,同進同退。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已算得上是曹氏陣營中的自家人了。
可誰能料到,就在興平元年的時候,曹操親率大軍東征陶謙之際。
陳宮在兗州暗中勾結陳留太守張邈,公然反叛並迎接呂布入境。
一時間,兗州各郡縣紛紛響應,形勢急轉直下,偌大的兗州竟然隻剩下三座城池還堅守在曹操一方。
當曹操得知兗州發生叛亂的消息之後,他本能地依據傳統的社會規則去思考問題。
按照常理推斷,此時正在兗州擔任官職的魏種應當會對自己這位曾經的舉主忠心耿耿、竭儘全力地守護疆土。
因為在那樣一個注重師生情誼和門客忠誠的時代氛圍之中,這種行為幾乎是天經地義之事。
於是曹操當眾表示:“唯獨魏種不會背叛我。”
這不僅僅是對傳統社會規則的篤信不疑,更是對魏種深深的期許與激勵。
那時節,曹操身處危局之中,形勢可謂是岌岌可危。
他滿心期盼著魏種能夠堅定地駐守城池,為自己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以便能及時趕回救援。
畢竟,作為一方領袖的曹操如此器重魏種,甚至不惜當著眾人之麵毫不吝嗇地對其誇讚有加。
這般恩寵有加,隻要魏種能全力以赴、出色表現。
那麼未來等待他的必將是擢升重用、加官晉爵,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在仕途之上一路扶搖直上亦非難事。
說不定日後曹魏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之列裡,都可以有魏種的一席之地呢。
怎奈世事難料,曹操沒有想到這個魏種竟然如此不堪大用,關鍵時刻掉鏈子一跑了之了,直接棄城不顧。
曹操得知此消息時,那張原本充滿期待與信任的麵龐瞬間變得鐵青。
在群臣麵前狠狠的被魏種狠狠地扇了一個響亮的耳光一般,火辣辣的疼痛和無儘的羞憤湧上心頭。
因此,在聽說魏種叛逃的消息之後,深感被背叛的曹操大怒揚言:
“你魏種隻要沒有南逃越地、北走胡地,我就一定不會放過你!”
後來建安四年,曹操與袁紹爭北方霸權,當時曹操率領著大軍圍攻射犬城。
這座原本寧靜的城池瞬間陷入一片緊張和恐慌之中。
城中鎮守的薛洪與河內太守繆尚深知曹軍勢大,難以抵擋,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他們最終決定率眾投降。
就在此時一直躲藏在射犬城中的魏種也未能幸免,被曹軍成功生擒。
遙想當年,曹操也曾經曆過諸多艱難險阻。
但當時的他已然從那些危機中浴火重生,逐漸崛起並站穩腳跟,隻要挺過袁紹的大關,曹氏的基業便是穩固了。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