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君權相權之爭(上)(1 / 1)

他從小就聰明,如今不僅能夠開口說出一些簡單易懂的話語。

而且性格異常活潑好動,充滿了無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從小就表現的很勇。

這孩子常常趁著眾人不備之時,一溜煙兒便上房掀瓦。

搞得十幾個負責照顧他起居生活的嬤嬤和宦官們整日提心吊膽、焦頭爛額。

有一次,劉備見到這般調皮搗蛋的小孫子時,不禁笑著說道:

“咱家這小家夥日後必定會是個能折騰的有為之君。”

聽到這話,劉禪抿嘴,暗自祈禱著,隻盼望著自己的寶貝兒子長大後可千萬彆變成像漢武帝那般好大喜功的君王就行。

至於要成為漢文帝那樣英明睿智的帝王,他連想都不會多想。

不過嘛,如果能向漢元帝、漢明帝學習,又或者成為漢景帝、漢章帝那樣的皇帝,便也是不錯的。

細細想來,縱觀中華上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製曆史長河之中,漢朝皇帝們的整體素質確實稱得上是頗為出色的。

從漢高祖劉邦開創大漢基業開始,到後來的文帝、景帝所締造的文景之治,再到武帝時期的開疆拓土、宣帝時期的中興盛世等等,可以說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賢明君主。

劉禪深思熟慮之後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應當歸咎於漢朝皇帝所處的獨特生存環境的影響。

在漢朝時期,其皇權並非堅如磐石般穩固,這時的中央集權製度以及君主專製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曆經漫長歲月的演進,直至後來的明清時代,君主專製方才攀至巔峰。

然而,兩漢時期的諸位皇帝,儘管依然貴為至高無上的一國之主,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卻受到了公卿大臣們的製衡。

此間,君權與相權之間的激烈爭鬥堪稱封建王朝曆史中的翹楚。

這般複雜多變的政治環境,自然而然地催生了皇帝內心深處強烈的危機意識。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正由於此,那些皇帝們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為捍衛自身的地位與權力不得不兢兢業業。

即便是東漢中後期的那些皇帝,主要問題在於年幼時便登上皇位,且壽命大多不長。

若要論及真正意義上的無能昏君,其實並不能全然如此定論。

就拿桓靈二帝來說吧,即便身處已然腐敗透頂、根基動搖的封建王朝之中,他們仍然能夠做出一定程度的掙紮與應對之舉,由此足見其亦不失為具有一定作為的君王。

便是假死被救出來,然後一直痛罵曹魏竊天命還要殺害自己的劉協,雖然當初被傀儡,但在位的時候也想著為百姓做些事情的。

隻不過,受限於個人能力有限,終究未能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罷了。

至於他們聲名狼藉,口碑極差,重要原因便是實施了黨錮政策,因而遭致眾人的口誅筆伐。

在東漢時期,對於重振皇權來說,黨錮這一舉措雖說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卻能對士人利益造成極大影響。

要知道,這種方法實際上已是桓帝與靈帝在自身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有限的見識下所能想到的最具可行性之策了。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反對派勢力過於強大,皇帝手中的皇權和兵權根本無法支持他們將此政策順利推行到底。

相比之下,劉禪則手握充足的權力和兵權,完全具備施行一定程度黨錮的能力,且不必擔憂此舉會撼動自己的統治根基。

不過,在劉禪的認知裡,還存在著更為先進和高效的解決方案。

於他而言,黨錮僅僅隻是用來對付那些與他存有個人恩怨之人的小小手段罷了,絕非他治理天下的主要策略。

像是那些屢次三辟公府不就的高潔雅士,這些人耗費大量國家資源隻為給自己博取名望聲譽、吸引公眾關注獲取輿論流量。

對此劉禪厭惡,會果斷下令對其實施禁錮,讓其本人失去為官資格,連其子孫三代也一律嚴禁踏入仕途。

能做到這樣當然是有軍權背書,同時也是因為季漢朝廷的中央集權和君主專製都被劉禪大大加強。

在此期間,那位丞相諸葛亮始終處於繁忙狀態,他不斷被劉禪委以各種艱難險阻且至關重要的任務。

正因如此,君臣之間根本無暇產生所謂的君權與相權之爭。

當年東漢時期尚書台勢力逐漸膨脹的情形也已然遭受沉重打擊,取而代之的是劉禪精心構建並逐步完善的六部製度。

不僅如此,劉禪更是在六部之外另行設立了一個全新部門教育部。

而任命首任教育部尚書時,劉禪將選擇了此前在廢除五經十四家重新樹立五經正統地位的進程中表現卓越,勇當急先鋒的杜微。

自此以後,杜微便肩負起把控全國官方教育大方向的重擔。

致力於統一教育理念與思想,有條不紊地管理著中央太學,以及分布於各地郡國縣道的郡縣學院。

然而這七位尚書,從表麵上來看是隸屬於尚書令法正和尚書仆射劉巴所管轄。

就官職設定而言,此二者乃是各部首腦的上層領導者。

但在具體職權劃分方麵,每一部的尚書皆具備直接麵呈聖上稟報事務之資格。

並且必須對皇帝陛下本人承擔責任,而非僅向那兩位頂頭上司負責。

尚書令與尚書仆射固然擁有彈劾其看不順眼之下屬的權利。

不過最終能夠裁決像他們這般層級的朝堂要員去留與否的關鍵,唯皇帝的態度。

故而,在某種程度上講,尚書令及尚書仆射已被皇帝巧妙地架空了權力。

當雙方尚未產生矛盾衝突之時,彼此之間尚能維持相安無事的狀態,並攜手精誠協作。

可一旦衝突爆發開來,他們將會驚覺到一個事實。

即便沒有他們的存在,皇帝依然可以引領著尚書台有條不紊地運作下去,妥善處置朝廷各類政務要事。

起初的時候,無論是法正還是劉巴,都一致認為是因為新即位的劉禪太年輕氣盛、活力充沛。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