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題本(1 / 1)

標點符號的使用,雖然說是書麵表達的小事。

在文學和書信上的使用,能夠有效地傳達創作者的意思,提高溝通效率。

這絕對算是功勞一件。

最重要的是能在皇上麵前表現,能得到皇上的嘉獎,還被皇上記住。

“平日裡,皇上看那麼多折子也很累啊。這不是幫他斷句,分好段落,他批閱起來更快嗎?”

“對對對啊,張大人你說的對極了,皇上看折子把眼睛都快熬壞了,我們做臣子的要多多為皇上考慮。”

這位大人一開口,其他人更是想把這件事上奏給皇帝。

既能有效提升溝通效率,又能得到皇上嘉獎,這怎麼不算是好事一件?

“尤其是自己分好了段落,在以後的工作上上級不會誤會咱了。”

其他人點頭如搗蒜。

他們每日上奏的不是天災人禍,就是這裡需要治理,哪裡需要補救,皇上看了也憂心忡忡。

可是,他們不上奏本,又沒有體現自己的機會。

這樣的事,它不擔責,也不需要受到皇上的批評,就能露頭。

倒也不是他們喜歡表現,而是你不抓住機會表現才乾。升官發財永遠輪不到你,在地方上乾一輩子,也見不到皇上一麵。

一些人心裡這麼想,大家嘴上還是要還是對標點符號使用,能使所有人獲利的話。

潘寒的眼睛,再次忍不住飄向林芊芊。

見到她站在人群裡,和一群長輩平等地談話。

對,她的態度就是平等,眼睛平視過去。

仿佛,她也是個男人,也是個當官的似的,一點沒有卑微討好的姿態。

昨晚他做了噩夢,早上醒來,還沉浸在心中的仙女變妓女的難過中。

今早,又見到她和一群男人在討論文章。

哪有閨秀女子,和男人這麼大肆討論文章的?

她總是紮在男人堆裡,不習慣避嫌似的。

他懷疑起了她的教養,她好像不是閨秀女子。

想起她昨日同幾個男人一起回家,行為上有些放蕩。不知,品行上是不是不端?

又想起她曾是青樓妓女的話,潘寒覺得林芊芊距離自己初次見麵的那個仙女形象,越來越遠。

她這樣的女子應該是聊齋本子裡的女妖。第一次見麵是純潔的仙女,其實,不是的。

到了晚上,她就會變得很放蕩,勾引男人上床。

他捏著袖子裡的手,往旁邊走了兩步,刻意地與林芊芊保持了更遠的距離。

陳徑舟手裡拿著林芊芊寫的例句看,“還真是。”

“每次你都能帶來簡單,實用,又好用的東西。”

“雖然說簡單,卻是提升效率的好辦法。我們人說話都要停頓,說話時,人都是有情緒起伏的。這些標點符號,能準確地傳達人當時的一部分情緒。”

陳徑舟的這番話,再次讓潘正雲等人開始分析起人說話和書麵表達的區彆。

麵對麵溝通自然是簡單的,高效的。

而放在紙張上,用文字準確表達出來,就有一定難度。

標點符號正好幫助人表達,幫助人理解。

所有人的意見再次統一,這件事要上奏皇上。

陳徑舟想起自己當時讀林芊芊的文章,也全部在文字表達上,覺得她的文字:簡單,直白,有效。

直接地將心裡的話,如實表現在紙張上。

而不是通過文言文的凝練用語,去遣詞造句,讀起來很容易。

他當時驚心於她的表達方式如此簡單直白,沒注意到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逗號,句號,她寫得很小,也容易叫人忽略。

現在想起來,他當時是一口氣讀下去,沒有思考要停頓的意思。

那種感覺是瀑布從萬丈高崖順流而下的爽快感。

從未有過的舒適體驗。

陳徑舟拿起林芊芊的文章又看了一遍,“林姑娘的文章一口氣讀下去,毫不費力。節省了時間,減少了障礙。”

“這便是她的過人之處。隻要稍微識一些字,便能輕鬆讀懂讀透她的文章。”

“文字的發明不僅僅是讓人記錄,更是讓其他人要理解自己所表達的意思。”

陳徑舟的一番話頓時讓其他大人,明白了她使用白話文寫傳記的意思。

“原來如此。”

“難怪老師會同意她用白話文,給自己的母親寫傳記。”

“這樣啊,那林姑娘的文章寫得就很完美啊,一點毛病也挑不出。”

“我習慣了用文言文表達,要用這麼簡單直白的文章,還真的寫不出來。”

“我覺得用白話文好像更能詳細地表達人物的心境,文言文說高興,便是一個字“喜”,而白話文卻能準確表達出他高興在什麼地方,高興到什麼程度?確實能準確表達當事人的意思,”

中午,一起在望春廬吃了飯。

潘寒見到林芊芊一個年輕女子混在男人堆裡,吃飯也毫無拘束,心裡在猜想她為什麼總是要和男人混在一起?

一個女子,這樣也太沒規矩了。

午後,眾人對著門外飄飄飛雪,圍爐煮茶。

大年初一很多人閒得無聊,到處串門,劉庸的學子又來了七八位。

屋裡人一下子多起來,一些人是為了看老師身邊的林芊芊,比如吳星河等人。他們自發地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對弈,彈琴,作畫,寫字。

還有一些人圍著劉庸和潘正雲,聽他們說話,從中獲取經驗和知識。

每年,劉庸家裡都很熱鬨。

今年,則更加的熱鬨。

潘正雲微笑著對劉庸說,“老師,我發現梧桐城的人們似乎比往年更加有禮和諧,秩序井然了。”

“昨天我經過大街上的時候,發現人們在排隊。”

“看病買藥在排隊,在包子鋪跟前買包子也在排隊。真的是好神奇,人人不擁擠,相互謙讓。這個現象,我在彆的地方都沒有見過,哪怕是京城。”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儒家思想的“禮”,孔子他老人家特彆重視禮,說過“不學禮無以立”。自覺遵守社會規範和禮儀,這應該是老師理想社會的一部分。”

劉庸撫摸自己的胡子,笑著點頭,“我也想看到孔孟聖人創作的儒家思想統治下的社會究竟是怎麼樣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

林芊芊想到了儒家思想提倡仁政,提出仁者愛人。

孟子又說仁者無敵,渴望在社會上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政在得民”,期望君主愛老百姓,老百姓愛君主。

難怪,他們會被後世稱為聖人。

他們提出這樣的思想主張,和現代進步的思想講究人人平等的和諧社會不謀而合。

在古代階級分明,講究地位高低,處處論出身貴賤的情況下。

要施行這樣的思想主張,阻力絕對不小。

如果上層對下層多一些愛,就不會在史書上是一串冰冷冷的數字。連話本子也是出身高貴的才子佳人才配擁有愛情,底層人根本不配被提起。

若是讀過書就被學到了仁愛的思想,就不會有那麼多君主將士屠城,不會有殺妻妾殺兄弟的王孫貴戚一批又一批出現,也不會有丫鬟底層婦女被官員貴族隨意打殺。

仁,講究人的同理心,要求人善良。

而儒家“禮”,又提倡上下有彆,尊卑有序等級秩序和社會觀念,後來又加入了三綱五常

因此,“仁”在古代並沒有很多人去踐行。

並且也不願意被這種道德束縛。

威脅到利益,明明可以用規矩的武器殺之,用權力掐掉眼中釘。還講究仁,講究對他人的關愛和同情心,隻會影響揮刀的速度。

而現代人,隻要認真讀過書,上過學,便會被“仁”這種思想浸透。

“仁”,使得現代人見到流浪狗流浪貓可憐同情,要為它們發聲,花草樹木不會隨意破壞。這種關愛,已經從關愛人發展到關愛動物,植物,自然,人類的生存環境。

現代人更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

古代讀過書的講究仁愛都是少數,更彆提其他沒讀書,受過教育的了。連人和人的同情心都少有,彆提什麼小貓小狗,一花一草一木了。

劉庸思索道,“說起排隊現象,好像不是出於偶爾。”

“之前是沒有的,之後就一直存在。”

“說起排隊,好像還是從一家青樓開始。”旁邊有一個學生開口。

“就是從青樓開始。那個有聲,要買票進去才能看,一群人擠上來,連門都要推倒。之後她便叫人排隊,前幾次很多人不聽不遵守,後麵才遵守了排隊,慢慢習慣了排隊。學會排隊的人,發現排隊確實在買東西時好用,不排隊總會發生爭搶打架,踩踏事件,搞的做生意的人都受影響。然後便讓其他人排隊,商家有樣學樣,也慢慢學會了讓人排隊,這樣避免了很多糾紛。誰來得早就排在前麵,誰來得晚,就排在後麵,大家也沒有怨言。”

“就是林姑娘讓我們學會的排隊,她之前在青樓裡和另外一位姑娘,勸說我們排隊,幾次都是她出來調整隊伍。”吳星河看著林芊芊的側臉說。

“後來這排隊的方法,便傳到了外麵。”

潘正雲眼睛轉向了劉庸旁邊伺候的林芊芊,她專心為師父倒茶,並沒有他們談話而表現出欣喜或者是膽怯,一副平常的樣子。

這令他感覺到這女子寵辱不驚,的確心性非常人。

忽然覺得難怪老師喜歡她,她的文才可能不是寫出那種驚才絕豔詩篇的人。

但是,她的思想,她的很多行為,和儒家思想不謀而合。

甚至,她用她的行動在推行儒家的“孝”和“禮”。

也確實和老師一樣,都去用思想影響人,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而不管是以母親為主題的文學大賽,為母親寫傳記,以及排隊這種事。都是沒有任何一個弟子去做,沒有一個男人去推行的,而她一個女子卻在做。

而大儒,名儒,均是以儒家思想出名。都是他們的思想主張,提出的政治理念在發光。

是他們寫的《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周易》等文章書籍裡的思想出名。

並不是他們寫出了怎麼樣天才的詩篇,人人稱頌的詩詞歌賦。

而大儒的地位明顯高於這些天才詩人,因為國家科舉都考的是四書五經,四書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儒家經典作品。

儒家作品就是政治考題。

每個人要做官,必須先從熟讀他們的書,理解他們的思想開始。

林芊芊和他們一樣,思想上完全是個儒者。她要是男人,應該是師父最得意的儒生。

難怪,會把這樣一個女子破格收為弟子。

相比之下,吟詩作對更像是才藝。宴會上,聚會上,賓客讓某個才子來“吟詩一首”助興,像是家長領導讓人在親朋好友麵前表演唱歌跳舞。

而著書立說的儒家思想的學者,是向所有人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比如在《論語》裡孔子的弟子的弟子,一些君王,甚至一些農民,他們會向孔子請教一些關於人生,學習,交友,家庭,管理君臣的問題,解決是實實在在生活裡的困惑和矛盾。

涉及了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麵,內容非常豐富。

儒家的門徒是一批又一批,要參加科舉考試,必須先成為儒生。

學好儒家思想,就能走向人生巔峰。

直到現在儒家思想一直在影響現代人的教育,生活,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方麵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等各種名言,教材裡依舊在學習運用。

“難怪我發現梧桐城人們的禮儀素養突然高了很多。”

“要是願意排隊,也不至於出現鬨哄哄的場景。”

“那梧桐城怕是第一個學會秩序排隊的城市。”

本來是過年,大家隨意閒聊。

由品讀林芊芊的文章,聊到了標點符號,又聊到排隊,又聊到了儒家的“禮”,

幾個大人又談論起儒家推行“禮”的必要性,說起了三綱五常。

講到三綱裡,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為妻的要絕對服從於君,父,夫。

然後又聊到了自己家裡那聽話懂事的妻子。攀比誰的妻子,更聽話,更懂事。

聽到他們言語裡一致認為一心相夫教子,善解人意,滿足自己需求的才是好妻子。

林芊芊突然想起一個影視角色:殷十娘。

要求女性不求回報的付出,不能妒忌,不能埋怨。這樣消滅人性的妻子,還不如說是沒有感情的ai機器人。可他們又需要妻子提供愛,提供情緒價值給他。

這樣的妻子,得是聖母,得修道成仙。才能沒有私人恩怨,一直為一個男人服務吧。

當然也有一兩個說要尊重自己妻子,夫妻恩愛和睦的,並不多。

她忽然想到,儒家思想裡的“仁”和“禮”,包括“信”,“忠”,或許一開始就沒有女子。

他們是為了約束知識分子,在男人群體運作的社會裡,管理的是讀書科舉的男人,這些思想是為了應對與之來往的男人,女人自然地被排除在外。

女人是丈夫的附庸。

所以,“忠”,是對君對父對朋友,婚姻的忠不存在。

“仁”,是對君對父對朋友,對妻子的關愛和同情恐怕也沒有多少。

“信”對女子的承諾,也容易違背,

“禮”則是用夫為妻綱來約束妻子。

其中的所謂尊卑分明,也是要求兒女明白,父親地位比母親尊崇,應該把父親放在第一位,如果父親母親利益相衝突,兒女要選擇維護父親。

父親比母親重要,是因為兒女需要父親給資源。

女子嫁人擇一門好親事,看父親的官位。父親的財產都是兒子的,將來做官也要依靠父親的人脈。

林芊芊越想越覺得書裡女配林芊芊說人人平等,在其他人眼裡是個瘋子,跳梁小醜,被人看笑話。

她這是挑戰社會秩序。

可是,但凡上學,學過曆史。曆史老師都講過古代社會等級森嚴,女性地位低下,三綱五常的話吧,她像是沒讀過書一樣。

在過年期間,舉行了“最美母親”送溫暖的活動。

縣令帶著人送了半袋米,給這十位家庭,並各自送了20文錢做表彰獎勵。

林芊芊自然是攬下了記錄她們事跡的活。縣令本來是想叫她們來到縣衙領這些東西,順便開一個表彰大會。林芊芊說天氣寒冷,她們年老體弱,腿腳不方便,說親自去送更能顯得大人勤政愛民,他們便同意了。

跟隨縣令縣丞一起去,這路上不好走,又累又餓,遊走於各個村落間,也順便看到了許多人貧困到了何種程度。

家裡沒有被褥,就用稻草做的單人席,簡單鋪蓋在身上。隻遮住了後背一個麵,兩個側麵,是透風的,腳都遮不住,嚴酷的寒風從脖子,肩膀隨意灌進來。

沒有房子,便用樹枝隨意搭建一個,像是在野外露營用的簡陋房子。

有人挖的地洞,挖的土窯。就住在壓抑的地洞裡,住在窯洞裡。

有人住在廢棄的牛棚裡。

縣令了解他們家裡貧困情況時,林芊芊手裡拿著毛筆,在小本上記錄她們的經曆過往。

縣丞是貧苦出身,和林芊芊行動一致,一路上沒有怨言。縣令身體有些吃不消,再加上他們走路半天,去村民家裡也吃不到稍微能入口的飯菜,隻能吃自己帶來的乾糧和饅頭。

林芊芊也體會到了基層乾部的辛苦程度。

而他們拿到俸祿卻是最少的。

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三品以上才能給皇帝寫奏本。

縣令這種地方上的芝麻小官,隻能寫題本。

在潘正雲寫奏本申請標點符號的時候。縣令因為這次下鄉活動累得唉聲歎氣。他要寫題本給皇上,順便也把自己的辛苦寫進去。

往年,題本都是寫地方庶務,呈給皇上看。

這次縣令寫了幾名孝子貞女,又接著寫自己表彰了幾位優秀母親,親自給她們送米送錢,累得渾身酸軟,病了三日。又寫自己和恩師劉庸舉辦了文學大賽,讓兒子們歌頌自己的母親,得獎的都是孝子,結尾又寫沒有母親就沒有自己,寫孝順母親之類的話。

外麵下著雪,書房點著炭盆,溫暖如春。

皇帝端坐在禦案前,在一眾題本裡發現了最厚的一本,是其他人的兩倍厚。

這麼厚的一本,讓他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東西,有什麼東西可寫的。

皇帝讓旁邊伺候的太監挑出來,給他念。

“是,皇上。”

太監拿起題本,翻開封麵,便開始一豎一豎讀起來。

皇上懶散地躺在椅子上,聽到後麵忍不住笑起來,“他真是說自己累得渾身酸軟如泥,回到家裡就摔倒在地?”

太監道,“是,皇上。劉富農劉大人是這麼寫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