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體察民情民意(下)(1 / 1)

後浪 旖旎小哥 1411 字 7天前

男子連忙收起喜悅之色,自我介紹:“我叫楊自謙……”

這個名字,厲元朗有所耳聞。

很快想起來,這不是就是萬龍彬的前任秘書嗎?

記得邢敏飛向他推薦過,萬龍彬的問題,楊自謙曾經向組織多次反映,是有功之臣。

隻是卻撈了個賣主求榮的名聲,導致沒人敢用他。

要不是出現陳鬆,厲元朗有很大想法,要重新啟用。

真是無巧不成書,想不到在偏僻的夏環鎮竟能遇見楊自謙。

怪不得他認出自己,畢竟隻有政府部門才對他這位市委書記感興趣,普通老百姓估計連他是誰都不一定記住。

很簡單,市委書記距離老百姓太遠,記不記得無關緊要,不會對自己生活產生任何幫助和改變。

“小楊同誌,你怎麼在這裡?”厲元朗好奇問。

一聽這位厲書記認識楊自謙,兩名武警便衣鬆了口氣,返回座位上繼續吃東西。

姚奇還有王師傅同樣鬆懈下來,但仍站在原地沒動。

徐萬東見狀,一個眼神示意,他們才坐回去。

楊自謙正要應答,厲元朗抽過幾張紙巾遞了過去。

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楊自謙告訴厲元朗,他的關係暫時掛在市委組織部,沒有安排新崗位。

閒賦之餘,他便來嶽父家幫著乾農活。

現在已是三月中旬,正是春耕時節,嶽父家人手不足,多一個人多一份力。

厲元朗當初打聽過楊自謙的情況,劉玉農那會兒提到過楊自謙尚未安排工作。

準是他存有私心,故意壓著楊自謙,以便將極力推薦的陳鬆捧上去。

厲元朗自責,對楊自謙關心不夠,沒有督促市委辦和組織部,把楊自謙這種剛直不阿的好同誌,給予公平對待。

“你嶽父家住在夏環鎮?”厲元朗又問。

“不是,在凹壩村。我來鎮上購買種子,一會兒還要趕火車回去。”

一聽這話,厲元朗和徐萬東相互對視一笑。

楊自謙看出來門道,反應過味,“厲書記,莫不是您也去凹壩村?”

徐萬東點頭說:“自謙同誌果然是聰悟,沒錯,我們也要坐三點半的那趟火車。”

“真是太好了!”楊自謙驚喜的直拍巴掌,引得櫃台裡的老板直往這邊看。

徐萬東輕輕搖了搖頭,楊自謙心領神會。

沒有興師動眾,厲書記肯定是微服私訪,不想讓人打攪。

於是誠懇請命,要當厲元朗的向導。

“好啊,我正想去那裡看一看,就有勞你帶路了。”

按照計劃,厲元朗徐萬東一行乘坐火車,王師傅開車去凹壩村。

可走出米粉店,厲元朗低聲交代徐萬東,“你讓小姚坐王師傅的車,我們幾個坐火車走。”

徐萬東隻好同意,心裡卻門清,姚奇已經被厲元朗排除在外了。

不是不給他機會,而是他沒有把握住。

楊自謙的身份,徐萬東剛來不知道,姚奇在市委辦綜合處工作多年,不可能不認得前任市委書記的秘書。

剛才楊自謙突然闖入,姚奇應該第一時間把消息透露給厲元朗,這是做秘書的基本反應。

然而姚奇的嘴巴貼了封條,還得讓厲元朗主動打聽。

彆看隻是一個小小細節,足以表明,姚奇在關鍵時刻的反應能力很差。

這種人,怎能勝任秘書工作?

當姚奇聞知他要坐車去凹壩村,心裡直犯嘀咕。

坐車前往凹壩村的路上,仍舊沒想明白。

王師傅看出來姚奇有心事,遞了一支煙給他,“小姚,你在想什麼?”

姚奇沒有抽煙,拿在手裡反複擺弄,憂心忡忡的問:“王師傅,你說我還有機會嗎?”

王師傅一邊開車,一邊抽煙,反問:“讓我說真話還是假話?”

“當然要聽真話了。”

長歎一聲,王師傅搖著頭說:“機會不大,可以說非常渺茫。小姚,你當時應該道出楊自謙的名字,至少提醒厲書記,楊自謙是誰。你不說,讓厲書記自己問,顯得多被動。”

“做領導秘書,要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尤其揣摩領導心思。不像我們當司機,嘴巴越嚴越好,說的多錯的也多。秘書就不一樣了,有時候,領導不方便說的話,都由秘書代勞。”

“剛才我一個勁兒衝你使眼色,你一個猶豫,就有可能失去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小姚,這次是個教訓,千萬不要犯第二次。”

“不過,也不能說一點機會沒有,你還能去凹壩村,還能陪在厲書記身邊,這是你的最後機會,不能再出紕漏。”

“多謝王師傅指點迷津。”嘴上這麼說,可姚奇心裡沒底,表情更加嚴峻了。

時間尚早,楊自謙正好陪著厲元朗和徐萬東在夏環鎮參觀,並詳細講解這裡的人文地貌。

期間,厲元朗聊起這一帶經濟特色。

楊自謙說:“康市長早就提出開發當地特色旅遊項目,隻是修路是個大難題。”

“康市長曾經多次去省裡和京城,但我們這裡地處山區,修建一條高速公路,難度大是一方麵,資金也有很大缺口。”

厲元朗對此深有感觸,剛才和徐萬東聊天時就已想到,交通問題是製約這片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說話間,幾個人來到夏環鎮火車站。

一排噴塗黃顏色的站房,紅色屋頂。

之前,姚奇已經在網上購買車票,厲元朗隻需刷身份證便可進展。

通過安檢,候車廳南北擺放兩排座椅。

候車的乘客不多,稀稀拉拉也就十幾個人。

楊自謙找個了座位,本想掏出紙巾擦拭乾淨。

厲元朗卻阻止他,率先坐下。

徐萬東則坐在他旁邊。

審視著候車室全貌,聽著楊自謙介紹這列慢車的一些情況。

看得出,楊自謙沒少乘坐,說起來如數家珍。

這列火車開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全程不到二百公裡,運行時間卻有五個多小時。

共設立二十個站,幾乎每個鄉鎮都停車,還選擇性的停靠一部分鄉村。

由於鄉村沒有車站,隻有乘降所,所以乘客都是先上車,後購票,這點和公交車類似。

這列火車平均時速隻有三十多公裡,速度慢,但票價卻十分便宜。

開通三十多年,一直沿用當初票價,從未漲價。

全程票價隻有十二塊錢,最便宜的才一元。

即便有的村屯通班車,但比火車票貴了一倍,因而大多選擇乘坐火車。

這麼精打細算,歸根結底還是窮。

通過檢票口,登上月台,沒過兩分鐘,遠遠望見紅色車頭鳴著笛聲,緩緩駛入。

一共八節車廂,厲元朗的車票在第五節。

列車停穩,下車的人明顯比上車的多。

一走進車廂,過道上擺滿簍筐。

簍筐裡的家禽鳴叫,散發出特殊味道。

楊自謙在前,很快找到座位,禮讓厲元朗和徐萬東坐下。

他卻把自己的座,讓給一名抱小孩的女子。

這列火車的車廂真實名副其實的綠皮車,車窗可以打開,車內沒有空調,但有電風扇。

據楊自謙講,冬季天冷,這列火車是燒煤取暖,也可以提供熱水,方便泡麵泡茶。

隨著列車啟動,厲元朗眼見身旁坐著的一位歲數大的婦女,指了指他身邊的簍筐,和顏悅色問:“阿婆,這幾隻小鴨子是您的?”

阿婆看了看厲元朗,嘰裡咕嚕說了一堆話,厲元朗卻是一個字都沒聽清楚。

好在楊自謙用本地方言,臨時給厲元朗做起翻譯。

早上,阿婆的簍筐裝上自家園子種的蔬菜,到襄安市的市場上出售。

然後買小鴨子回家飼養,養大了再去城裡賣掉。

“您一天能掙多少錢?”厲元朗感興趣的又問。

“去了車錢和午飯錢,能剩下七八十元。”阿婆很是興奮,告訴厲元朗,全家都靠買東西換零用錢生活,一個月能去城裡三到四趟,基本可以維持日常開銷。

厲元朗頻頻點頭,做到心中有數。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