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位作家來說,真正的危險,與其說是來自實在的迫害,不如說他可能被碩大畸形的,或似乎趨於好轉——卻總是短暫的——國家麵貌所催眠。”1987年,布羅茨基獲諾貝爾文學獎時這樣說。他出生於列寧格勒,早在青少年時期,他就給自己製定這樣一個規則: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與國家體製發生衝突。這是幾乎所有年少時就開始寫作者的自覺:藝術,永遠淩駕於意識形態之上,而寫作,是一件再個人化不過的事情。哪怕背過身轉過頭低下眉,不願和政治對視,蘇聯政府也不允許這樣的姿態存在。布羅茨基二十四歲那年,以“社會寄生蟲”罪被判去俄羅斯北部最寒冷的地方進行勞動改造,天寒地凍,史前那些關於結冰和滅絕的記憶仿佛會出現在他身上,幾年之後,布羅茨基被塞進一架飛機,被迫流放,最後輾轉到了紐約。他說:我們到這裡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過完餘生。在所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裡,布羅茨基絕不是受迫害最深的——帕斯捷爾納克即使給赫魯曉夫接連寫了幾封軟弱而諂媚的信,最終仍然隻能被迫拒絕領獎。然而,在布羅茨基看來,真正被迫害的痛苦並不可怕。可以通過順從,把苦役和懲罰變得荒謬,這絕不是簡單的精神勝利法。如《聖經》所說:“要是有人往你右臉猛擊一拳,就請把另一邊也湊上去;要是有人想根據法律控告你,拿走你的外衣,你就把大氅也給他;要是有人想強迫你走一裡路,就跟他走兩裡。”最難忘《肖申克的救贖》裡的鏡頭,是工作完的犯人們在屋頂喝啤酒,和煦的陽光打在他們的笑容上。此時的自由,並不是對他們經曆過苦難的獎賞,而是他們為自己贏得的自在,為自己創造的解脫。同樣的,對一個作家、一個畫家、一個劇作家來說,藝術提供了天然的武器——戰勝囚禁、流放、羞辱等等。作家真正該恐懼的,是被國家的巨大力量所魘住,被它的榮譽和擁抱收買,被它逐漸走向開明包容的幻想所欺騙。因為那將讓他失去自我。十幾年後站上演講台的莫言,不知道他所恐懼的是什麼。莫言是這個時代最有才華的演講者之一,他的詞句有讓人信服和感動的奇異力量。去年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內容是:“孤獨和饑餓是我創作的源泉。”哪怕他當時已白胖如彌勒,他講的故事仍讓人如癡如醉。今年,他的諾貝爾獎演講詞稱自己是個講故事的人,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承擔的國家形象、得到的毀譽、在政治時代中的承上和啟下,都遠遠超越一個說書人。有兩個莫言:裡的莫言,講台上的莫言。前者在嘲笑後者。在我眼裡,莫言最優秀的作品是他寫於1989年的《酒國》。雖然這是他語言上最粗糙的,各種文體雜糅的實驗也並不成功,但是他野心勃勃、膽大包天,對腐化濫情時代的預言精準得如同神諭。寫檢察院調查員丁鉤兒去酒國市調查吃嬰兒的案子,酒國市是烏托邦,是索多瑪城,是忽必烈汗修起的富麗的逍遙宮,官員的食量和欲望一樣大,所有到這裡來的人都無法拒絕權力和財富的誘惑。中,作家“莫言”也被誘惑,造訪酒國。他寫道:“體態臃腫、頭發稀疏、雙眼細小、嘴巴傾斜的中年作家莫言躺在火車臥鋪上。我知道我與這個莫言有著很多同一性,也有著很多矛盾。我像一隻寄居蟹,而莫言是我寄居的外殼。莫言是我頂著遮擋風雨的一具鬥笠,是我披著抵禦寒風的一張狗皮,是我戴著欺騙良家婦女的一副假麵。有時我的確感到這莫言是我的一個大累贅,但我卻很難拋棄它,就像寄居蟹難以拋棄甲殼一樣……這個莫言實在讓我感到厭惡。”作者莫言冷冷地打量著作家莫言,沒有人比他更厭惡自己。不應該懷疑的是莫言的自省,他的虛偽、懦弱、經不起任何誘惑,沒有人比他看得更清楚。他在中不僅預測了國家的敗壞,他甚至預測了自己的敗壞。作家有兩個自我:實際生活著的,裡的。兩者的關係頗像魯濱遜和星期五——一個是另一個的仆人;也像少年派和他的老虎——一個是另一個人的敵人和朋友。中的作家透過紙背審視創作他的人,直到他冷汗涔涔,隻能坦誠相對。“寫作,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獨的人生。”(海明威)組織化的協會、日益增加的公眾聲望、接踵而來的讚美與崇拜,都會使作家褪掉孤獨,成為平庸的人。海明威選擇自殺,這並不是出於絕望,而是殺死已死的自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榮譽和誘惑,則是寫作者的墳墓。對於莫言的指責,大部分都集中在他對政治的冷漠,選擇性忽視的冷漠。莫言的辯護者則呐喊:讓文學的歸文學,政治的歸政治!不可否認的是,兩者都有道理。對作家來說,拿起筆,對著白紙,寫下第一個字的那一刻起,他麵對的隻是創作的淨土。那時候,沒有讀者要求他負起社會責任,沒有意識形態要求他背書,沒有曆史要求他做見證人。而當他的創作開始成功,一夜之間,社會忽然要求他對道德、主義、宗教、政治負責。那麼,作家和政治到底該保持怎樣的距離?有兩類作家,一類是加繆式的。加繆曾說:“當我隻是一個作家 ,我將不再寫作。”在他眼裡,寫作的過程就是政治抗爭的過程。另一類作家,是博爾赫斯式的。他一生避免與任何現世的鬥爭和意識形態掛鉤,對於貝隆政府,他隻是低下眼簾,蓋住日益失明的眼睛說:“貝隆主義不能說是對還是錯,關鍵是他已無法改變。”加繆為了承受曆史的人民寫作,這並沒有減少他文本的純淨;博爾赫斯恪守一個寫作者的本分,不額外承擔任何社會義務,而絲毫沒有降低他在文學史上的價值。作家有權力保持自己的遺世獨立,同時,他也必須和所生活的時代有某種同頻的互動。這種互動,不是來自於意識形態的召喚,不是對苦難者的代言,不是推翻現有政權的野心,而是傾聽自己良知覺醒的聲音,誠實地把它記錄下來。在北歐,這種聲音也許訴說的是葉落花開霜起雪落的美;在蘇聯,這種聲音訴說的也許是共產主義的冷酷;在非洲,這聲音訴說的也許是種族戰爭帶來的血腥。記錄本身,即已是反抗。作家,可以為一片樹葉哀慟,為一抔黃土作傳,可以為一個無名的囚徒請命,可以為一場世界大戰殉身。這其中,並無優劣高下之分。作家沒有改造社會的義務——他們絕大多數時候也沒有那種能力。但是作家有以誠實反抗社會的義務,有以正直對時代保持悲觀的距離的責任。對於作家而言,比起改朝換代的革命,他更應該關心的是那些革命改變不了的,永恒的人類苦難。附記:這篇文章是一篇日記,寫於莫言得了諾獎之後,有感於網上很多關於“文學是否應該獨立於政治”的爭論。在莫言得了諾獎之後,又在一些場合見過他,圍觀群眾很多,照相的手機幾乎要貼到他的臉上。他往往被各級領導簇擁著,麵色疲憊地被要求“給大家講兩句話”。“諾獎得主”仿佛成為了一個稀奇的物件,誰都要湊熱鬨見一下,摸一下。先勿論“文學是否應該獨立於政治”,作家首先就無法獨立於他的環境。我去北戴河采訪王蒙,王蒙說,如果北島他們的標語是“我不相信”的話,那麼王蒙們就是“相信的一代”。相信組織、相信國家、相信時代、相信一切都是好的,且正在變得更好。他相信,因為不得不,因為身為作家的榮譽與命運,同國家的榮譽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係。
作家真正的恐懼 是被“國家”所魘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