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關於穀精變化為動物形象的概念(1 / 1)

北歐民間風俗中想像穀精變化為動物形象,就我們所見到的就談這些。這些風俗清楚地表明收獲晚餐具有聖餐禮的性質。人們認為穀精化身為一種動物;收穀者殺掉這種動物,並分享它的血肉。如公雞、野兔、貓、山羊和牛就是這樣被收獲者用聖餐形式吃掉的。豬則是春季犁地人的聖餐食物。而且將麵包或湯團做成該神物的形象,代替真正神物的肉而當作聖餐吃掉;如收獲者吃豬形的湯團,春天犁田人和他的牲口吃公豬形的麥餅(聖誕公豬)。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人類形體的穀精和動物形體的穀精收獲時保存到來年收獲時,以求穀精不斷的保佑;而某些地方的收獲公雞和另外一些地方的山羊肉為同一目的從一次收獲期保存到另一收獲期。某些地方把在五穀媽媽身上取下來的穀粒拌在明春的穀種裡,以求穀物豐產;有些地方則把公雞毛(在瑞典是把聖誕豬)保存到春天拌在穀種裡,也是同樣的目的。在聖誕節時拿一部分五穀媽媽或五穀閨女給牛吃,或在開犁耕田時給馬吃;有一塊聖誕豬的肉則給春天犁田的馬或牛吃。最後,穀精的死亡則由真殺或假殺它的人身代表或動物代表來表現,崇拜者則以聖餐形式或是吃掉神靈代表的真正血肉,或是吃掉做成它的形狀的麵包。人們還想像穀精變化為其他動物形式如狐狸、鹿、獐、綿羊、熊、驢、老鼠、鵪鶉、鸛、天鵝和鳶。如果要問為什麼想像穀精變化為動物,而且是那麼多不同的動物呢?我們可以回答說:在原始人看來,某種獸和某種鳥在穀物中出現一下也許就是足表示動物與穀物之間的神秘聯係;如果我們想起古時候田地還沒有圍上籬笆,各種動物必然在田裡隨便跑來跑去,那麼,我們就不必奇怪人們甚至會把穀精當作馬和牛這樣大的動物。現在,除極少的偶然情況而外,不可能見到馬和牛跑到英國的莊稼地裡去。人們認為穀精幻化的動物藏在田裡最同時也能解釋穀精與陌生人等同的問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