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信仰(1 / 1)

母親一直遵循自己的信仰,她相信簡單的力量。不管是拍戲、出席派對還是處理人際關係,當她需要做出決定時總是說:“做那些最需要你做的事情,清楚地知道你到底要的是什麼。如果你要的太多,不但什麼都得不到,而且會把你的生活搞得複雜勞累。”不管去哪裡母親都喜歡步行,這似乎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她步速極快,我們總是不得不連跑帶顛地跟著她走。有一天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總是健步如飛走得那麼快,母親回答說:“我隻是想儘快到達目的地,所以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後來母親又告訴我這可能是因為她母親走路總是慢悠悠的,讓母親難以忍受。所以她走路的時候就會刻意走得很快。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母親談論起我喜歡的一個女孩,不幸的是,這個女孩更喜歡另外一個男生,或者也許她兩個都喜歡,這種情形困擾著我,儘管我並不是第一次為這種事煩惱。母親靜靜地聽我說完了整個故事,思考了一會兒對我說:“你最好把精力放在你的學習上,因為如果你沒有通過考試,那麼你很可能要遭受兩次打擊。”母親內心最信奉的原則就是簡單,這種信仰能夠將任何事情都還原到本質:真誠、善良、慈愛。這是母親靈魂深處的準則,她將這種信仰帶到了家中,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觸及到了心靈深處被隱藏得很深的那種情感。在電影《黃昏之戀》中,母親和加裡·庫珀扮演一對情侶,庫珀的角色是一個富有的花花公子,他不願意為了一個女人而停留,總是急於尋找下一個獵物。兩個人雖然彼此還深愛著對方,但是卻不得不在火車站分手。在分手前她顯得非常的冷靜,因為她想要讓他相信自己與他一樣的堅強和獨立,並不會因為分手而感到痛苦。當列車緩緩開動後,她的眼睛中閃爍著淚光,可是她嘴裡還在說著關於其他那些追求她的男人的軼事,說著那些人是如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事實上那些人根本就不存在。這時候火車開得越來越快,她在站台上奔跑,淚水在她的臉頰上流淌。火車的汽笛聲很大,她必須大聲喊叫才能讓他聽見自己的話,她還在努力使他相信自己會過得很好,雖然大家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最後他將她抱上了火車,他們擁抱在一起,電影就此結束了。劇本是這麼寫的,可是真正讓這一幕發光發亮的卻是母親在台詞和人物上的挖掘。隻要你願意去深入地體會,你就可以感覺到更多。在電影中,她發自內心地希望他能夠繼續自己喜愛的浪子生活,做他自己,但是另一方麵,她又希望一切可以再來。當她說出再見的時候,一邊要決絕,一邊要努力地掩飾自己的絕望和傷心。母親的表演非常成功,這個鏡頭成為很多影評家心中的經典。她找到了一種方式將劇本中不存在的痛苦和自己的遭遇聯係起來,獲得前所未有的融合,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出色的劇本,出色的理解,出色的演技,也許還需要有出色的麵部肌肉控製能力,可是對於母親來說,這並不難。隻要你經曆過,感受過,你就可以表演出來。生活本來就是一場充滿喜怒哀樂的戲劇。雖然母親不是任何一個教派的狂熱追隨者,但是她也有自己的信仰,並且終其一生都非常虔誠:她信仰愛,信仰自然力量的奇跡,信仰生命中的美好。息影之後她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這項工作讓她能夠將自己的信仰貫徹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生活日複一日,慢慢的會給我們帶上腳鐐,讓我們變得躡手躡腳,可是“死過一次”的經曆卻可以幫助我們掙脫這樣的桎梏,讓我們明白,什麼值得我們去為之付出,什麼卻不值得。雖然母親自己並沒有留下童年曾瀕臨死亡的任何記憶,但是來自外祖母的訴說讓她記住了這段經曆,我想這是母親一生都保持謙遜待人的根源。我從來沒聽她說過:“這個我已經做了!”“那個我也做過了!”在她生命最後的一段,一直在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我聽到她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我可以做一點……”我從來沒有聽母親說最喜歡自己的某一個角色。當人們追問她這個問題時,她總是顯得很害羞,每次都說是大家的努力帶來了最終的成功。貝西·安德森·斯坦利曾經寫道:“經常保持笑容,贏得智者的尊敬和孩子們的喜愛,獲得最嚴厲的批評家們的欣賞,容忍那些所謂朋友的背叛,學會欣賞美麗的事物,發現身邊人的優點,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夠留下一個健康的孩子、一座小公園或者曾經對社會環境做出過貢獻,了解到你的存在至少能夠幫助一個人生活得更加輕鬆,這就是成功了。”用斯坦利女士的標準來衡量,我母親的一生完全可以稱得上成功。她選擇了當一名演員,獲得了大眾和批評家們的欣賞;然後她選擇了成立一個家庭,為愛她的人留下了兩個健康的孩子和美好的回憶;當她的孩子們都長大開始自己的生活時,她又選擇了去幫助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選擇了回報社會。這是一次重要的選擇,通過這個選擇她治愈了跟隨自己一生的那個傷疤——世界上永遠都會有悲傷和痛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