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宦官崛起(1 / 1)

甘露之變 吳蔚 4583 字 2個月前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勵精圖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正是在他手中開創了封建曆史上最輝煌的黃金時代——開元盛世。當時,唐朝國力達到了最巔峰,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連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玄宗統治前期,文治武功極為突出,唐帝國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出現了眾多足以照耀千古的傑才俊士。唐代文明顯出空前的闊大和繁榮,它眼界開闊,兼容並蓄,又極富自信,因而成為中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偉大的繁榮之後隱藏的危機卻往往為人所忽視。唐玄宗後半生開始了聲色犬馬的享樂生活,不理朝政,纏綿於與楊貴妃之間“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偉大愛情。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先後執政,導致整個大唐帝國的形勢急轉直下。唐玄宗在位的前期,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他在位的後期,一場曆史上罕見的社會大動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在其身上,充分表現出一個曆史人物的複雜性。安史之亂是整個唐朝的轉折點,之後,唐朝的政治格局有了很大改變,除了前麵提到的藩鎮割據外,還有宦官勢力的崛起。毫無疑問,宦官橫行在相當程度上左右了唐朝中後期的時局,甚至該為唐帝國最後的覆滅負有最直接的責任。而宦官勢力崛起的起源者,便是唐玄宗。宦官是中國古代稱呼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皇帝與宦官的主奴關係,在中國曆史上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按法令和倫理規範實現的,也有例外的時候,就是主弱奴強,也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宦官擅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宦官由少府管轄。秦始皇死後,宦官趙高勾結丞相李斯,篡詔改立胡亥為帝,直接導致了秦朝二世而亡。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鑒於秦亡教訓,間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製宦官勢力。當時的人將處宮刑的地方稱為“蠶室”。處宮刑可以用來代替死罪,司馬遷便是因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說好話被判了死罪,之後甘願受宮刑代替了死罪。西漢前中期,宦官受到抑製,沒有形成大的勢力。漢朝元帝以後,宦官勢力複萌。東漢時,侍從皇帝的中常侍專由宦官充任。他們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左右著皇帝的視聽,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局。加上其時外戚勢大,皇帝想利用宦官牽製外戚,但結果卻往往造成了宦官專政的局麵。秦漢以後,宦官製度更加詳備。唐朝立國之初,宦官地位較低,貞觀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長官內侍階四品。”宦官著黃色服(唐製規定,文武官員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綠,五品服淺綠。),由官府給以糧食,僅看守門庭、傳遞詔命而已。唐中宗時,宦官受寵,官秩七品以上者有千餘人,但能夠穿紅官服的還很少。唐玄宗因高力士鏟除太平公主有功,破格授予三品官階。此例一開,再也無法抑束,三品官階授予宦官,逐漸成為常事。以至於到了後來,宮中三千多個宦官中,擁有三品將軍稱號者極多,能夠穿戴紫色和紅色官服的竟達千餘人。他們如果當上將軍,權力比節度使還大,得到的賞賜禮品動不動就以千萬計,宦官的得勢也從此時開始。可以說,唐中後期宦官得以猖獗甚至把持朝綱,同他們受到皇帝太多的信任、擁有太高的官職有很大的關係。在這件事上,唐玄宗負有無法推卸的責任。而他最寵信的高力士,就是唐朝曆史上第一位參與國家政事的宦官。高力士,潘州(今廣東茂名)人,本名馮元一。武則天執政時,有人誣告嶺南流人謀反,潘州刺史馮君衡受此案牽連而被抄家。其子馮元一年僅十歲,免死被閹入宮,改名力士。後為老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姓高。高力士年幼時行事聰慧、口齒伶俐,很得武則天賞識,讓他留在身邊,給事左右。成人後,高力士更因性格謹慎縝密,辦事精明乾練,善傳詔令,而受任宮閹丞,掌管宮內的法紀製度,出入管鑰。景龍二年(708年),臨淄王李隆基在藩邸集才勇之士圖謀帝位。高力士料到李隆基將來必大有作為,傾心巴結。剛好李隆基在宮中需要內應,也將高力士引為知己。自此,二人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共榮辱、同進退的生涯。景龍四年(710年),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唐中宗皇後韋氏、安樂公主及韋氏黨羽,唐睿宗李旦複帝位,立李隆基為皇太子。高力士參與謀劃有功,擢升為朝散大夫、內給事,掌管宮內百事,常侍太子左右。太極元年(712年),高力士協助已經是玄宗皇帝的李隆基,再一次發動宮廷政變,誅殺了太平公主及其死黨,因功遷銀青光祿大夫,行內侍正員。不久一路高升,從右監門衛將軍開始,一直當到驃騎大將軍。至此,高力士權傾朝野,權力和地位達到頂峰。其人常宿禁中,“四方奏請皆先省後進,小事即專決”,由此開宦官處理國家政務的先例。因高力士有能力一言興人,一言廢人,投機鑽營之徒皆投其門下。朝廷內外大臣也紛紛討好高力士,就連顯一時的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高仙芝、宇文融、韋堅、楊慎矜、安思順等文武重臣也不例外,諸人均是因巴結高力士,賴其斡旋出力,才得以爬上將相高位。高力士身為宦官,已經不再是一個男人,但為了顯赫自己的權勢和地位,仍娶妻納妾。河間人呂玄晤在京師長安為小吏,有個女兒呂國姝頗有姿色,且躬行婦道,高力士遂娶來為妻。呂玄晤隨即升為少卿刺史,呂國姝的兄弟也都做了高官。後來呂玄晤的妻子去世,高力士為嶽母操辦了隆重的葬禮。朝中的官員也爭相交贈祭禮。從呂府到呂夫人墓地之間的道路上,送葬的官員車馬相接,相望不絕,排場絕不亞於王侯將相的葬禮。高力士家產之富遠非王侯能比,但他仍然利用機會大加斂財。他經常以為皇室采辦之名,派小宦官到各地掠取財貨,派出的人每次都是大獲而歸。高力士及其同黨的甲第池園,良田美產,幾乎占去京城的十之六七。高力士還不滿足於既得的財富,想占有得更多。有一年,高力士出錢在長安建造了寶壽佛寺,在興寧坊建造了一座道士祠,都是巧工雕鑿,鑲金掛玉,就連朝廷建造的寺觀也為之遜色。高力士特意在寶壽寺內鑄了一座大鐘。鐘鑄成之日,廣宴賓客,京城的達官貴人、豪商臣賈都應邀赴宴。在宴會上,高力士提出新鐘鑄成,每杵一下,需要納錢十萬作為禮錢。在座的人為討得高力士的歡心,爭先納錢叩鐘。多的人擊至二十杵,少的也有十杵。僅這一次宴請賓客,高力士的收入就難以數計。唐玄宗對高力士的寵信,也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總說:“力士在,我寢乃安。”高力士平素謹慎,善於觀察時勢,從不隨意開口講話。又因為在宮中時間已久,見到過各種危險和陰謀,所以明哲保身。就是他自己親近的人,如果受到皇帝的斥責處分,他也不輕易相救。所以,唐玄宗始終保持了對他的信任,君臣二人的私人感情很好。加上高力士“性格淳和,處事周謹,少有大錯”,觀時俯仰,輕易不敢驕橫,於朝廷內外亦無大惡名,與諸王公大臣都能保持和諧的關係,當時朝中眾臣也並不討厭他。高力士雖然僅僅充當著皇帝心腹的角色,未曾過多越位擅權,但唐朝後期宦官專寵亂政的局麵,卻正是因此而起。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亂,危及兩京。“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唐玄宗從酒色中驚醒,開始猜忌前方大將,委派宦官邊令誠作為監軍,由此開宦官監軍之先例。然邊令誠之作為實令人側目,到任之後,先讒殺名將封常清、高仙芝,自毀長城,造成大將未死敵手的悲劇。等到安祿山叛軍到來之時,這位監軍則投降得比誰都快。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唐玄宗倉皇避亂入蜀,高力士隨往。等到君臣二人重返京都時,形勢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唐玄宗不得不退位為太上皇,高力士的地位也開始發生動搖。當時,宦官李輔國因擁立肅宗有功而倍受寵信。李輔國又勾結皇後張良娣,持權禁中,乾預政事。高力士本是李輔國的前輩,又自恃得太上皇寵信,故在李輔國麵前常擺架子,甚至有不禮行為,因此高、李二人結怨,李輔國尋機打擊高力士,借唐肅宗猜忌唐玄宗之心,將唐玄宗身邊親信相繼貶黜。高力士以“潛通逆黨”的罪名,被流放於巫州。巫地多薺,但不食。高力士感傷而賦詩雲:“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夷夏雖有殊,氣味都不改。”這首詩既感慨了時世的巨大變化,又抒發他雖被貶流,但對玄宗的忠誠卻沒有絲毫改變的心意。寶應元年(762年)三月,有詔書頒行天下:“流人一律放還。”隨即唐玄宗、唐肅宗相繼去世。太子李豫在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的擁立下登基,是為唐代宗。六月,“二聖”的遺詔傳至巫州,高力士聞知“二聖”的死訊,呼天叩地,哭得死去活來,由於悲痛過度,憂傷成疾,不久病死,時年七十九歲。唐代宗因高力士乃數朝老臣,護衛先帝有功,詔令恢複高力士原有官職,追贈廣州都督,由皇家出麵操辦喪禮,並陪葬於唐玄宗泰陵,“沒而不朽”。高力士生前未能見唐玄宗最後一麵,死後卻得以長伴玄宗於地下,如若九泉有知,當也不會再有遺憾。安史之亂後,宦官勢力更加膨脹,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還染指軍權。唐肅宗時,設觀軍容使,專以宦官中的掌權者充任,作為監視出征將帥的最高軍職。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肅宗命九節度使聯兵出擊,圍攻盤踞相州的安慶緒。但此次出兵不設主帥,隻以宦官魚朝恩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視各軍將領。史書上對此解釋:“上(唐肅宗)以(郭)子儀、(李)光弼皆元勳,難相統屬,故不置元帥,但以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其實並不是郭子儀、李光弼等元勳名將誰也不好統領誰這麼簡單,而是由於安祿山叛亂的事實,使得唐肅宗心有餘悸。他既想利用節度使來平定叛亂,又不能完全相信他們,更不放心將幾十萬唐軍單獨交給某一個威信與實力都很強的節度使。這樣,造成的結果卻是軍令不一,各節度使又互不為謀,矛盾重重。而更為嚴重的是,在朝廷與節度使的矛盾中,宦官勢力乘機滋長,致使宦官專政成為唐中後期最嚴重的問題。唐軍各路人馬共六十萬,共圍相州鄴城(今河南安陽)。郭子儀命部隊引漳河水(《通鑒》記為漳河,《唐書》記為安陽河)淹鄴城,城中糧儘。困守在城中的安慶緒日子相當不好過,鄴城中開始缺糧,一鬥糧食需要七萬錢,米價最便宜的時候不過幾文錢。糧食吃完了,連鄴城的老鼠都值錢起來,一隻要數千錢。而且也出現了“人相食”的情況。鄴城中有人想要暗中投降,卻因為城中被淹,水太深,無法輕易出去。此時的局麵對唐軍極為有利,然而唐軍沒有主帥,沒有統一的指揮,彼此牽製,錯失了良機。安慶緒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發兵五萬南下,在鄴城外與唐軍相遇。唐軍中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部率先與史思明激戰,雙方各有死傷。郭子儀率軍趕到,準備從背後襲擊史思明,形成前後夾擊之勢。然而形勢突然起了戲劇性的變化,郭子儀剛要布陣,突然狂風大作,刹那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對麵不見人。史書中記載說:“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飛揚的塵土中,隻見人影憧憧,來回移動奔跑。交戰雙方都大驚失色,均以為是對手追來,紛紛逃散,潰不可止。唐軍往南逃跑,史軍則往北逃跑。甲仗、輜重委棄於路。唐軍九路人馬,大多潰逃,隻有李光弼、王思禮兩支部隊全軍而歸。由此可見當時天氣之惡劣,著實令人膽戰心驚,聲威絕不亞於今日的沙塵暴。事實上,相州之敗的根本原因,在於主帥魚朝恩,其人既無軍事才能,又不能有效調度協調唐軍,導致各節度使各自為戰,進退不一,遂致慘敗。然安史之亂後,唐中央朝廷對統兵將領都是將信將疑,宦官既為皇帝家奴,適時而出,被皇帝當作強化皇權的有力工具,予以絕對信任。唐代宗登基後,仍然任用宦官掌管禁軍,譬如任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專領神策軍(神策軍原為西北戍邊軍隊,自鬆讚乾布崛起後,吐蕃成為唐朝邊境大患,雙方在西北邊境展開了一係列的拉鋸戰(吐蕃崛起及衰敗曆史可參見同係列一次,魚朝恩去國子監視察,唐代宗特詔宰相、百官,六軍將領集合送行。京兆府置辦宴席,內教坊出音樂排優佐宴助興。大臣子弟二百餘人穿紅著紫充當學生,列於國子監廊廡之下,場麵極為盛大。魚朝恩出儘風頭,得意非凡。唐代宗還下令賜錢一萬貫作為本金,放債取息當作學生飲食的費用。此例一開,以後魚朝恩每次去國子監都要帶上數百名神策軍,前呼後擁以壯聲威。京兆府照例張羅酒食,一次耗費數十萬。魚朝恩得誌後,完全不將朝中文武重臣放在眼裡。名將郭子儀曾收複長安,功蓋一代,卻為人謹慎,不居功自傲,從不輕易與人結怨。魚朝恩不知為何將郭子儀當成眼中釘,常想算計對方。一次郭子儀立功回朝,魚朝恩主動邀請他遊章敬寺。有知情人事先告訴郭子儀說:“魚朝恩想加害於你,千萬彆上他的當。”郭子儀不聽。將士們請求隨身護衛,郭子儀拒絕了,並且說:“我是國家的大臣,沒有皇帝的命令,魚朝恩不敢殺我。”隻帶著家童數人去見魚朝恩。魚朝恩一見之下,大吃了一驚。郭子儀將旁人的話告訴了魚朝恩。魚朝恩聽了,羞愧難當,不但不感激郭子儀的大度,反而更加懷恨。之後,有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整個長安城都鬨得沸沸揚揚,眾人都明白這肯定是魚朝恩暗中指使人乾的。滿朝公卿大臣對此事都很憂慮,生怕郭子儀盛怒之下,鬨出事端。郭子儀入朝時,皇帝甚至主動問起此事,郭子儀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軍士摧毀彆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的。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盜墓之事才不了了之,朝廷內外惶恐不安的氣氛也消除了。天下人知道後,無不對郭子儀的坦蕩和寬厚欽佩有加。郭子儀始終不居功自傲,不以勢壓人,所以始終沒有因功致禍,得以在凶險的宦途中立於不敗之地。然魚朝恩囂張氣焰不減,每次詔會群臣議事,都好在大庭廣眾下侈談時政,欺壓大臣,而號稱“強辯”的宰相元載也隻有洗耳恭聽的份兒。一次,百官聚會朝堂,魚朝恩聲嚴色厲地說:“宰相的責任,在於調理好陰陽,安撫好百姓。現今陰陽不和,水旱頻生,屯駐京畿的軍隊有數十萬,給養缺乏,漕運艱難。皇帝為此臥不安席,食不甘味,這宰相是怎麼當的?還不讓賢,一聲不吭在那裡賴著乾什麼呢?”說得滿座皆驚,宰相低首,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話。沉默了一會兒,禮部郎中相裡造突然站了起來,不慌不忙地走到魚朝恩跟前,說:“陰陽不和,五穀騰貴,這是觀軍容使造成的,與宰相何乾?現今京師無事,六軍足可維持安定了,卻又調來十萬大軍,軍糧因此而不足,百官供應也感困乏,宰相不過是行之文書而已,又有什麼罪過呢?”魚朝恩未想到會有人頂撞他,一時無言以對,拂袖而去,憤憤地說:“南衙(指朝官)官僚結成用黨,想加害於我。”魚朝恩被相裡造頂了一回之後,心中有一肚子氣,總想找機會發泄。適逢國子監堂室剛剛修複,要舉行慶典,朝臣們都要出席。魚朝恩來到國子監後,手執升於高座講學,麵對著在座百官,他有意選擇“鼎折足,覆公飩”開講,用以譏諷宰相。宰相王縉(大詩人王維弟)聽了,不禁怒容滿麵。而另一宰相元載聽了,卻恬然自樂。魚朝恩感覺元載心計非同一般,從此開始提防元載,對人說:“聽了我所講的話,惱怒者合乎人之常情,麵帶笑容者實在是深不可測。”他後來果然栽在了元載手中。魚朝恩驕橫慣了後,開始目空一切,自以為天下非他莫屬,朝廷政事稍不如他的意,就發怒道:“天下事還能有離得了我的嗎!”唐代宗聽說後相當不悅。但此時魚朝恩手握禁兵,已經是難以禁製,唐代宗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來對付他,隻能聽之任之。真正促使唐代宗下定決心的是紫衣事件。魚朝恩有一個養子名叫令徽,年僅十四歲,在內侍省當內給使,唐代宗特賜綠服。有一次,黃門在殿前列隊,有一位在令徽之上的黃門不慎碰了他一下,令徽馬上跑回向魚朝恩告狀,聲稱班次居下,受人欺負。第二天,魚朝恩就帶養子麵見唐代宗,說;“臣的犬子官品卑下,經常被同僚淩辱,請陛下賜以紫衣。”這是公然向皇帝要官,並且態度已經十分不客氣了。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唐代宗還沒有開口表態,旁邊就有人將高級品官所穿的紫衣抱到了令徽麵前。令徽趕緊將紫衣穿上,然後跪拜謝恩。事已至此,唐代宗也不便說什麼,隻好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勉強笑著說:“這孩子穿了紫衣,比原來好看多了。”口雖這麼說,心中卻十分生氣。不久,還把碰撞了令徽的黃門貶到嶺南。此時,唐代宗意識到魚朝恩的權勢熏天,已經快要到了隻知道有朝恩、不知道有天子的地步了。此後,唐代宗對魚朝恩產生了強烈的厭惡之情。雖然皇帝竭力掩飾,但有時候還是會有流露。宰相元載窺見唐代宗對魚朝恩心生惡感,便奏請將其人鏟除。唐代宗卻一時下不了決心,因為魚朝恩軍權在握,黨羽眾多,一旦事情不成,後果難以預料。元載卻胸有成竹,安慰唐代宗說:“隻要陛下將此事全權交我辦理,必能辦妥。”於是唐代宗同意了,囑咐元載千萬要小心。元載字公輔,鳳翔岐山(今陝西岐山)人,出身寒微。肅宗時,累官至戶部侍郎、度支使及諸道轉運使,掌管國家財政,後因巴結唐肅宗朝得寵宦官李輔國而升任宰相。唐代宗即位後,仍為宰相,並賄賂宦官董秀,偵查皇帝的心意,因此奏對時總能對皇帝的胃口,由此受到唐代宗的寵信。他妻子王韞秀為開元年間河西節度使王忠嗣之女,一向以凶狠暴戾聞名。元載決非善類,也不是個正大光明的人物。他先用重金收買魚朝恩的心腹,以便掌握其動靜。魚朝恩每次上朝,由殿前射生將周皓率領一百多人護衛,又以陝州節度使皇甫溫握兵在外為援。元載千方百計地把二人收買了過來。接著,唐代宗將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徒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以皇甫溫為鳳翔節度使。表麵上看是投魚朝恩所好,加重了其親信的地位,實質是麻痹他。魚朝恩還蒙在鼓裡,不知禍之將至。然而,魚朝恩在宮中的黨羽覺察到唐代宗意旨有異,便密報魚朝恩。魚朝恩將信將疑,上朝時試探,見唐代宗恩遇如常,就放了心。大曆五年(770年)三月初十,是傳統的寒食節。唐代宗按照慣例在皇宮中置酒設宴,與親貴近臣歡度節日。宴席結束後,唐代宗傳下聖旨,要魚朝恩留下議事。這有些不大尋常,但正值歡宴後,魚朝恩也沒多想,便坐車去見代宗(魚朝恩體形偏胖,行動不便,每次上朝都坐四輪小車)。魚朝恩一進殿,臉色陰沉的唐代宗就質問他為什麼大膽圖謀不軌。魚朝恩大出意外,一時呆住,但很快冷靜下來,為自己辯白。此時的他,還沒有意識到大限將至,態度十分強硬,根本沒有把唐代宗放在眼裡。唐代宗怒極,豁然起身。這時候,早被元載收買的周皓與左右一擁而上,當即擒獲了魚朝恩,並當場勒死在地。前後時間很短,處理得乾淨利落。魚朝恩時年四十九歲。魚朝恩在禁中被秘密處死一事,除少數參與密謀的人,外界一無所知。為防不測,唐代宗暫時隱瞞真相,下詔罷魚朝恩觀軍容使等職,增實封六百戶,通前共一千戶,保留內侍監如故。詔令公布後,詐言魚朝恩受詔而自縊,將其屍體送回家,賜錢六百萬作安葬費。魚朝恩弄權多年,結黨營私,形成了一股強有力的勢力,唐代宗擔心其黨羽鬨事,尤其是擔心引發禁軍的騷亂。於是,下令對魚氏黨羽親信免於追究,將魚朝恩親信劉希暹、王駕鶴並擢為禦史中丞,以安慰北軍之心,並下詔宣稱:“你們均為朕之屬下,禁軍今後由朕統帥,勿有顧慮。”經過安撫,眾心稍安,基本上沒出現大的變故。唯獨劉希暹過去罪惡滿盈,常常自疑不安,又出言不遜,唐代宗遂將其賜死。魚朝恩死後,尚且讓皇帝煞費苦心,可見其生前是何等的風頭。唐代宗依靠元載的幫助,才得以鏟除魚朝恩。然而,魚朝恩死後,唐代宗又厭惡宰相元載專權,心中殺機蠢蠢欲動。宰相號稱“國之名器”,“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權力極大。而皇權與相權之爭,亦非唐代宗一朝獨有。宰相專權與宦官專權不同,宦官因有生理缺陷,隻能依附於皇權,宰相卻能在朝堂中自成勢力,能夠與皇權抗衡。在皇帝看來,後者威脅無疑更大(關於此點,後節《權力博弈》還會詳細論述)。公元777年,魚朝恩死後七年,唐代宗殺元載,元載妻子王韞秀及三子均被賜死。元載還有個女兒,早年已在資敬寺出家為尼,亦未能逃過此劫,受到牽連,被收入掖庭為奴。元載是唐朝宰相中比較少有的貪官,好聚斂財物,其家產被籍沒,單是抄出的鐘乳就有五百兩,胡椒八百石(唐代一石相當於今公製79320克,八百石差不多有60多噸。)。當時鐘乳和胡椒均是來自西域的稀罕物,幾抵黃金,元載家中竟然藏有八百石胡椒,令朝野震驚。至於其他珍寶財物、綾羅綢緞、房屋田產,更是不可勝數。魚朝恩死後,唐代宗總算汲取教訓,不再重用宦官。然而,他本人還有更大的煩惱,那就是藩鎮勢力大盛。此時,各節度使在轄區內擴充軍隊,委派官吏,征收賦稅。節度使由軍士廢立,唐朝廷已無法控製。此外,各節度使為了爭權奪地,也互相攻殺,而代宗對此,隻有采取姑息的態度。公元779年五月,代宗病重,急忙詔令太京攝政,不久病死於長安宮中的紫宸內殿。在位十七年,享年五十三歲,死後葬於元陵。而本來已經在唐代宗手中得到抑製的宦官勢力,到了他的兒子唐德宗手中,卻重新死灰複燃。如前所言,唐德宗即位後,有銳意削藩之誌向,因而對宦官預政十分警惕。然由於其削藩舉措不當,導致地方節度使舉兵對抗中央朝廷,後來更發生了“涇原之變”,唐德宗一度倉皇逃離京師長安,曆經磨難,是為其平生奇恥大辱。唐德宗遭受嚴重挫折後,其削藩雄心竟然消失殆儘。雖則其統治又繼續了二十年,但他本人一直沒有從最初的失敗中真正恢複過來,並開始對藩鎮姑息養奸。終唐德宗一世,藩鎮自為留後、彼此攻戰,不絕於史。而唐朝廷竟行“姑息之政,是使逆輩益橫,終唱患禍”。尤其可悲的是,“涇原之變”後,唐德宗不再信任統兵將領,又開始重用宦官。他將神策軍分為左右兩廂,同時以竇文場和霍仙鳴(開始為另外一個宦官王希遷)為監神策軍左、右廂兵馬使,開啟了宦官分典禁軍的先河。神策軍自唐德宗重返長安以後,駐紮在京師四周和宮苑之內,成為比羽林軍、龍武軍更加重要的中央禁軍和精銳機動武裝部隊。貞元二年(786年),唐德宗將神策軍左、右廂擴建為左、右神策軍,竇文場等宦官仍然擔任監軍,稱為“監勾當左、右神策軍”,反映出對宦官的信賴和寵重。貞元十二年(796年)六月,唐德宗又設立了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分彆由竇文場和霍仙鳴擔任,這一職務直接由皇帝授任,成為地位高於神策軍大將軍之上的實際統帥。從此,神策軍的統帥權掌握在宦官手中。貞元十一年(795年)五月,唐德宗將宦官任各地藩鎮監軍的辦法固定下來,專門為擔任監軍使的宦官置印,不僅提高了監軍的地位,也使之製度化。從此,宦官專典禁軍。藩鎮割據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宦官的權力倒越來越大了。唐德宗對宦官態度的轉變,使宦官由刑餘之人而口含天憲,成為德宗朝後政治中樞當中重要的力量。“政在宦人,舉手伸縮,便有輕重”,宦官甚至可以把皇帝掌握在股掌之中,生殺廢立由之。唐德宗以後的唐朝皇帝當中,像其子唐順宗、孫子唐憲宗以及後來的唐敬宗、唐文宗等均死於宦官之手,宦官專政成為中、晚唐的一大痼疾。史學家往往把宦官專權稱為唐晚期政治腐敗和黑暗的表現之一,這一狀況的最終形成,與唐德宗對宦官態度的改變有直接的關係。而唐德宗前後矛盾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濃厚的悲劇色彩——皇帝有心無力,麵對的始終是一個無可奈何的局麵。這也從側麵反映出唐帝國在中唐時期的政治麵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