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做什麼,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遊戲,對每件事情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年輕人一定要記住: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見異思遷。不要當無所不能的廢品。”這是一位成功商人給兒子的忠告。實際上,這也是所有奮鬥成功者的秘密。英國政治活動家、家愛德華·立頓說:“有許多人看到我整日裡如此忙碌,事無巨細、無不顧及,竟然還能有時間來從事學問研究,他們都免不了奇怪地問我:‘你怎麼會有那麼多時間來完成了這樣多的著述呢?你究竟有什麼分身之術,可以做完這麼多工作呢?’或許我的回答會令你大吃一驚,答案就是——‘我換句話說,如果他在今天疲於奔命的話,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從來不同時做好幾件事情。’一個能從容自若地安排好工作的人肯定不會讓自己過於勞累。換句話說,如果他在今天疲於奔命的話,那麼隨之而來的必定是疲勞和困乏,這樣的話,他明天就不得不減慢工作節奏,所以結果就是得不償失。我認為,我真正專心致誌的學習是從離開大學校園跨入社會之後開始的。到現在為止,我覺得在生活閱曆和各種知識的積累方麵,跟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相比,自己毫不遜色。我遊曆了大量地方,所見甚廣;在政界和各種各樣的社會事務中,我也收獲頗豐;除此之外,我在各地出版了大約60本著作,其中涉及的許多課題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你認為通常一天中我會有多少時間用來研究、和寫作呢?我可以告訴你,不到3個小時;在國會開會期間,可能連3個小時都沒有。然而,在這3個小時之內,我卻是全神貫注地投入我的工作的,心無旁騖,用心極專。”生活中之所以有許多人最終無法實現少年時代的夢想,原因就是他們同時涉足了太多的領域,由此難免會分散精力,這就阻礙了他們的進步,使得他們最終一事無成。他們沒有采取一種更明智的做法,集中心智於某一個領域,咬定青山不放鬆,最終成為該領域所向無敵的行家裡手;相反,他們選擇了在很多領域成為“三腳貓”似的人物,他們四處出擊,什麼東西都有所涉獵,卻又都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最終隻懂得一點皮毛。一個人要“有所為”必須同時要“有所不為”,嚴格約束自己“有所不為”的人,方能大有所為。一個人隻有做到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世事的紛繁和擾動,才有可能傾其全力攻關於重點領域,在這一領域做出突破。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咬緊”一處,堅持不懈地進攻,才會有所突破,做出成就。每一位渴求成功的人,尤其是處於創業階段的奮進者,務必要時時防範自己,不要濫鋪攤子,濫用精力,不要以為到處出擊才有收獲,而應當像錐子那樣,鑽其一點,各個擊破,讓自己在某一方麵展示出自己的特長,這樣才能贏得更大的成功。那些自認為是多才多藝、精力超群的人,結果反而是看起來樣樣通,實際上什麼都不懂,這樣,彆人以令人耀眼的特長立足於世,而你卻難以與其匹敵,因此痛失獲得成功的各種機會。有一次,一個青年苦惱地對昆蟲學家法布爾說:“我不知疲勞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愛好的事業上,結果卻收效甚微。”法布爾讚許說:“看來你是一位獻身科學的有誌青年。”這位青年說:“是啊!我愛科學,可我也愛文學,對音樂和美術我也感興趣。我把時間全都用上了。”法布爾從口袋裡掏出一塊放大鏡說:“請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試試,就像這塊凸透鏡一樣。”馬休斯博士說過:那些同時有著很多目標、精力分散的人會很快地耗儘他們的精力,隨著精力的耗儘,隨之而來的就是原先雄心壯誌的消磨。歐文·伯克斯頓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隻追求一個目標——一個唯一的目標,那麼在有生之年,他極有可能會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是,如果他事事喜好,見異思遷,那就好像到處撒播種子,到頭來隻會一無所獲,抱憾終生。有一個熱心腸的人,看到有人正要將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便走過去管閒事,說要幫他一把。他說:“你應該先把木板頭子鋸掉再釘上去。”於是,他找來鋸子才鋸了兩三下就撒手了,說要把鋸子磨快些。於是他又去找銼刀。接著又發現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於是,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可砍樹又得先磨快斧頭。磨快斧頭需將磨石固定好,這又免不了要製作支撐磨石的木條。製作木條少不了木匠用的長凳,可這沒有一套齊全的工具是不行的。於是,他到村裡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不見他回來了。那些對奮鬥目標用心不專、左右搖擺的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遁詞,懈怠逃避,他們注定是要失敗的。讓我們吸取鮑勃的教訓吧。鮑勃沒受過99lib?什麼教育,但他的父親為他留下了一大筆錢。他拿出10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造煤氣所需的煤炭價錢昂貴,這使他大為虧本。於是,他以9萬美元的售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又不走運,因為采礦機械的耗資大得嚇人。因此,鮑勃把礦裡擁有的股份變賣8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製造業。從那以後,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幾年過去了,鮑勃一事無成,10萬美元也化為烏有。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在生活中也是這種見異思遷的態度。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鐘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這種感情。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品德方麵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遁了。兩年後,當他認為問心無愧、無妨啟齒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了一個愚蠢的家夥。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個妹妹的姑娘。可是,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後一個也沒談成功。福威爾伯克斯頓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勤奮和對某個目標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求某個目標時,他從來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正是對自身奮鬥目標的清楚認識和執著追求,造就了他最後的成功。正如人們所說的,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則百事可為;用心浮躁,淺嘗輒止,則一事無成。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針尖雖然幾乎細不可見,剃刀或斧頭的刀刃雖然薄如紙片,然而,正是它們在披荊斬棘中起著決定性的開路先鋒的作用。如果沒有針尖或刀刃,那麼針或刀都無法發揮作用。在生活中,能夠克服艱難險阻,最後順利到達成就巔峰的人,也必是那些能夠在某一領域學有所專、研有所精因而有著刀刃般銳利鋒芒的人。如果你從小教育你的孩子學習走路時要專心致誌,視線集中,那麼,他通常會順利地到達目的地而不會有跌倒之虞。相反,如果他精力分散,那麼大半會跌倒在地,弄得灰頭土臉。“年輕人,要堅持做一件事情,”他又對一位年輕的釀酒師說,“堅持釀你的酒,你就會成為倫敦最偉大的釀酒師。但是,如果你既要釀酒,又要當銀行家,又要做貿易,還要當製造商,那麼你最終將無所適從、一事無成。”不要博而泛,要精而專,這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在這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門領域越來越精的時代,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精力分散開來,那他注定是不會成功的。“我搬運過貨物,記錄過信息,製作過地毯,還寫過詩”,這是倫敦一個在這些領域都表現平平的人寫下的話,他讓人想起了巴黎的一位科納德先生,他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懂一點會計業務,通一點植物學,還會炸薯條”。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區彆不在於一個人做了多少工作,而在於他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在失敗者當中,相當多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本來足以取得顯赫的成就;但是,他們的含辛茹苦就像邊建設邊破壞一樣,最後的結果仍然是支離破碎的一堆。他們沒有適應環境,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轉化成潛在的機會。他們也沒有能夠把小的失敗轉化為大的成功契機。他們能力不可謂不夠,時間不可謂不多——這些是成功的經緯線條,但是,他們用力推來推去的卻是個空無一物的紡織機,真正的生活之網上一根線都沒有掛上。如果你詢問其中一個人,他的生活目標和理想是什麼,他會回答你:“我還不大清楚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但是,我確信勤奮是成功的關鍵,我決心一生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我想我總會得到些什麼的。”有些人的目標用籠統的詞句表達,比如說:“當一名成功的醫師。”有的則比較具體,如:“要發明能有效治療胃痛或頭痛的藥物。”廣泛的事業目標也有用,因為它們有整體的觀點,可以解放想象力,幫助我們探究所有可能的選擇。但是,廣泛的目標卻不能使我們確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麼。由於這個緣故,我們需要具體的事業目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心,並以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為滿足。對此,史蒂芬·柯維博士建議說:“你必須先確定自己的目標,讓思想為你繪製一幅最好的事業心,使它栩栩如生。然後,運用想象力使它和你形影不離,同起共坐,並且同心協力,達到前途。”為什麼要擁有一個具體的事業目標呢?因為有了具體的理想之像,你就不再孤獨和寂寞。彼此心靈相通,可以互相關心鼓勵,切磋討論,創立事業,培養品性。事實上,在發展個人事業的過程中,具體目標與你個人是一合二、二合一,渾然一體的。所以,首先你必須充實自己的知識,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發展起高尚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從而擬定自己的理想人生。但是,隻有理想,隻有所謂的具體事業目標是不夠的,你必須采取切實的行動。不過,潛意識已把具體的事業目標化成心像,閃動在你眼前,提醒你、督促你繼續未做的工作。通過緊密的合作,直到目標變成現實。“永遠不要抱著投機的態度來學習,”沃特斯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這種學習態度隻能導致一無所獲。首先要給自己製訂一個計劃,確定一個奮鬥目標,然後腳踏實地地為之努力;把你所有精力和才乾都用在上麵,這樣你就離成功不遠了。我所說的投機的學習態度,是指那種由於認為所學的東西未來某個時候可能會帶來好處而毫無方向地進行學習的態度。”你大概玩過這樣的遊戲吧!在夏天最炎熱的某一天,把放大鏡拿出放在報紙上,中間隔一小段距離。很快你就會發現,如果放大鏡是移動的話,你永遠也無法點燃報紙。但是,如果放大鏡不動,你把焦點對準報紙,很快你就能利用太陽的威力,把報紙點燃。化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把一英畝草地所具有的全部能量聚集在蒸汽機的活塞杆上,那麼它所產生的動力足以推動世界上所有的磨粉機和蒸汽機。但是,因為這種能量是分散存在的,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它基本上毫無價值可言。這也說明,能量一旦聚焦於一點,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動力。伊格·勞拉有一句名言:“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時涉獵多個領域的人要好得多。”在太多的領域內都付出努力,我們就難免會分散精力,阻礙進步,最終一無所成。聖·裡奧納多在一次給一名爵士的信中談到他的學習方法,並解釋自己成功的秘密。他說:“開始學法律時,我決心吸收每一點有用的知識,並使之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在一件事沒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絕不會開始學習另一件事情。”耶魯的教授喬治·戴維森就是靠專注才取得了成功。喬治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像他心目中的這些英雄那樣能改變世界,服務於全人類。不過,要實現他的目標,他需要受最好的教育,他知道隻有在美國才能得到他需要的教育。要命的是,他身無分文,沒辦法支付路費,而到美國足有1萬公裡的距離。而且,他根本不知要上什麼學校,也不知道會被什麼學校招收。但喬治還是出發了。他必須踏上征途。他徒步從他的家鄉尼亞薩蘭的村莊向北穿過東非荒原到達開羅,在那兒他可以乘船到美國,開始他的大學教育。他一心隻想著一定要踏上那片可以幫助他把握自己命運的土地,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在崎嶇的非洲大地上,艱難跋涉了整整5天以後,喬治僅僅前進了25英裡。食物吃光了,水也快喝完了,而且他身無分文。要想繼續完成後麵的幾千英裡的路程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喬治清楚地知道回頭就是放棄,就是重新回到貧窮和無知。他對自己發誓:不到美國我誓不罷休,除非我死了。他繼續前行。有時他與陌生人同行,但更多的時候則是孤獨地步行。大多數夜晚是大地為床、星空為被。他依靠野果和其他可吃的植物維持生命。艱苦的旅途生活使他變得又瘦又弱。由於疲憊不堪和心灰意懶,喬治幾欲放棄。他曾想說:“回家也許會比繼續這似乎愚蠢的旅途和冒險更好一些。”他並未回家,而是翻開了他的兩本書,讀著那熟悉的語句,他又恢複了對自己和目標的信心,繼續前行。要到美國去,喬治必須具有護照和簽證,但要得到護照他必須向美國政府提供確切的出生日期證明,更糟糕的是要拿到簽證,他還需要證明他擁有支付他往返美國的費用。喬治隻好再次拿起紙筆給他童年時起就曾教過他的傳教士們寫了封求助信。結果傳教士們通過政府渠道幫助他很快拿到了護照。然而,喬治還是缺少領取簽證所必須擁有的那筆航空費用。喬治並不灰心,而是繼續向開羅前進,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過某種途徑得到自己需要的這筆錢。幾個月過去了,他勇敢的旅途事跡也漸漸地廣為人知。關於他的傳說已經在非洲大陸和華盛頓佛農山區廣為流傳。斯卡吉特峽穀學院的學生們在當地市民的幫助下,寄給喬治640美元,用以支付他來美國的費用。九九藏書當他得知這些人的慷慨幫助後,他疲憊地跪在地上,滿懷喜悅和感激。1960年12月,經過兩年多的行程,喬治終於來到了斯卡吉特峽穀學院。手持自己寶貴的兩本書,他驕傲地跨進了學院高聳的大門。喬治憑著自己的專注,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從千百萬個成功者身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事實,他們幾乎都是從自己的興趣、特長起步,果斷執行自己的戰略決策,明確自己的主攻目標,再“縮小包圍圈”,向此目標步步逼近,最後終於一舉成功。把明確目標寫下來,可使你更清楚地了解你所希望的是什麼,它可提醒你明確目標的力量,同時暴露出目標的缺點。如果你寫不出心中所想的明確目標,則可能意味著,你對這些目標的確信程度還不夠。一旦你寫出計劃之後,便應每天對自己至少大聲念一次,這樣做不但可以加強你的執著信念,同時也可以強化你內心裡的力量。當你麵臨選擇執行的方法時,念出寫好的明確目標,可使你對目標本身有更清楚的了解,並使你仍然朝著目標前進。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書麵計劃,來確保每一位團隊成員都能為相同的目標努力。個人的能力有限,但若能以共同的明確目標為基礎,集合眾人的才智,並以和諧的態度邁進目標,則能成就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