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第八百六十三章收官(二)(求月票)(1 / 1)

將血 河邊草 1550 字 3個月前

七天守靈期滿,停靈百日,送入皇陵安葬。

其實,皇家禮儀雖然繁瑣,但算起來,與百姓之家的喪事要差的多,比如說有些人家要停靈三個月,有的人家要守孝三年,有的在守孝期間,不洗臉,不洗澡,不沾葷腥,不近女色,等等等等。

當然,這些規矩要是守齊了,活人也得給折騰成死人,而且大秦民風向來開放而又淳樸,多數不會像南邊那些禮儀之家那般,弄的很多條條框框,想守便守了,不守也沒人說你不孝,隻要彆太出格,說的過去便成。

而皇家喪事,在程序上雖說繁瑣,但真正較起真來,時間上是很倉促的。

不過國一日不可無君,新皇登基往往伴隨著老皇帝駕崩,所以諸事從簡,已經差不多成了大秦慣例,如今又是非常之時,很多朝臣都巴不得趕緊結束了,好讓壓的人透不過氣來的大軍撤兵出城。

喪事完畢之後,新皇登基又是一套程序,又過了三天,才是新皇登基的日子,這也是非常倉促的,但已經沒人顧得上這個,新皇一日不能登基,許多事情就沒法去辦,因為太子的名義畢竟在大義名分上少了許多分量,一些事情辦起來便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很容易過後被人抓住把柄什麼的。

所以,太子不願意拖的太久,群臣也不願意乾耗著,所以,登基大典便定在了景帝駕崩的十日之後。

而這個時候,除了京兆得到景帝駕崩的消息,送上喪表之外,其他州府,還全然不知長安發生了些什麼呢。

京兆這些官吏也很惶恐,喪表送上去,趕緊送賀表,這都是什麼事兒啊,時間太緊了,比景帝登基時候還要緊的多。因為事先根本沒有一點的風聲,景帝陛下正當壯年,竟然說沒了就沒了,而且那一晚,大軍雲集的樣子。很多人都是親眼見到的。更為這次皇位更迭蒙上了幾許陰霾。

當然,這些事情也隻不過是想想罷了,誰也不敢宣之於口,不要性命了嗎?

但倉促歸倉促。李全壽登基的場麵卻頗為的壯觀,不但大軍雲集,守備森嚴,朝臣環繞,而且還有金國。後周使臣觀禮,這還是大秦立國以來頭一遭。

若非京師風起雲湧,這樣的場麵,足可稱之為榮耀了,自唐以降,諸侯割據,中原四分五裂,漢人氣數愈弱,北地大片領土為異族所據。重現漢唐氣象卻是遙遙無期了。

而數百年過去,終於大秦強盛了起來,今日雖隻有兩國時辰觀禮,卻已隱約有了大國氣度。

這一日,天公作美。風和日麗,當然,這也是欽天監算過了的,絕對是個好日子。

其中種種繁瑣禮儀不須細述。等冗長的加冕儀式走到最後,宣布國號為成武。為皇帝加冕,當已經皇帝陛下的身影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並遙遙舉起手臂,群臣立即跪倒一片,“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所有人都矮了下去,呼喊聲如山呼海嘯般響起,“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震天動地的聲音,也為皇帝登基之禮畫上了一個句號。

兩國使節絕對都沒想到到了大秦能看到這麼一出,臉色都是複雜莫名,心中有竊喜的,大秦新帝登基,對於被大秦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後周和大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這也許就意味著,大秦的兵鋒不會再那麼咄咄逼人了,因為新帝登基,總要梳理內政,足以讓兩國喘上一口氣,甚至可以在和議之上做些文章。

尤其是兩國使臣都是親眼看到了前些日子的那場兵亂,有些遺憾的是,大秦沒有真正的亂起來,但內亂之下,皇帝都駕崩在了宮中,對於大秦來說,還有比這更沉重的打擊嗎,軍前的將士士氣一定低弱不堪,確確實實是一件好事。

不過在見識了新皇登基的場麵之後,心中未必沒有一點膽寒的感覺,大秦之強盛,已經毋庸置疑,而這場內亂會給秦人帶來什麼影響,卻還要有待來日才會清晰的感覺出來,在這登基大禮上,看到的,隻能是大秦最強盛的一麵。

這種種滋味攙和在一起,確實複雜的連自己都咂摸不出來的。

登基禮畢,成武皇帝禦駕回宮。

第一道聖旨隨之從宮中傳出,不出人意料的,是詔大理寺訊問曲氏謀逆一案,由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大將軍趙石聽審。

其實不用費這功夫了,曲士昭等人的供詞早就擺在了皇帝陛下的龍案之上,這隻是走個過程而已。

晚間,第二道聖旨又傳了出來,曲氏謀逆一案有了定論,曲氏一族,不思國恩,大逆不道,之類種種,罪名一串,不用一一細數,到了最後,才是真格的,曲氏一族誅九族。

其實這也是個笑話,要說誅九族,連帶著當今陛下,皇家估計也剩不了幾個,不過這一點也不可笑,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滾滾人頭落地,不知有多少人家會家破人亡。

殘酷的皇位之爭,終於在這個時候露出了猙獰的麵目。

當晚,二皇子便自縊於大理寺牢獄之中,是賜死還是自儘,沒人願意去追究,所有人都明白,當今陛下惡於曲氏久矣,看這樣子,已是恨入骨髓,連同胞兄弟也不放過,這樣的手段,與景帝看似苛刻多疑,實則很有些溫情的性子截然不同。

而成武皇帝也用這樣一件事,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所有人,彆讓皇帝陛下惦記上,不管什麼人,他都是下得去手的,沒有什麼圈禁之類的把戲,成武皇帝根本不介意背上什麼弑父殺弟的名聲。

隨後,長安王氏之罪也已有了依據,皇帝陛下大手一揮,交予中書群臣商議定罪。

但中書議出來的結果,卻被皇帝陛下打回去了六次,最終才在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力勸之下,定為了族誅,吏部侍郎王漢卿定為了腰斬,棄市,就算這樣,也和皇帝陛下的懸屍三月,以警後人有著很大的差距,皇帝陛下的強硬,再次出乎了群臣想象之外。

隨著一聲巨響,高大卻帶著斑駁的大門被狠狠砸開,早已等候在門外的軍兵蜂擁而入,府內頓時一片喧囂。

當吏部侍郎王漢卿被從自家祠堂帶走,也象征著矗立於京師百多年的王氏門閥終於迎來了它的末日。

像這樣的大族門閥,根深蒂固,與其他門閥世家聯絡有親,還是頭一次被破家滅門,聲勢上絕非曲氏可比,可以想見,之後定有無數人被牽連在內,一場波及朝野內外的震動好像已經不可避免,也讓許多人感到心驚膽寒。

當日,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一同拜會定軍侯,冠軍大將軍趙石,商議良久,才自離去。

大將軍趙石隨即入宮見駕,誰也不曉得這些人說了些什麼,之後又做了些什麼,但王氏門閥倒下之後,一些官員降職的降職,查辦的查辦,貶斥的貶斥,卻再未有人頭落地,抄家的也少了許多。

這麼一來,所有人都明白,大將軍趙石是被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說動,去宮裡求情去了。

這是大秦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因為皇帝陛下,大臣們,將軍們都未曾昏了頭,將局麵弄的不可收拾。

不過對於大將軍王佩來說,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宮內下旨,中書,樞密院,兵部一體讚成,大將軍王佩領兵無方,軟弱無能,與曲氏勾結,以謀逆之罪論處,誅三族。

這中間,還有王佩三子王仲坤,淫邪無行,結交叛逆,蓄養死士,欺男霸女,窺探官眷等等等等,罪名一籮筐,最後判了個斬立決,比他老爹先走了一步。

然後便是王虎,罪名雲雲對他已經不重要了,此人之昏聵,之無能,之狂亂已經不用其他人來為他定罪,因為大將軍趙石絕對不會放過此人,抄家滅族已成定論。

隻是他那個駙馬兒子有些難以處置,但不久,宮裡便傳來消息,照殺不誤,而且還是斬立決,甚至不用回京,派人快馬去金州,詔金州官吏監斬。。。。。。。。。

之後的半個多月,大秦京師長安,彌漫著一股血腥味兒,失敗者的鮮血肆意的流淌,家奴被發賣,女眷充入教坊司,連宮內,都時有宮人自縊的消息傳出。

整個長安都是顫抖,波及開去,大秦官場的震動已經開始了,隨著王氏門閥轟然倒地,大秦的另外一座山峰也開始晃動了起來。。。。。。。。。。。

不論是成武皇帝,還是大將軍趙石都並未忘記,折家在這場風波中所扮演的角色,當年趙石初入京師,在爭奪武狀元的較武場上,李全壽所說的那句戲言,好像快要到了成真的那一刻了。

月票,月票,阿草吐碼字中,不多說了,衝進了前七,不能放鬆,衝啊,爆了他們的菊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