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冊子仔細看,年輕人看得極為入神,如果邊上有旁人的話就能發現這本冊子已經有些卷邊了,裡麵空白的地方也被年輕人用小字寫了密密麻麻的注,還有的地方特意劃了線。
看來,年輕人不是頭一回看著本冊子了,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因為在船艙內,船行大海有些顛簸,再加上光線的問題,看東西有些吃力,年輕人這才把冊子合上重新放到了一邊。
“呂宋真是書上寫的那樣?”年輕人雖然放下了冊子,但腦海中依舊回憶著其中寫的一些內容,忍不住琢磨著。
對於此次的調任,極是出乎年輕人的預料之外,原本他在福州長樂縣當知縣當得好好的,就在大半月前突然間就接到了由吏部發來的公文,著他由長樂縣令調任馬尼拉為,同時還給他升了官,由正七品一下子升到了正六品。
公文中寫的很是簡單,就寫道長樂知縣李衛政績卓越,經吏部考核現調任馬尼拉為六品,其長樂縣公務限期交接,一月內啟程前往馬尼拉赴任……。
這份公文讓李衛又驚又喜,驚的是他莫名其妙之間就被調離了長樂縣,按照任期他離著還有幾年呢,怎麼會突然調任。至於喜,那是他升官了,原本作為七品知縣,李衛僅僅隻是百裡候而已,而現在卻搖身一變成了。
的官位可不低,在大明本土是五品官,也是知府的副手,換在後世來講就等於是地級市的副市高官兼市長職務,妥妥的二把手。
由再上去,不是當知府就是入六部為官,這已經進入了準中層乾部的行列。就算是任職呂宋,因為是在海外,再加上李衛原本僅是七品,如果直接升到五品的話有些不妥,所以隻給了他正六品官位領之職,這對於普通人來講也算是極為了得的了。
李衛是商人家出身,家境極好,少時就經常周遊四方,卻從來沒有出過海,更何況是在海外的呂宋。在福建這幾年,他對於南海之事倒也不陌生,畢竟他的長樂縣就在福州,而福州又是福建首府,同海貿經常打交道,再加上李衛這人又好於民間人士交流,所以經常會聽說一些海外的情況。
大明攻擊呂宋,擊敗西班牙,從而占領呂宋一地,李衛自然是知道的。他清楚的記得自己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極為興奮,甚至還找來師爺、縣尉等人在縣衙裡擺了一桌酒以做祝賀。
甚至李衛還私下感慨過,自己當的是文官不是武將,假如當年自己能夠入明軍為將的話,恐怕就有機會參與這一次攻擊呂宋的行動了。
可李衛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說這句話沒過多久就接到了吏部的調令,而這個調令恰恰就是讓他前往呂宋赴任,這讓他極為意外。
不過去呂宋對於他來講同樣也感到興奮莫名,彆看李衛當的文官,實際上他這家夥膽子大的很,而且還喜歡冒險。
在剛剛出仕當九品芝麻官的時候,李衛就敢和上官頂撞,後來當了知縣,更在永樂縣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從而得罪了不少人。
不過李衛不是沒腦子的人,更不是莽撞之人。彆看他前前後後得罪了人,也在改革中和一些人硬碰硬,但李衛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之人,再加上他極為聰明,善於拉攏一派打擊一派,更重要的是一直行事頗正,緊跟著朝廷的大方向走,根本讓彆人抓不到把柄。
所以一直到現在,恨李衛的人不少,尤其是被他整過的低級官員包括地方富商大族,但感激他的人同樣不少。不僅是地方百姓和一些鄉紳,就連他的幾個上級對於李衛的才能也是頗為讚歎,在福建他雖然僅隻是七品知縣,名氣卻已經傳遍了整個福建官場,有著能吏之稱。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吏部才會調他去呂宋吧。眼下呂宋雖然已是大明之地,西班牙人也徹底失去了對呂宋的控製,大明成了這地方的真正主人。但是大明想經營呂宋卻不是那麼容易的,這需要人手和時間。
想著呂宋的事,李衛靜靜思索著,等到了呂宋後應該如何行事。更重要的是這一次他去呂宋是當的,之位要比他原本的知縣好了好幾級,可相比之下卻又不如知縣。
民間有一句話,所謂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李衛這個人不是正途出身,身有江湖之氣,行事又同普通官場之人有著很大不同,所以他為主官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
可現在他身為,說白了就是知府的副手,平日裡的工作是要協助知府來辦,假如知府欣賞李衛的話或許還沒問題,一旦雙方脾氣有衝,那麼這個乾起來就不是那麼舒服了。
對於馬尼拉知府,李衛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對方,隻是知道這個叫包德榮的知府並不是從內地調任的,而是直接由王東王帥奏請皇帝朱怡成後任免的。
包德榮究竟是那路神仙,難道是王帥的親信?又或者是那位大人的裙帶?對於這些李衛什麼都不清楚,所以他一直擔心是否能和包德榮合得來,萬一對方是個草包的話,這個乾的就極為無趣了。
想到這,李衛忍不住皺了皺眉頭,不過他一向就是個比較樂觀的人,很快就把這想法拋到了一邊。
在他看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切等到了馬尼拉再說。如果真的碰上一個不怎麼樣的上司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大不了他李衛找個理由避開一些,自己乾自己能乾的事,等熬上兩年,再想辦法調理馬尼拉也不遲。
想到這,李衛嘿嘿笑了幾聲,把桌上的茶一飲而儘,接著他也不再倒茶,反而翻身上了床鋪,躺在床鋪上,感受著船隻在大海中有節奏地起伏著,不過一會兒,居然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