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1 / 1)

庶子奪唐 江謹言 1356 字 1個月前

如果說貞觀四年,薛延陀始反突厥,是薛延陀由弱變強的一年的話,那五載後的貞觀九年,一定是薛延陀由盛而衰的一年。

貞觀九年,也是大度設反出浚稽山,在金山科布多自立門戶的次年,漠北草原,夷男的鬱督軍山和大度設的金山東西開戰。

年初,夷男初伐大度設時,還是信心滿滿的模樣,可隨著兩地交戰日益頻多,夷男卻覺出了越來越多的無力感。

其一,大度設引西突厥、高昌各部四萬大軍過金山,實力陡增,占據地利,早已不是薛延陀可以輕勝;

其二,薛延陀腹背受敵,西麵要應付大度設,南麵還要遣重兵提防浚稽山隘口的李恪,有了李恪的默許,甚至就連原本對他俯首帖耳的遼東各部也敢入薛延陀境內劫掠,分一杯羹,夷男的兵力兵力更顯捉襟見肘;

其三,鐵勒各部心懷鬼胎,雖然名義上從夷男調遣,但當突利失帶著各部人馬到了金山外時,卻一個個逡巡不前,隻顧著保存實力,作戰不力。不過說來也是,草原之上向來都是弱肉強食,若是鐵勒各部在此戰中損傷過重,誰知道夷男會不會轉頭便將他們部落一舉吞並了。

就是這樣,一場夷男原本計劃中三個月內,在入秋前結束的戰爭,愣是拖到了七月中還沒個苗頭。

夷男願還想著待他平定了大度設,全掌漠北,心裡有了底氣,才好遣人去一趟長安,行離間之計,和唐廷談判,將李恪撤換或限李恪之權,

可是現在,隨著薛延陀久攻金山不下,戰事焦灼,整個薛延陀西部都被拖進了泥潭,夷男越發地沒了和唐廷討價還價的本錢,無奈,隻得另尋他法。

梯真達官便給夷男獻上了一策:和親。

兩國和親,另定盟約,可保邊線安寧,哪怕是比李世民更年長些的夷男自降輩分,也無不可,隻要能求得薛延陀南線數載安寧,夷男便有了喘息之機。

但夷男想要求成和親並不容易,一來大唐朝堂對薛延陀敵意甚重,二來和親從來都是以弱求強,李世民雄才偉略,對漠北早有野望,若是唐廷之中無人助力,夷男難以成事。

正如梯真達官所言,李恪北上督軍是為謀功,絕不會希望兩國和親,而在長安也有李恪的對頭,他們自然就不希望李恪建此奇功,夷男挑中的李恪對頭不是旁人,正是太子李承乾。

近年來,李承乾和夷男一樣,日子都過的不是很如意,雖然富貴依舊,但下麵的幾位兄弟眼巴巴地看著儲位,李承乾眼看著太子之位也是越發地不穩當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夷男的可汗之位不穩,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穩,夷男很清楚如今李承乾的處境,自然也知道該如何向李承乾開口。

於是,夷男終於遣了自己的心腹,薛延陀俟斤昆穀前來長安求成和親之事。

七月,長安城,東宮。

“外臣薛延陀昆穀,拜見大唐太子殿下。”太子李承乾正在光天殿內殿坐著,而夷男的使臣,昆穀正伏於地上,跪拜道。

李承乾不是蠢人,相反的,自打他斷腿之後,他行事反而謹慎了許多,眼下大唐北伐薛延陀幾成定局,夷男的人在這個時候秘密來見他,他自然多了一分小心。

李承乾也不使昆穀起身,隻是問道:“你是夷男的心腹,你不在鬱督軍山待著,來我長安做甚?”

昆穀道:“外臣此來是奉可汗之命,專程拜會太子的。”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拜見我便不必了,本宮和夷男此前從不相識,以後也不會相識,本宮就當做沒見過你,你自行退下吧。”

昆穀道:“太子要外臣退下不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可太子就不好奇外臣千裡迢迢來此的緣故嗎?”

李承乾道:“不必了,本宮沒有興趣知道。”

李承乾已然是一副拒人千裡的態度,不過李承乾會這樣,也早已在昆穀的意料之中,昆穀道:“外臣此來是奉可汗之命,為太子解難的。”

“哈哈...”

李承乾聞言,不禁笑了出來,李承乾道:“三弟屯兵河東,王師北向,夷男自身尚且難保,拿什麼來助本宮解難,更何況本宮又有什麼難要他來解。”

李承乾雖然和李恪不和,但李恪統軍打仗的本事李承乾多少還是有些底氣的,李恪在河東督軍,本就是意欲北伐,在李承乾眼中,夷男也不過是個還剩幾載可活的將死之人罷了。

昆穀道:“楚王北伐若是建功,難道太子就不擔憂嗎?”

李承乾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了不悅之色,問道:“你這是何意?”

昆穀回道:“楚王覬覦太子之位已久,早欲取太子而代之,此番北伐便是楚王建功良機,也是他取代太子的重要一步,太子的儲君之位早已岌岌可危,倒也難得太子還能穩如泰山。”

中原王朝,曆朝曆代,尤其是開國之初,皇位承繼就罕有不見血,不相爭的,古來如此,現在自亦如是,李恪英武,又得李世民寵愛,對李承乾的儲位威脅本就極大,李承乾不以李恪為敵才是怪事。

李承乾道:“本宮不知道你們的消息是從何而來,本宮的事情也不必你們來管。”

“正所謂此消彼長,楚王正在河東聚勢,欲一舉而奪太子儲君之位,可太子卻仍舊自大如斯,外拒盟友,豈不是太可笑了嗎?”李承乾之言入耳,昆穀並未離去,反倒自己站起了身子,笑道。

李承乾一拍桌案,喝問道:“你這是何意?”

李承乾之舉,已然動怒,但昆穀站在殿下,卻也巋然不懼,昆穀抬頭看著李承乾的眼睛,回道:“薛延陀亡,則楚王興,則太子衰;薛延陀存,則楚王衰,則太子興,這樣的道理,太子竟也看不出來嗎?”

李承乾接著問道:“所以呢?”

昆穀回道:“所以太子何不和我家可汗聯手,一同對付李恪,隻有李恪敗了,太子的儲君之位才能穩當啊。”

昆穀之言,確有道理,李承乾聞言,眼中卻閃過了一絲警惕,如果說李恪是食人猛虎,那夷男又何嘗不是,從根本上來講,薛延陀也是大唐的勁敵,也就是他李承乾的勁敵,不可與虎謀皮的道理,李承乾豈會不知。

李承乾回絕道:“本宮身為大唐太子,便是大唐未來的國君,豈能與你等沆瀣一氣,謀我大唐邊關,此事你不必再提了,回吧。”

李承乾擺了擺手,竟是下了逐客令。

李承乾雖然與李恪為敵,但他身為太子,國之儲君,他的底線還是在的。

大唐江山是他李家的大唐江山,身為李家子弟,他可以和李恪相爭,哪怕是拚個你死我活也再所不惜,但要李承乾出賣大唐,掘了自己的牆腳,李承乾自問還做不到。

昆穀忙解釋道:“我薛延陀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謀取邊關的意思,我家可汗彆無他求,隻想促成一事?”

李承乾問道:“何事?”

昆穀回道:“和親,可汗願求取大唐公主,以為我薛延陀可敦,而後向大唐稱臣,保得國祚。若能成事,我薛延陀必以太子為主,唯太子之命是從。”

李承乾聽了昆穀的話,緩緩的,心中竟有了一絲意動。蓋因兩國和親並不損大唐之利,反倒可使邊關保得十餘載太平。

而且李承乾知道這是夷男的緩兵之計,但李承乾卻不擔心。隻要兩國和親,邊線無事,李恪這個並州大都督便沒了用武之地,無功可立,又被困在河東,對他的太子之位的威脅便小了許多。

至於給了薛延陀喘息之機,更算不得什麼,李承乾有自信,隻要他將來登基稱帝,他同樣可以平定薛延陀。

05wx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