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婚姻大事 下(1 / 1)

新宋 阿越 2676 字 2個月前

這時正好有丫環搬著她的行李從院中經過,阿旺便招手攔住,輕輕走出去,從行李中取出一把半梨形,短頸,複五弦,上端向往彎曲的木製樂器和一根羽管,倚欄而立,便在畫廊之上彈奏起來。隻見素手撥動,悠揚而淳厚的琴聲在空氣中飄揚,阿旺彈起的這種樂器,音量變化幅度相當的大,時而如怨如訴,時而歡欣喜悅,倒正像極了桑梓兒此刻的心情。

果然梓兒聽到琴聲,抬頭起來,托著腮子聽了一會,突然問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曲頸琵琶嗎?”曲頸琵琶流行於中國南北朝之時,此時早已少有人彈奏,梓兒一眼能叫出名字,若是碰上蘇軾在此,必然讚她博學。

阿旺聽到這個新主人相問,微微一笑,回道:“小姐,這叫烏德。”

“哦?”梓兒聽說自己弄錯了,不由有幾分奇怪,她起身走過去,細細端詳,隻見這把烏德琴麵板上有鏤花音孔,且用蘆薈木製成,果然不是書上記載的曲頸琵琶。這二人都不知道,其實中國南北朝的曲頸琵琶,正是這種阿拉伯樂器烏德的中國變種,它的歐洲變種就是所謂的詩琴。

烏德琴在阿拉伯號稱“樂器之王”,在古典吉它流行之前,它的歐洲變種曾經風靡整個文藝複興時代,而烏德琴本身直到千年之後,也是阿拉伯地區的重要樂器,這種樂器無論音色音拍,都與中國傳統的音樂大異其趣,因此桑梓兒對它好奇,也不奇怪。當下兩個女孩子一邊比劃一邊彈琴,梓兒也把那一點煩心事拋到九霄雲外了。

這時候桑梓兒才意識到阿旺是石越送來的,便免不了問起情由,阿旺便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梓兒聽到阿旺竟做過清河郡主的琴師,也見過王丞相家的小姐,免不了又要勾起心事,時不時裝做不經意的詢問這兩個“情敵”的點滴,阿旺本不過是一個女奴,輾轉被賣,各種各樣的主子見得多了,也從未見過如梓兒這般毫無心機,待人誠摯的主人,她知道梓兒的心事,便免不了有意無意的開解,暗示她在石越府上住過幾日,知道石越對她頗有情意——實則她根本不知道這碼事,不過既然她剛剛在石府呆過幾天,說出來的話自然頗有權威,倒引得桑梓兒心裡十分高興,二人竟是說不出來的投緣。

梓兒聽到阿旺也曾讀書識字,便拉著她去看自己家的藏書。桑家本就是富豪之家,而且還是大宋最大的印書坊的業主,加上石越曾做過直秘閣,而桑充國又是大宋第一大學院的山長,她家的藏書之多,根本不是尋常人家能比。桑家在後花園中專門修了一座三層的藏書樓,因為在樓前有一座亭子,亭中放了一把鐵琴,大才子晏幾道題寫的樓名便叫“鐵琴樓”。

阿旺雖然出入王府豪門,對鐘鳴鼎食之家的排場也算是習以為常了,可畢竟身份卑賤,又是女子,哪裡有機會見識人家的藏書樓?這時候看到這種規模,倒不覺吃了一驚。

桑梓兒長得這麼大,平時沒什麼閨中朋友,似父親桑俞楚交往的朋友家的小姐,能識幾個字便已不多,說到喜歡讀書且有幾分見識的,那是一個也無。至於丹青音律,更是無人懂得欣賞,號稱賢淑的,不過會針線女紅,一般的便隻會頤指氣使,喜歡聽聽戲看看熱鬨罷了。因此見到似阿旺這麼妙通音律之輩,加上頗解人意,她便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阿旺在讀書方麵的見識了。

她拉著阿旺,徑直上了二樓,走到一個房門前,隻見上麵寫了一個大大的“樂”字,她伸手推開,和阿旺一齊走了進去。

阿旺進門第一眼,就看到兩個書架上,堆滿了書卷,她忍不住走近前,拾起一本,翻開看時,原來是一本琴譜,放下來打另一本,卻是一本詞集,這才明白這個屋裡,放的全是與音樂有關的書籍。

“阿旺,你來看,這是隴西公的《念家山》曲譜,當時號稱‘未及兩月,傳滿江南’的名曲……”桑梓兒自然是撿最好的東西說。隴西公便是南唐後主李煜,“隴西公”是他降宋後的爵位,《念家山》是他在南唐時寫詞曲,百年之前,曾經非常流行。

沒想到,卻聽到阿旺一聲驚呼:“《論音樂》?!”

桑梓兒奇怪的向阿旺望去,隻見她手裡拿著一書,封皮上寫著彎彎曲曲的文字。她這才意識到阿旺原來是個夷人,因好奇的問道:“阿旺,這是你們夷人的書嗎?”

她心下也有點納悶家裡為什麼會有夷人的書,她不知道這本書本是和景教徒有過交往的白水潭學院學生袁景文送給桑充國的。袁景文粗通阿位伯語,卻是隻會說不認字,勉強知道題目的意思是什麼,便送給桑充國,桑充國更是不知所雲,隨手便丟到藏書樓中了。此時卻被阿旺找到,自然相當吃驚,在異國他鄉,看到用自己家鄉的文字寫的東西,那種感覺可以讓人窒息。

桑梓兒有點同情的看著淚已盈眶的阿旺,輕聲安慰道:“阿旺,彆傷心了。先坐會。”

阿旺倚著室中一張椅子坐下,輕聲說道:“奴婢本是黑衣大食(阿越注:阿跋斯哈裡發王朝)人,這本書的扉頁上說,這本書其實不是我族人所寫,而是很早以前的希臘人歐幾裡德寫的,在一兩百年前,這本書被譯成我族文字出版,因此奴婢才會觸景生情。”

阿旺雖然幼小被賣,卻也因此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於阿拉伯曆史,也能略知一二。她口中所說的《論音樂》被譯成阿拉伯文一事,便是世界曆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阿拉拍人用了超過一百年的時間,把古希臘作品轉譯成阿拉伯文字,這件事對於歐洲影響至深。

桑梓兒這時聽阿旺途說,心中其實不知所雲。當時中國人對西域以西完全沒有清晰的概念,石越的《地理初步》也不曾敘及當時各國的狀況,因此在桑梓兒這樣的宋人心中,所謂的大食夷人,隻怕和契丹黨項人並無多大分彆,反正不是漢人就是了。不過她天性善良,為了安慰阿旺,便說道:“阿旺,你翻譯幾頁這本書給我聽吧?”

阿旺微微點頭,翻開書頁。一邊翻看一邊輕聲用漢語讀出,不料歐幾裡德的《論音樂》,竟和數學也關係密切,雖已譯成阿拉伯文,可真要轉譯成漢語,對阿旺來說,還是十分的困難,她那邊拗口晦澀的譯著,梓兒這邊不知其味的聽著,竟然慢慢趴在她身上睡著了。

************************************

數日之後。

趙頊一邊瀏覽手中的卷子,一邊對呂惠卿笑道:“呂卿,這個佘中,幾篇策論做得花團錦簇,倒真是個狀元之才。”

因為馬上就要殿試了,皇帝理論上會把所有的卷子都先看一遍,預先心裡有個數,到時候集英殿唱名,親賜進士及第等事情,才能有效率的處理完。趙頊抱著一股年輕的銳氣想要勵精圖治,對於人材的選擇,還是頗為留意的。

呂惠卿聽皇帝提到佘中,眼角不由一跳,幸好馮京、石越等人不在,否則的話,當初把這個佘中一下子降到一百一十二名,這時候聽皇帝的口氣竟是頗為欣賞,那馮京和石越不趁機落井下石,狠狠給自己兩下,那才叫怪事。

當下他心裡轉了幾個念頭,試探著說道:“佘中是白水潭學院有名的才子,桑充國的高足。”

“桑充國……”一手拿著卷子,笑容滿麵的趙頊臉上突然僵住了。

這個年輕的皇帝,對桑充國,雖然惡感已經消除不少,但是說好感是遠遠談不上的。所以雖然迫於石越的請求,欽賜他白水潭學院的山長,卻始終不肯賜一個功名給他。而桑充國雖然名滿天下,但是朝中大臣也沒有人願意推薦他……這件事固然是政治現實使然,但還是顯得相當的吊詭。對於趙頊來說,這次他反對石越和桑梓兒的婚姻,也未必全然是因為他希望石越和王安石聯姻。

呂惠卿察言觀色,一看這形情,便知道“桑充國”這三個字讓皇帝聽起來心裡不舒服。當下便趁勢說道:“這次白水潭學院考中的進士有一百多名,五十名院貢生竟然考中四十二名,如果說培育人材,白水潭學院的確是天下無出其右。”

已經做到內西頭供奉官的李向安偷偷用眼睛瞄了呂惠卿一眼,且不說他和石越交好,內頭的宦官,自李憲以下,能說上幾句話的那麼十來個宦官,哪個沒有收過桑俞楚的禮物?呂惠卿這句話,明裡是誇白水潭,實際上還是想把皇帝向“朋黨”兩個字引。李向安在旁邊聽得那是心裡雪亮,不由得暗罵呂惠卿陰險狠毒。

不過石越在朝會給呂惠卿下套,要是他不還以顏色,隻怕也太小看呂某人了。

果然,呂惠卿見皇帝沉吟不語,便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情,有喜有憂……”

趙頊眉頭一皺,搖了搖手,說道:“卿過慮了。桑充國一介書生,能有多少作為?白水潭多出人材,是國家之幸事。”

“陛下不見宣德門叩闕之事?書生未必不能沒有作為。”呂惠卿這是存心把桑充國往滅門的方向引,他心道:“真要搗了白水潭學院,石越還能有什麼用?”

趙頊一聽,不由把臉一沉,厲聲說道:“肯在宣德門前叩闕,說到底還是忠臣所為。依朕看來,白水潭的學生見事明白,頗有才俊之士,這是國家的幸事。朝廷如果老是懷疑他們,以後怎麼勸天下人讀書?那隻會讓士子寒心。”

優待讀書人,那是宋室的祖訓,加上趙頊自知如果在這件事上鬆一點口風,朝堂之上,隻怕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石越也難以善處,總算他這件事還算果斷,打斷了呂惠卿的想頭。一邊的李向安也暗暗鬆了口氣。

呂惠卿見皇帝作色,心裡歎了口氣,他認為這完全是因為皇帝對石越的寵信一時間無法動搖,便裝模作樣的叩頭謝罪。其實有件事呂惠卿並沒有看到,那是京師的官員,在白水潭做兼職做教授的,有一百多人,而且個個都是名流。因此白水潭就算沒有石越,皇帝也不會輕易去動。

趙頊見呂惠卿謝罪,便把語氣緩和下來,說道:“呂卿也不必謝罪。朝廷現在要勵精圖治,就需要天下的讀書人齊心協心,這一層見識,你比不上石越,朕決定就讓佘中做今科狀元,並且要好好獎勵白水潭學院。”

呂惠卿萬萬不料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心裡悻悻,臉上卻是一副認為皇帝無比英明的樣子,高聲說道:“陛下聖明。”

又聽趙頊笑道:“說到石越,倒讓朕想起一樁事來。朕想把王丞相家小姐賜婚給石越,石越卻說蘇轍、程顥為媒,先說了桑充國的妹妹。這本鴛鴦譜還沒有寫好呢。”

呂惠卿聽到這話,幾乎要大吃一驚。他第一個念頭,就是石越如果和王安石和好,以後還有自己的混頭嗎?差點點就立即出聲反對了。

好不容易穩定情緒下來,呂惠卿在心裡尋思了一會,不禁啞然失笑,暗道:“我這是杞人憂天。石越和王安石,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豈是一樁婚姻可以和好的?他們雙方誰又肯讓步?況且一門兩相,是本朝的忌諱,隻要王安石在位,石越身為他的女婿,連個正式的職務,隻怕都不能擔任;石越如果真成為王安石的女婿,那就得拒絕桑充國的妹妹,正好離間二人的關係,舊黨那幫老頭子一向欣賞石越,如果石越變成王安石的女婿,他們對石越隻怕平白就要多了一層疑慮吧……”

他心思轉得極快,主意拿定,便笑道:“臣以為王家二小姐才貌淑德,無一不備,王丞相與石越又都是朝中重臣,二人門當戶對,實在是天造地設之合。臣聽說桑充國之父,是一個商人,而桑充國雖然名滿天下,畢竟也沒有功名,與石越門戶不對,並非石越的佳偶。”

趙頊哈哈大笑,用手指著呂惠卿笑道:“卿家所見,正合朕意。奈何石越這個人重情重義,桑家當初對他有收留之恩,他就念念不忘,一直把桑充國當成兄弟看待。現在桑家提婚在先,隻怕很難說服他改變主意呀。朕的意思就是想讓卿給朕推薦一個好的媒人。”

“啊?媒人?”呂惠卿怔住了,想了好一會,才說道:“陛下,王丞相同意了嗎?丞相的脾氣……”

“朕已經提過了,以石越這樣的佳婿,王丞相自然不會反對。”趙頊說話全然不顧事實,其實王安石也相當矛盾,站在父親的角度,他當然希望自己的愛女有一個好的歸宿,石越前途無量,堪稱本朝現在第一金龜婿,他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來。而且他心裡也未必不希望石越能成為自己的一個臂助的。但是另一方麵,從政治現實來說,如果石越和自己一直是政敵,那麼嫁在吳充家的大女兒就前車之鑒,那樣子完全是害了自己的女兒。這樣的情況,王安石怎麼可能不猶豫呢?不料皇帝竟然一廂情願的認為王安石那一點點遲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呂惠卿並不知道這些情況,想了半天,終於說道:“有兩個人去做媒,或者有用。”

“哦,快快說來。”趙頊有點急不可耐了。

“一個是三司使曾布,他和石越交好,而且口才亦不錯;一個是知杭州軍州事蘇軾,他去說媒,比他弟弟蘇子由要強。就是遠了一點。”呂惠卿倒頗有知人之明。

趙頊想了一下,其實他心裡是希望呂惠卿毛遂自薦的,不過想想終不可能,便笑道:“就讓曾布去吧。為這事把蘇軾調回來,也太過份了,到時候禦史又有得說了。殿試一完,就讓曾布領了這樁欽差。”

——————————————

熙寧六年的殿試,在曆經風波之後,最終以白水潭學院的高材生佘中高中狀元,皇帝因為白水潭學院院貢生五十名有四十二名,親賜“英材薈萃”牌坊,另賜白水潭學院良田二十頃,所有教授每人絹三匹這樣的歡喜結局結束。可以說這次殿試正式鞏固了白水潭學院以大宋的曆史地位,隨著白水潭學院的學生一批批成為大宋的精英,學院對大宋的影響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

而在殿試之後,宋廷也正式公布了對熙河陣亡以及有功將士的褒賞,田烈武因為族父戰死,被追贈為禮賓使,朝廷錄其子侄四名,他也沾了一點光,受封為從九品的“殿侍”、“陪戎副衛”,成為大宋朝最低一價的武官。雖然官職低微,每個月的工資隻有區區四貫,外加每年春冬絹六匹,錢四貫的年終獎,但對田烈武而言,總算朝著自己的目標邁出了可憐的第一步。

然而拋開這些不說,這一年三月春風之中的殿試與獎賞,卻似乎都帶著一點桃花的色彩。那些頭上戴著金花紅花的進士們,私下裡議論紛紛的,是各種各樣關於石越婚事的傳言。新科進士們出於種種原因,大部分在內心都傾向於希望石越娶桑充國的妹妹為妻,但也有不少人堅定的認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