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進步(1 / 1)

“此外,每次耕種結束時,各位要將兩種全部收繳,裝袋,運送回來。”

“馬三行同誌、侯麗晶同誌負責過稱清點。同時做好標記,第二天繼續領取。”

“下麵分配一下人員。”

楊小濤看著本子上的名字,開始隨即分配。

基本上周圍十個農場都有三個技術員,此外一起跟來的四人,除了侯麗晶負責良種的分發,剩下的三人每人負責三處農場,至於馬三行這裡已經種植過一次,有了經驗到是放心。

隨後楊小濤有特意叮囑注意事項,並且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隻要按要求發放種植,不會有問題。

眾人心懷惴惴的離開,開始第一天的工作。

沒一會兒,楊小濤宣布開始後,眾人離開,各自忙碌起來。

上午7點半。

農場外,耕地上。

農場將耕地劃分一片片小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輛拖拉機,然後分配十人左右,楊小濤在每個區域內安排一名學員,負責指導糧種播種。

一排拖拉機已經冒著煙,早就準備好的農民已經將梨子裝好,開始在地上犁出一條溝子。

若是有化肥的話,這第一條溝子應該是正麵劃開的,將泥土翻開,然後灑上化肥。

之後再一個來回,用偏梨將土覆蓋在溝子上,兩側翻出來的土正好構成一個土壟,這樣就可以在上麵種植玉米。

但現在根本就沒有化肥,所以第一條溝子就是往一側翻土,等掉轉車頭回來的時候,翻土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土壟。

當土壟堆起來,就有人赤著腳在上麵踩出一個個腳窩,然後有人拎著木桶用舀子將水澆在裡麵,後麵還有人用各種器皿裝著玉米,將三兩粒玉米的放下,接著再有人背著手光著腳將腳窩埋好踩實。

如此,一排玉米便是種好。

當然,現在比起後世來還是省了幾個步驟,想打藥,覆膜等,可以有效控製雜草的生長。

隻是這些可以提升產量節省人力的過程,因為技術原因都被省略。

而應對的辦法,隻有利用人力除草。

農場的人按照經驗耕種,不過這次為了追求更多的育種量,這些人要求一個腳窩裡隻能放一粒玉米。

沒辦法,良種有限。

為此,楊小濤還讓小薇檢查了倉庫裡的種子,儘量保證每一粒種下去都能發芽。

見工作已經開展起來,楊小濤則是在地頭間查看情況。

論起農業生產,如何工作如何安排,這些人比楊小濤更拿手。

所以楊小濤隻要確保種植的玉米不會出差錯就行。

今天開工的自然不隻有這一處,楊小濤在地頭上看了一會兒,就和麻子、王浩騎馬往另一處農場趕去。

來到農場外,這裡同樣開始進行耕種。

拖拉機開動,地裡麵一副忙碌景象。

看到這一幕,楊小濤想起在楊家莊拉犁的情景。

那時候,莊裡隻有一頭驢,大部分耕種的工作都要人來完成,於是就有了人力拉犁。

後來有了耕牛,有了騾子,現在更是用上了拖拉機。

機器的力量讓耕種變得精細,變得簡單容易。

提升的生產力解放出更多的人來做更多的事。

時代要進步,機器就要更多。

心裡想著,楊小濤騎在馬上,將目光放在正在忙碌的農民身上。

不過隻是將土壟打起,負責技術指導的人正在跟農場管理人員解釋著,楊小濤在一旁聽了會兒,發現沒有問題後,就在一旁看著。

等農場人員按照要求開始種植後,楊小濤看了一會兒沒有問題,這才騎馬趕向下一處。

整個上午,楊小濤將十個農場轉了一遍。

其中也發現一些問題,有的是忘了做標記,有的是開工太快,太急,人員沒有安排好。

當然也出現過重大問題,其中就有一處農場在播種時,因為兩袋玉米種子在車上擺放,沒有人看管,結果一個熊孩子將玉米抓了一把,然後又放到另一個袋子裡。

這一下,直接把農場的技術員給整哭了。

從外表上看都是一樣的玉米粒,怎麼分?

當楊小濤聽到消息趕去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半大小子被一個老漢拿著棍子教育,那打在屁股上是結結實實的。

孩子也不敢哭,更不敢躲,隻能生受著。

楊小濤趕來的時候,技術員手裡攥著袋子,上麵正是紅色的父本玉米。

沒辦法,楊小濤隻好給技術員開了條子,再去農場另一袋,至於這一袋子隻能拿回去做成玉米餅子了。

經此一事,各個農場的技術員再也不敢大意,時刻將糧袋放在眼皮子底下。

而那些家裡不老實的小子也被拽著耳朵嚴厲警告,讓不少熊孩子將不安分的小手管住了。

於是,眾人就在這小心翼翼中過了第一天。

而過了這一天,就代表著找到了門路。

其實說起來挺多的,但一旦找到了方向,這群‘農業專家’會很快領悟其中訣竅,進入狀態。

當晚,楊小濤將那袋子玉米送到倉庫,交給馬三行。

馬三行當然知道這袋子是啥情況,他詫異的是楊小濤竟然能夠區分兩種玉米?

‘不愧是楊老師。’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小薇的能量感應下,區分兩種玉米就是小菜一碟。

第二天同樣如此,楊小濤三人起碼不斷穿梭於各個農場之間,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順便監督檢查種植情況。

而經過兩天的磨合,農場的工作已經走上正軌,農民都將心裡的弦繃緊,打算一鼓作氣乾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