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日,韓信早已進入關中。
大約十日前,眼看吳臣在子午道的襲擾吸引了秦中尉軍主力,韓信遂率師兩萬餘,走故道入關。
但故道漫長,兩萬人動靜太大,敵人不瞎不聾,陳倉縣安排有一萬中尉軍守備,更在故道上多設哨探,韓信終究是沒辦法暗度的,最後雖然僥幸奪取了散關,但陳倉之兵在故道縣設防,攔住去路。
故道口狹窄,若貿然出擊,那是以寡擊眾,就算擊破陳倉軍,韓信也會損失不小。
好在他手下有一名籍貫漢中的司馬,名為趙衍,曾多次往返陳倉與漢中之間,知道當地有條小道能繞開故道口,襲擊陳倉。
韓信遂用其策,派趙衍和巴人武士丹虎帶著擅長山地行軍的巴卒,走小道繞開敵軍的封鎖,兩麵夾擊,擊敗了陳倉的守軍。
既取陳倉之糧,緩解大軍之乏,韓信又立刻揮師東進,攻占虢縣(寶雞市陳倉區虢鎮)。
來到這兒,便完全遠離了秦嶺山地,進入典型的關中黃土塬,與後世的區彆隻是大塬還沒有太過破碎,且放目望去儘是一片綠意——除了密集的粟田、麥田,還有從岐山蔓延過來的大片森林。
而秦之故都雍城(陝西鳳翔縣),就在北麵四十裡外,坐落在岐山腳下的周原上……
“我今日方知,為何周、秦皆以此一隅之地,而能並天下。”
低頭捧起一撮黃土,望著四麵八方皆有的密集裡閭農舍,韓信知道,自己算進入秦之腹地了。
但這時候,韓信卻開始麵臨抉擇。
兩條不同的進軍路線擺在麵前。
“從虢縣往東,至鹹陽三百餘裡,一馬平川,且有馳道相連,車三四日可至,步卒也不過七八日。眼下敵兵皆在藍田、商於,與武忠侯決戰,鹹陽空虛,唾手可得,如此大功,將軍可輕取也!”
漢中人趙衍力主韓信直接向東,莽到鹹陽去。
趙衍本是漢中郡一名縣尉,直到數月前才降北伐軍,深知自己投誠太遲,武忠侯靖難成功後,恐怕無法得到高官厚爵,遂寄希望於韓信身上,希望能分到攻取鹹陽的大功。
但有監軍之任的陸賈卻持不同看法。
“偽帝雖然將主力放在藍田、武關,但關中人口豐饒,征調數萬人抵禦吾等,實非難事。而陳倉兵潰敗後,仍有數千人向北退至雍城。若舍雍城而東向擊鹹陽,前有阻礙,後有攔截,我軍輜重又遠在故道口,恐將進退維穀,反而不美……”
雖然看法相悖,但前提都建立在黑夫未入武關上。
因為秦嶺、大巴山重重阻隔,且兩軍都在前進,所以韓信等人至今還不知道,武關早在十多天前,就被黑夫給破開了……
韓信看著地圖沉吟,若換了大半年前,一向喜歡兵行險招的韓信,肯定毫不猶豫,選擇拔營東進,定要先登鹹陽,讓天下為之側目!
(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