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
說時覺得輕飄,見後才知重量。
但光幕甚至沒有給他們更多時間來平息這種沉重,它緊接著說-
【在古代,戰損超過一定比例,軍隊就會潰敗。】
這是自然的。
戰損兩成方潰敗,已經是一個極為合格的將領了。
若是戰損超過兩成還能堅持,少不得讚上一句軍紀如鐵,當世名將。
【一方麵是精神屬性不夠,古代/底層士兵就是老百姓,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大部分的想法就是我要建功立業拿了錢養家糊口。像我軍這樣,人人都有犧牲精神,人人都能死戰到最後一人仍不放棄的,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眉頭一皺:“我軍?她指的是將領的親軍嗎?”
將領的親軍為了保護將領,有時候是能夠死戰到最後一還堅決不退的,甚至在更極端的條件下,會陪著將領一起自儘。
但這親軍,人數是不多的。
“應當如此。”傅友德點頭。
他說話的時候,腦內其實閃過之前聽說的“嶽家軍”、“戚家軍”,但他暗暗搖頭:
怎麼可能呢!
將領親軍,平常圍繞在將領身旁,和將領同吃同睡,將領也著力籠絡,當危險之際,自然人人用命。但嶽家軍、威家軍,既然打出了名號,總是要打大仗硬仗的,幾萬人該要的吧?
幾萬的隊伍,個個死戰到最後一個?
傅友德哂笑:說什麼天方夜譚。
至於這個"我軍",可能是指全國軍隊這件事情,彆說考慮了,甚至一閃念都沒有閃念在他們的腦海中。
【這一方麵是古代軍隊作戰模式所致。
明代軍製,最小單位,小旗,一旗隊11個人。小旗有一張隊旗,底下這10個人,看到這個就知道自己老大在哪兒了,然後跟著他混。
平常的軍事訓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明白新兵們怎麼認複雜的旗語,收到指令後,該做出什麼動作。
然後列陣。
戰陣,是所有打仗的基礎,你用物理知識去理解會比較簡單,像是為什麼錐形陣適合衝殺,因為同等壓力下,受力麵越小,壓強越大。
為什麼圓
陣適合防守?圓受力均勻,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
但是,朋友們,咱們平常軍訓光向左看齊就要折騰好幾回呢,你覺得,要讓一群人在戰場上剛好擺成一個圓形很容易嗎?
而戰陣還得根據戰場形勢變化而變化。
越複雜的戰陣變化,小兵們要記得東西就越多,記得越多,對小兵的素質要求就越高。
所以要不間斷的操練,防止他們遺忘。
都說騎兵難養,因為騎兵的戰術動作真的很多很多……這玩意兒就是古代高科技。
打仗真不是簡單的往前衝完事兒,你要保持和你隊友的作戰距離空間,太遠了敵人切斷聯係,太近了,自己人互相打架,施展不開被直接收割。
用遊戲來理解,就是走位真的很重要,而將軍們要讓一盤幾十萬人聯機的遊戲裡,每個人正確走位。】
太怪了!
這是現場會打仗的人聽完這段話的第一反應。
什麼叫做物理知識?什麼叫做圓受力均勻?可以承受更強大的壓力?
至於那陣型的變化,大家倒是明白得很。
這事兒,最好全明白,若實在不能全明白,全不明白也是可以的。
偏偏現在這樣,半明白半不明白,實在抓耳撓腮,不能釋懷。
朱元璋已經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寫個紙條,遞出去問問那些比較有文化的文臣————但打仗的事情問文臣,總有些問道於盲的感覺……可不問文臣又問誰呢?沒見坐在他旁邊的將軍們都大眼瞪小眼了嗎?
正當此時,寧王朱權突然說:
“父皇,兒臣有點小小的想法。”
“有話直說,扭捏作甚,咱還能怪你不成!”
“所謂”錐形陣適合衝殺,因為同等壓力下,受力麵越小,壓強越大’,指的,也許就是,同樣的力道,一拳打在掌心,掌心隻會疼痛,而一根針紮在掌心,卻會透掌而過。至於圓受力均勻,當我們捏著雞子這樣的東西的時候,總是更難捏破的,我想,後輩應該是這種意思。”
朱權這麼一解釋,現在眾人便多有恍然。
“這後輩,說得委實不夠清楚!若能像老十七一樣,解釋簡單明白,不就大好特好了?”朱元璋弄清楚了情況後,不免要批評一下後輩,覺得後
輩說什麼 "物理知識',實在是過於故弄玄虛了,“明明都參加軍訓了,還不能解釋清楚……”
他一句至此,突然意識到問題所在,不由愕然。
“未來女子也能參加軍隊訓練?訓練了之後,莫非還要上戰場?”
"嗬!"朱橚又記起來了,"之前光幕上有行詩——中華兒女多奇誌,不愛紅裝愛武裝!所以,她是像那梁紅玉似的女將軍?"
朱棢卻搖頭:“怎麼可能。依這些言語來看,她現在恐怕已經不在軍中了———而且之前她也說了,她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