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地說,後麵那短短幾句話,就算什麼圖片都沒有配,光幕從始至終隻有p6兩個黑字,依然聽得老朱他們眼花繚亂。
“唯物?階級?”
唯物到底是什麼,他們一時半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階級!
老朱看看靈堂中的眾人,眉頭一皺: “難道所謂的階級,是這個意思,咱是一個階級,你們皇子是一個階級,文臣是一個階級,將軍又是一個階級,內監,自然也是一個階級?”
“之前確實有說過,‘人很難背叛自己的階級’……”博聞強識的朱橚回憶起來了。
“說得通了,文臣不背叛文臣,武將不背叛武將。”朱棢點點頭。
而這個結論,卻令在場的文臣武將,頗感坐立難安。
怎麼能說文臣不背叛文臣,武將不背叛武將?
文臣和武將,唯一不會背叛的,隻有皇帝啊!他們的忠誠,隻應維係在皇帝身上!
文武的內心,皇子們沒有在意。
他們繼續討論:
“那麼所謂 ”階級史觀”的意思,就是以各自的身份地位出發,去討論曆史?”
想來是的。
朱棣不禁說:“那曆史在不同階級的人眼中,豈非截然不同?”
朱樉—時若有所思,思了半晌,他突然說:“意思就是,我被毒死這件事情,在我看來,是個很痛苦的事情,可是在爹看來,也就沒有那麼痛苦——”
老朱臉一黑。
“在其他兄弟看來,說不定偷偷會笑……”
其他兄弟:哥,不是我們會笑,是你心思過於詭謔!
“至於在毒死我的人眼中,可能覺得,終於做成了件普天歡慶的大事吧……”
隻能說,這朱樉,狗嘴了那麼多回,倒真吐出了根象牙來!
朱元璋噎了半天,想罵,一時倒是不知從何罵起,他不是被朱樉打敗了,乃是被這未來的“階級史觀”給打敗了!
這麼悶了半天,老朱雖然生氣,也隻好把注意力轉移:
“這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聽上去是個論述了‘唯物’的道理……莫非就是前麵出現過的那個馬子?"
“馬
哲,”朱棣同樣也恍然,“就是馬子的哲學吧!”
"原來這是一名姓馬名克思的大賢。" 朱元璋感慨, "克思克思,克己複禮的思考,是個好名字啊!"
說罷,他突地靈機一動。
“馬子姓馬,咱夫人也姓馬,不知這馬子,和咱夫人,有沒有什麼遠近的血脈關係?就像,咱姓朱,朱子也姓朱,哎呀,咱家,這麼看來,也還是有點文化血統的啊!”
說實話,這一刻,彆說其他人了,連現場皇子們都替老朱感到了不好意思。
朱元璋在文化的海洋中,如此遨遊暢想一番後,便發現了孩子們鄙視的眼神。
他老臉微微一紅,再次祭出話題轉移大法,咳嗽兩聲:"維喆啊,既然後輩都說你是名臣了,你就再努力努力下,成為夏子吧!"
夏原吉:“…”
相較於一聽茹子就昏頭轉向的茹瑺,夏原吉冷靜多了。
雖然很感動您這麼看得起我。
可是陛下,名臣和夏子的距離,是不是有些太過遙遠?
好在老朱隻是這麼一說,因為朱棣此時提出了更為要緊的事情。
“後輩提出的明朝三大問題裡,把海禁問題與軍隊、土地同列,這海禁?”
皇子們麵麵相覷: “海禁?海禁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防倭寇嗎?難道還防出問題來了?”
老朱亦是想了半天,最終搖頭: “這後輩,雖知道她說的有些道理,但這些道理,她卻始終不肯直接說個清楚明白!難道就不能……對,難道就不能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嗎?"
他用了光幕說出的話。
聽的時候隻覺得好,用了之後,發現確實是好。
朱元璋不禁說:“這話真不錯!這個得讓文官們學學,討論問題的時候,不可泛泛而談,也不能隨便上下發散,一定要有理有據,專注議論該議論的事情——就比如這後輩吧,有史料,她就說,沒史料,她就不說!"
作為現場唯一的文官, 夏原吉能怎麼辦呢?
不同簽 似平有範視首上的嫌疑個回答,似乎得貌概要工的嫌疑。
回答吧,這種事情,是他區區一個戶部
主事可以回答的嗎?
所以,他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夏原吉心中五味雜陳。
如果再回到茹乘著馬車來見他的那個清晨——雖然有點對不起茹尚書,但他還是誠摯地期望,自己能被茹瑺的馬車直接撞折腿。
腿折了,就不用進來了吧?
【我們著重圍繞第一點講一講。】
大家:“?”
激烈討論了許久的大家,紛紛抗議:
“為什麼要說第一點!”
“我們不要聽第一點,要聽第三點!”
“沒錯,子孫自有子孫福,正德怎麼死的,就讓他自己去努力調查,努力解決好了,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負責,還指望他負責其他什麼事情啊?"
就算最愛子孫的朱元璋,也不想聽太醫的問題了。
彆的不說,就說後輩你後麵的哪個問題,不比太醫問題嚴重?
老朱冷冷道:“咱回頭,在《皇明祖訓》裡添一筆,告訴正德,叫他注意文臣太監,遠離和水有關的東西,便算咱好好愛過他了!"
朱棣搖頭:“人終有一死!”
此時的朱棣,反正是沒有得知徐王妃要死時候的晴天霹靂和百般努力了。
“相反,我們若是能從後輩口中知道怎麼解決海禁、軍隊和土地的問題,再把其解決辦法,告訴那正德,正德以此留名青史,這生前之死,何如身後之名長存?”
然而胳膊拗不過大腿啊。
光幕不以明朝眾人的意誌轉移,堅定往下說:
【先介紹一下明朝太醫的來源,明初為兩種。
一,世襲醫戶裡挑選弟子進入太醫院學習,同時進行考核。
考核古已有之,宋徽宗就曾把太學的三舍法引入醫學部,分三個係,學基礎課和各係專業課,每月月考,每年期末考,考點覆蓋臨床。
宋對醫療還是很重視的,還考慮到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規定縣裡每一萬戶要配一個醫生。
元朝就更先進了,為了防止醫戶製度,庸醫渾水摸魚,搞出了醫療執照,要考核通過才能上崗。
同時為了防止代代家傳, 敝帚自珍, 定期組織交流學習,
讓他們一起義診, 考評。上交診療記錄給當地醫學教授檢查記錄。
明朝呢,也考試,比如《明會典》弘治五年,三年一考,五年三考,過了的可以從醫丁變成醫士,可以行醫,不過的再複讀,三次不過勸退。
二、民間舉薦,像戴思恭這樣的好醫生就是這麼來的。
洪武26年規定,舉薦的也得考試,考過了才錄用。如果出事了,連罪舉薦官員。
後來又細分為三等,最好的去治皇帝(禦藥局),中等的去太醫院,下等的遣返。
順帶一提,明朝的南京太醫院其實是有門診和住院部的。
很神奇吧!up都有被震驚到,有數百床位,還配有食堂,護工,雜役等待。
他們麵向國子監師生,國子監大概有9000+人,咱們北大本科16372。體量還可以了。
太醫院的學生常過來實習,記錄的病案會交給老師批閱,配合考察評分,有點類似咱們現在的三年規培。】
老朱歎了口氣,歎完就展顏了。
雖說不想聽醫生,但既然說都說了,還說現在的他們的醫療情況,是“神奇”且“先進”的,那他們也不是不能勉強聽一聽。
但都說到了這裡,還說了他們的先進之處,他們也就勉勉強強聽一聽吧。
老朱: "看來這後輩的朝代,還是有很多東西從我們這裡因循了下去嘛!"
但朱橚聽得更仔細一些,他說:“這個北京大學本科是什麼?和我們的國子監並列,難道就是類似於我們國子監的存在?"
朱棢: "《大學》乃是四書之一,以之為後朝國子監之名,倒是恰當。"
“嗯。”老朱,“他們的國子監有16000人嗎?”
這個人數是有點多的,好似把他們的9000人給比了下去。
但做比較,不可以偏概全,得全方位來。
大家沒有忘記,後朝的人口數,有14億,是他們的23倍,而國子監的學習人數,卻不到他們的2 倍。
“讀書是件正事!”朱元璋威嚴說,“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讓更多人能讀書!”
皇子們也抖起來了。
雖然我們差距了60
0年,但是600年後,你們的國子監人數按照比例算,還是遠遠遜色於我們的,哎呀,我們其實也沒有那麼好啦,但你們後世朝代,也可以稍稍借鑒下前人優秀的地方對不對?
“沒錯,”皇子們笑道,“爹您甚至在衛所都設立學校呢!這學校,越多越好,認字的人,越多越好,讀了書,大家才有盼頭嘛。"
老朱毛被順好了,也露出了笑臉來: "後輩的國朝剛剛建立,確實百廢待興,想來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也是能夠文風昌盛的。畢竟,一個後輩,都能查到這麼多關於我們的事情,那麼,他們朝代的那些能人,肯定已經將這些諳熟於心,並著手安排了。"
然而朱橚低頭想了半天,冒出一句話來:"爹,之前的彈幕上,不是說本科畢業,還有研究生嗎?聽著這大學本科,似乎不是最高學府。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後輩,用的是宋朝的三舍法?"
所謂三舍法,乃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這三舍,是要依年限和條件,而逐級遞升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北京大學,除了本科之外,說不定還有北京大學研究生,那其中的人數,就遠不止16000人了。
老朱麵色一變。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