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作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卻沒有“神話”的概念。在古漢語中,連“神話”這個詞也沒有。】
一句話,讓剛剛還在爭議的男男女女齊齊心中一跳。
“該不會,我們的神話也被人竊取了吧!”
想到神話相關的畫卷目前藏在海外,一群帝王們頓時有種想發兵對外開戰的衝動。
【“神話”一詞,現代神話研究者袁珂認為“神話”這個詞語大概是從西歐被翻譯到日本,然後又從日本移植到中國來的。】
【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日本學界用漢字“神話”兩個字翻譯了英語“myth”。1902年,一批留日學生將這個詞語引進漢語,從而開啟了本土學者的華夏深化研究之門。】
“又是那日本。”朱元璋深刻記得這個自己本就不喜歡的國家,狠狠皺眉。
看到“神話”這兩個字竟然是在海外翻譯過來,還是日本人翻譯的漢字,朱元璋有一種自己的文明被其他國家繼承的更好一般的錯覺。
1902年,大清還沒亡國,不也接觸了西方人,自己不能翻譯嗎?
朱元璋沒忍住,又開始口水四濺的罵大清人,噴的一群兒孫完全插不上話。
被罵的大清皇帝心情也沒好到哪裡去。
“朕孫兒派人編纂《四庫全書》,就沒彙總一下神話?”玄燁不悅道。
毀了一堆書籍編纂的《四庫全書》,不但沒能全部留下,還遺漏了那麼多,編書時彙編的什麼書?
“罷了,子孫無能,還是朕自己來吧。”玄燁歎息一聲。
今天的老祖宗,也在為子孫的廢物頭疼!
【華夏最早使用“神話”一詞,現在能查到的是1903年蔣觀雲發表在《新民叢報》上的《神話、曆史養成的人物》一文。也有學者認為是清末學者梁啟超先生在1902年,第一個使用“神話”一詞。
目前結論雖有爭議,但是“神話”作為一個外來詞卻基本得到學界的認可。】
【還有“圖騰”,也是外來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雖然華夏母係氏族時期就有圖騰信仰,但是顯然在古代並沒有人深入研究。】
“怎麼會有人研究,忙著消除女神,誰會在意女神信仰什麼。”李清照與來拜訪自己的才女們聊得火熱。
才女們已經與李清照結了一個文社,以李清照為首,各自給自己取了筆名,開始一起創作起來。有家有餘財的,還開始折騰起文刊來,專門彙集文社的作品,一起集結出版。
雖然規模不大,人數也不多,但在這不太平的年間,已經屬於她們自己難得的安寧之所。
才女們你一言我一語:
“難怪天幕說忽視女神就會讓曆史少幾千年,母係氏族時期的女神、圖騰遺失了那麼多,可不就是曆史遺失了。”
“男人不可靠,不認可女神的曆史和文明,還是得我
們自己來。”
“易安居士(),不如我們自己寫吧?”
有對女神神話感興趣的才女對著李清照提議█()█[()]『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李清照也意動了。
她想著亡夫留下的金石器物,重新燃起年輕時對古董文物的喜愛之情。
趙明誠是被當世認可的金石學家,但是李清照與趙明誠誌同道合,本就是一起收藏,一起研究。小兩口年輕時有點錢都投入收藏金石文物去了,現在趙明誠不在了,但是還留下兩人的收藏與回憶,還有趙明誠的研究結果。
想起最近有人給自己介紹再婚的那什麼張汝舟,李清照完全沒了興趣。
她現在忙得很,又要寫詞,又要寫文,現在還想研究女神相關的神話史,連打牌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二婚。
單身挺好的,時間多,正好適合自己。
“我覺得不錯,研究這些遠古神話需要許多文物和史料,我年紀大了恐怕一個人不行,還得大家一起來。”李清照故意這麼說,也是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文才擅長寫詩詞,在文社中也有人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研究神話需要的人才就多了,搜集文物,搜集資料,編寫書籍,沒有文才的完全可以去從事其他方麵。
“我們文社自然要一起來!”李清照此話一出,大家積極性都很高。
文社才女們開始各自出主意,各自分工安排,聊得火熱。
從此之後,李清照埋頭徹底沉浸在了學術之中,沒心思二婚,沒心思找什麼皇帝,也沒心思收徒,即使在亂世,反而過得無比安心,也在未來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不僅僅是著名文學家,也在自己喜愛的金石方麵成為了著名的金石學家、著名的神話史學家。
【有關華夏神話的研究,也是從民國時期開始。在文學方麵,周作人、茅盾、謝六逸等側重於古籍中神話故事的梳理和重構,試圖為西化範式的中國文學史的建構,尋找和西方文學史相對應的神話發端;】
【在史學方麵,有顧頡剛、楊寬等為代表的“古史辨”派,後有徐旭生、丁山為代表的結合考古學、古文字學的古史考證,側重於將華夏古史中的堯舜禹聖王體係還原為神話傳統,將虛構的神話與真實的曆史對應。】
“哪用等到清朝以後得民國,我大漢現在就可以有!”
劉邦看向叔孫通:“你儒家,給自己正正名。”
天幕講神話,每次都是到了漢朝開始,給女神加夫君,然後導致了後世越來越扭曲。
這其中,漢朝的儒學興盛和讖緯文化流行有很大的關係。
儒學讓神話也得為皇權服務,把神話和神明的形象往符合統治者利益的方向改變;
讖緯文化讓兩漢從一開始給劉邦的出身編神話,到後來各種“祥瑞”“吉兆”“凶兆”亂象叢生,也讓神話真真假假摻雜了許多人為因素,還影響到了整個封建王朝。
所謂讖緯是“讖書”和“緯書”的合稱。
讖是指預決吉凶的隱語和圖記,是一種神秘的預言。
() 這種讖出現得比較早,秦始皇時有“亡秦者胡也”的預言,陳勝以魚腹中藏“陳勝王”而揭竿而起,等等,曆朝曆代都有使用者。()
《孝經·援神契》說: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演孔圖》中有:“有人卯金興起豐”。
劉季,正是劉邦。“豐”是高祖劉季的故鄉。這是說漢朝的興起,上天已經預先告訴世人了。
後來這一招,劉秀重興漢室時用過,篡漢的王莽也用過。
“緯書”喜好把帝王聖人神化,特意說成“聖人天生不凡”“天生異相”。
比如劉邦“天生異像”,說呂公看上他就是上身比普通人長,必定比常人貴重;後來這樣的“長”也用在劉備身上,把劉備說得像是長臂猿。
還有孔子,緯書記載“海口、牛唇、舌理七重、虎掌、龜脊、輔喉”,史書上的正宗山東大漢,就在緯書的加持下,特意神異,成了後世常見的佝僂老者。
朱元璋登基時也編造了“讖”,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去世後被朱棣編造了“緯”,故意把朱元璋做成“天生異相”,就有了那個著名的鞋拔子臉。
從某些方麵來說,儒生們還是很有想象力的。
“你們好好編神話,上古神話就編上古神話,大漢神話就寫大漢神話。”劉邦被嘲諷了一下,下定決心,自己也得重塑一下名聲,證明一下自己是個正經皇帝!
篡改神話被嘲諷,但是寫大漢自己的神話故事呢?
那就是他漢高祖文治有功!
【雖然西方人總喜歡說,華夏人沒有信仰,不敬神明,可是從華夏至今依然老少皆知的神話故事就可以知道,華夏有自己的神明信仰。】
【在華夏的文學作品裡,也至始至終能看到,華夏人對神明的推崇,對祖先的紀念。】
秦朝,各國貴族飽讀詩書者,對神話最為熟悉。
扶蘇喜愛文學,緩緩道:“《詩》和《楚辭》不僅僅是詩歌,還記載了許多神話故事。比如《商頌·玄鳥》和《大雅·生民》就記錄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後稷誕生的神奇經曆。”
——秦朝時期,《詩經》還隻是稱為《詩》,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的詩歌,相傳是由尹吉普采集,孔子編選,到漢武帝時才開始稱之為《詩經》。
道家大臣:“《莊子》裡也不僅僅是寓言,同樣記載了許多古老的神話,如鯤鵬之變、黃帝失玄珠、倏忽鑿渾沌等。”
淳於越連忙說道:“我儒家也不光是篡改,《孟子》裡也記錄保存了許多神話。”
其他百家也開始介紹:
“我墨家的《墨子》也有!”
“我法家的《韓非子》也有!”
……
最後是雜家,一句話拉齊所有人仇恨:
“我雜家的《呂氏春秋》不光有神話,還有百家學說!”
頓時被其他
() 百家齊齊怒目:你收集我們百家學說成自己的學說,還這麼驕傲,還能後世揚名,你要臉不!
雜家弟子原本在呂不韋去世後,一時勢微,但是自從得知許多百家的學說失傳,還得靠雜家的《呂氏春秋》留下痕跡後,頓時抖起來了。
被人仇視也不以為意:“你們該感謝呂相。”
引來其他人的一陣陣冷笑。
“不必,我們自己寫書了!”
“等我們的書發出去,你《呂氏春秋》還有沒有以前的地位可不好說。”
“若不是老祖去得早,哪有雜家地位!”
……
嬴政已經能淡定地旁觀百家爭吵了,看多了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尤其是一想到每次百家吵完架回去各種卷,為大秦產出各種有用的好東西,嬴政的心情就更好了。
【時至今日,華夏不僅依然傳唱著古老的神話故事,追尋著神話背後的原型,研究著遠古先民的曆史,也讓華夏的神話成為現實。】
這話說得讓劉徹心生好奇:“神話變成現實?是真有不死藥,吃了能奔月?還是真能補天?”
一想到後世普通人的長壽,劉徹頓時覺得不死藥或許對上層階級也不是沒可能?
作為修仙老愛好者、拜月忠實粉絲,劉徹的心頭再次火熱起來。
李世民卻是想到天幕曾經放出來過的現代版“長安不夜城”,有了新的猜測:“莫非也是模仿成仙子和神明?”
【首先,是民間版本。】
伴隨著悠悠音樂響起,首先出現的,是一幅長長長長的畫卷。
畫卷上,一隻纖纖素手拿著毛筆,一筆一筆落下,畫出一位位女神的模樣。
一位膚色微黑的長發美人躍然紙上,她的左耳掛著青蛇,右耳掛著細小的赤蛇,眼神堅定地看向前方,手中還纏繞著蛇,淡然而神秘,充滿了力量,仿佛深山某個部族的神秘女巫。
陰嫚公主興致盎然,自己也恨不得親自去畫兩筆,此時忍不住說道:“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這是《山海經》裡的雨師妾!”
畫麵一轉,一位戴著眼鏡的女子,做在電腦前,拿著電容筆對著屏幕正在專注地畫畫。
她的筆沒有古人常見的筆頭,也沒有墨水,通體都是黑色,但是畫下來的卻有五顏六色的顏色。
先是大片大片的緋紅之色,中間有一團白色光團,看起來仿佛是雲遮霧罩,不甚清晰。
隨著畫師不斷地加細節,緋紅桃花林漸漸露出模樣,白色光團中的女子也逐漸顯現出了容顏。
她有一雙豎在頭頂上的毛茸茸的耳朵,有一頭雪白的長發,身後還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