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著名女歌手瑪麗安娜·菲斯福爾(Marianne Faithfull),幾年前主演了電影《艾琳娜的手掌》。電影中五十多歲的寡居老太太,因為孫子生病,急需錢款,於是下海賺錢,最後不但賺夠目標款項,還贏得了愛情。可惜觀眾對該片最常見的那個譯名《洞裡春光》十分不滿,覺得太過粗俗直露,建議改為《素手艾琳娜》,因為,主人公是臨時客串那份工作,是個“素人”。素人,在漢語詞典裡的釋義是“平常的人”。朱自清就據此自稱“素人”,認為自己不過是個最普通不過的人,並給出了“素人”的位置,認為“素人”是“至人、真人、聖人”之外的第四種人,是人世間的大多數,有普通人的一切優點、期求,也有普通人的自私、狡黠,甚至於苟且偷生、狹隘和保守。所以,同樣針對“三·一八”慘案,魯迅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朱自清卻寫下了《執政府大屠殺記》,誠懇地描寫自己在看到士兵拿出槍時,是怎樣睡在地上裝死而避過一難的。但我們今天對“素人”的理解,已經有了變化,倒更接於日語的含義了,通常用來指稱那些臨時客串者和非專業人士。三毛就在《撒哈拉的故事》裡,稱自己和荷西是“素人漁夫”:“過去巴黎有群人,平日上班做事,星期天才畫畫,他們叫自己素人畫家。我們周末打魚,所以是素人漁夫,也不錯!”“素人畫家”的代表人物,要數盧梭,他從沒受過專業的繪畫訓練。四十歲以前,他一直在海關當稅務員,四十歲以後,才辭去工作專心從事繪畫。他還給“素人畫家”增添了另外一些要素,不曾接受正規的訓練,靠著單純的熱情無師自通,而且,作品中要呈現出與專業畫家迥異的天真和神秘。於是,“素人畫家”又多了一重含義,不隻針對畫家的業餘身份,也包含了對某一種畫風的概括,這種畫風體現為熱烈、濃豔、天真、神秘,例如洪通,例如農民畫和漁民畫。“素人”不僅限於用來修飾藝術家,一切行業的新手和客串者,都可以稱為“素人”。“素人”成不了社會的主流,也不大可能成為行業骨乾,但一個形態正常、功能健全的商業社會,應當能為他們提供大量的機會,他們也有可能為一個行業帶來新鮮空氣,他們跨行業、跨地域的遊走式生存,決定了他們會給暫時寄身的行業帶來新鮮的意念,甚至思維上的通感。當然,一切行業的新手和客串者既然都可稱為“素人”,偶然客串的AV女優也可照此辦理。事實上,“素人”在某些地方,也已成為“非專職AV女優”的代稱了。不過,不論詞義如何發生變化,我都喜歡“素人”這個詞,喜歡用它來限定我此刻的工作狀態。素人,就是普通人,是門外漢,是偶然客串的業餘愛好者。“對於人生,誰不是一知半解的門外漢?”張愛玲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