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漢廢帝劉賀(1 / 1)

元平元年七月,驕陽如火,長安城中,風雲變幻。

霍光尊立武帝曾孫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宣帝初登大寶,心中對劉賀仍有忌憚。

劉賀者,昔為昌邑王,後登帝位,然不過二十七日,便被廢黜。

其性放縱,行事乖張,遂致失位。

如今居於舊地,雖已無昔日之權勢,然其存在,仍令宣帝心有不安。

時光流轉,至元康二年。

山陽郡,原昌邑國之地,太守張敞奉命治理此地。張敞此人,心思縝密,為官勤勉。

一日,張敞巡視境內,見百姓談及劉賀,言語之中,多有畏懼與不滿。

張敞心中一動,決意深入了解劉賀之現狀。

張敞遣人暗中查訪,得知劉賀自被廢後,深居簡出,行為怪異。

其府中之人,亦多有神秘之處。

張敞思忖良久,決定親自前往劉賀居所一探究竟。

張敞來到劉賀府外,隻見府門緊閉,院牆高聳。

門外有侍衛把守,神色肅穆。

張敞上前,表明身份,求見劉賀。

侍衛入內通報,良久,方出來回複,言劉賀身體不適,不便見客。

張敞心中疑慮更甚,然不便強求,隻得離去。

此後數日,張敞繼續派人打探劉賀之情況。

終得諸多詳情,遂逐條向朝廷彙報。

奏書中言:“劉賀形同白癡,天性暴虐,不見仁義。

其居處荒僻,府中之人行為詭異。

昔日為帝之時,荒淫無道,今雖被廢,然其心未必悔改。

此人若不加以約束,恐生禍亂。”

宣帝覽奏,心中稍安。

然仍不敢掉以輕心,遂遣使者前往山陽郡,暗中監視劉賀。

使者回報,言劉賀確如張敞所言,行為乖張,不足為懼。

宣帝由此知劉賀不足忌憚。

元康三年三月,春風拂麵,長安城中,繁花似錦。

宣帝下詔,封原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享四千戶食邑。

詔書中言:“劉賀雖有過,然朕念及宗室之情,特封爾為海昏侯。然爾不可再參與宗廟祭祀之禮儀活動,當自省改過,以保侯位。”

劉賀接詔,心中感慨萬千。

想當年,自己貴為昌邑王,後又登帝位,如今卻被封為海昏侯,遠離京城,心中不免失落。

然事已至此,無可挽回,隻得遵命前往封邑。

劉賀帶領家人及隨從,踏上前往豫章郡海昏縣之路。

一路之上,山川秀麗,風景如畫。

然劉賀無心欣賞,心中滿是惆悵。

行至海昏縣,隻見此地山水相依,民風淳樸。

劉賀來到侯府,見府宅雖不如昔日昌邑王府之宏偉,卻也彆有一番風味。

劉賀心中稍感慰藉,遂命人安頓下來。

幾年後,劉賀在海昏侯府中,日子平淡。

然其心中,始終對昔日被廢之事耿耿於懷。

一日,劉賀偶遇原豫章郡太守屬下孫萬世。孫萬世見劉賀,心中感慨,言語之間,提及劉賀昔日之事。

劉賀一時衝動,妄言後悔當初被廢。此事傳入宣帝耳中,宣帝大怒,詔令削去劉賀三千戶食邑。

劉賀得知此事,心中懊悔不已。

然事已至此,無可挽回。

隻得在海昏侯府中,閉門思過,度過餘生。

神爵三年,歲在己亥。

豫章之地,海昏侯國。

是年,劉賀薨逝。

侯國之中,一片哀戚。

劉賀一生,起起落落,曆經王、帝、侯之位,終歸於塵土。

劉賀曆經滄桑,至其暮年,麵容憔悴,雙目之中,儘是滄桑之色。

其性雖曾放縱,然曆經波折,亦有悔悟之時。

在海昏侯國,劉賀常獨坐於庭中,思及過往,心中感慨萬千。

或憶起昔日在昌邑為王之時,縱馬馳騁,意氣風發;或思及短暫稱帝之歲月,荒唐之舉,致失位被廢。

每念及此,皆長歎不已。

劉賀既逝,未幾,其子劉充國、劉奉親亦相繼離世。

豫章郡太守寥聞之,上奏朝廷,言此乃天意,當斷絕劉賀爵位繼承人。

寥之奏疏曰:“海昏侯劉賀,昔為昌邑王,後登帝位,然荒淫無道,被廢為侯。

今賀薨逝,其子相繼而去,此乃上天之意,示大漢不可再續其爵。

臣奏請陛下,撤銷劉賀之封邑,以正國法。”

宣帝覽奏,沉思良久。

念及劉賀昔日之過,遂準奏,撤銷劉賀之封邑。

海昏侯國,一時人心惶惶。

時光荏苒,至元帝繼位,初元三年。

長安城中,繁花似錦,宮殿巍峨。

元帝仁厚,思及劉賀家族,心有不忍。

乃下詔再次封劉賀之子劉代宗為海昏侯,是為海昏厘侯。

劉代宗者,容貌端莊,性恭謹。

聞詔,感激涕零,拜伏於地,曰:“陛下仁德,念及吾父之過,仍封臣為侯。臣必當恪儘職守,以報陛下之恩。”遂帶領家人,前往海昏侯國就封。

劉代宗至海昏侯國,見昔日封邑,雖曆經變故,然仍有一番氣象。

百姓聞新侯至,皆歡呼雀躍。

劉代宗勵誌圖強,治理侯國,百姓安居樂業。

劉代宗傳位給兒子海昏原侯劉保世。

劉保世性聰慧,善謀略。

在其治理下,海昏侯國日益繁榮。

劉保世傳位給兒子劉會邑。

劉會邑年輕有為,胸懷大誌。

其承父祖之業,繼續治理海昏侯國。

至東漢光武年間,劉賀後代子孫仍然是列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