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出生於公元179年,逝世於公元251年,享年七十三歲。
司馬懿出身河內郡司馬氏,其始祖可追溯到上古帝王顓頊之子重黎;祖父司馬俊曾任潁川郡太守,父親司馬防曾任京兆尹;司馬懿是司馬防的第二個兒子。
司馬懿年輕時以才略聞名,南陽太守楊俊曾斷定他是傑出人才,清河郡人崔琰也認為他果斷英明且才略在其兄司馬朗之上。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聘任司馬懿為幕僚,他以身體中風為由推辭。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升任丞相後再次聘任,並稱若司馬懿再裝病不來就將其抓捕下獄,司馬懿被迫就職。
司馬懿受命陪伴世子曹丕讀書,後升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府東曹屬、主簿等職。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他隨曹操征討漢中張魯時獻計,建議乘勝南下進攻益州,但曹操未采納。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晉位魏王,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為曹丕出謀劃策,深受信任。
他建議曹操讓士兵屯田,曹操采納此策,開始重視農業並積蓄糧食。
司馬懿還曾指出荊州刺史胡修與南鄉郡太守博方不稱職,但曹操未理會,後胡修、傅方投降關羽。
關羽進攻樊城時,曹操打算遷都,司馬懿極力勸諫,認為可讓孫權偷襲關羽後方以解樊城之圍,曹操采納。同年十月,孫權派呂蒙襲擊公安、攻占荊州,關羽被擒殺。
曹操想遷走在潁川郡屯田的荊州百姓及士兵,司馬懿建言不可,曹操聽從,後來逃往的百姓陸續回鄉重建家業。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司馬懿主持喪事,後護送靈柩回鄴城。
曹丕繼任魏王後,封司馬懿為河津亭侯,升任丞相長史。
同年十月,曹丕稱帝,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後又升任督軍、禦史中丞,晉爵安國鄉侯。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司馬懿升任侍中、尚書右仆射。
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南巡,詔司馬懿留守許昌,晉爵向鄉侯,授予節仗,兼任給事中、錄尚書事。
次年,曹丕南征孫權,提拔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留守許昌負責後勤。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詔令司馬懿與曹真、陳群等共同輔政。
魏明帝曹叡繼位後,司馬懿晉爵舞陽侯。
同年八月,孫權進攻江夏並派軍攻打襄陽,司馬懿率軍抵禦並擊敗敵軍,因功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六月,曹叡詔命司馬懿屯兵宛城,統率荊州、豫州兩地軍務。
蜀將孟達投降曹魏後得到厚待,但司馬懿認為其言行詭詐不可信任。
孟達暗中與吳、蜀兩國聯絡圖謀反叛,諸葛亮厭惡其反複無常,將其謀反之事告知申儀致其敗露。
司馬懿得知孟達謀反後,寫信陳述利害使其猶豫不決。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馬懿率軍晝夜兼程,八天趕到新城郡治所上庸城,發起新城之戰。
孟達原以為司馬懿需上奏魏明帝且書信往返至少一個月,自己有時間加固城池抵禦進攻,但司馬懿迅速兵臨城下,孟達恐懼之下向諸葛亮求援。
吳蜀兩國分彆派軍救援孟達,司馬懿分兵阻擊,親率大軍包圍上庸城並發起進攻,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等人開城投降,司馬懿入城誅殺孟達,俘獲士兵萬餘人。
他還將長期駐守魏興郡、專權獨斷甚至私刻印章假傳詔命的申儀逮捕送往京城治罪。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司馬懿升任大將軍,加授大都督頭銜,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率軍討伐蜀國,攻占蜀國新豐縣,但因天降大雨被迫班師。
次年,諸葛亮攻打魏國天水郡並圍困祁山,魏明帝詔令司馬懿統率大軍西進駐守長安,指揮抵禦蜀軍。
張合建議分兵駐守後方,司馬懿則率大軍抵達前線,他判斷諸葛亮會搶收上邽小麥並提前鞏固營地,於是緊急行軍趕到上邽,諸葛亮果然退走。
司馬懿進軍漢陽與諸葛亮軍隊遭遇,列陣迎敵並派小股部隊襲擾,諸葛亮敗退,魏軍追擊到祁山。
曹叡派遣使者犒賞司馬懿軍隊並增加其封邑。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屢次出兵缺糧,此後會積蓄糧食,三年後才會出兵,於是上奏曹叡,將冀州百姓遷居到上邽種田,恢複京兆、天水、南安三地的冶煉產業。
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司馬懿主持開鑿成國渠,修成臨晉陂,灌溉良田數千頃,使國用充足。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軍十萬進攻斜穀,在郿縣境內渭水南麵平原修築營寨,曹叡擔心,派遣征蜀護軍秦朗率二萬步兵騎兵馳援,統歸司馬懿指揮。
司馬懿統率大軍抵禦蜀軍入侵。
諸將認為大軍應駐紮在渭水北岸,司馬懿則認為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
最終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軍撤退。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叡去世,少帝曹芳繼位,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受命輔政,先後升任大司馬、太傅。
司馬懿與曹爽爭權,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發動高平陵政變,不久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升任相國,受封安平郡公,此後獨攬朝政。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四月,司馬懿率軍平定王淩之亂,誅殺楚王曹彪,又囚禁曹魏宗室諸王。
同年八月,司馬懿去世。
司馬懿曆事曹魏四朝,功勳卓著,他率軍平定孟達之亂、擊退諸葛亮北伐、打退吳國入侵,還平定了遼東公孫淵叛亂,穩定了曹魏政權。
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諡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稱其陵墓為高原陵。
【後世評價】:
違背洛水之誓: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曾以洛水發誓會善待曹爽,但曹爽交出兵權後不久,司馬懿便以謀反罪將其屠滅三族,拉低當時的道德水準
《稱號》:
狼顧之鬼,宣皇帝
《功績》:
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在百日之內消滅公孫淵等。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過錯》:
- 高平陵之變後,誅殺曹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被認為有篡權之嫌。
- 違背洛水之誓,出爾反爾,屠殺曹爽三族,其行為受到後世詬病。
-其次子派人,當街弑君。
公元260年6月2日,不甘心受到司馬昭控製、不願曹家江山被司馬家奪走的曹髦,親自拔劍登上戰車,帶著宮中的侍衛官兵和仆人衝出宮外,準備誅殺司馬昭。
在皇宮門口,曹髦碰上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及其部眾,司馬伷的士兵不敢上前,被曹髦的侍衛嗬斥後四處逃散。
之後中護軍賈充帶人衝了上來,與曹髦打在一起,賈充手下的士兵因不敢殺皇帝而四處躲避。
賈充將要落敗時,太子舍人成濟在其授意下,抽出長矛將曹髦刺殺於車下,實際上是司馬昭。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