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價值五百美元的彩鉛畫(1 / 1)

全能大畫家 杏子與梨 705 字 1個月前

有人愛他,也有人恨他。他的畫廊開在倫敦、羅馬、巴黎、東京、香港……全世界有超過十幾家名為高古軒畫廊,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簽約畫家,每年的交易額要以十億美元作為計量單位。

這些畫廊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品推手,藝術媒體稱他們具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一張畫值一百萬還是一千萬由這些畫廊說的算。

剩下的就是世界上成千上萬家不知名的小畫廊了,他們就像一家家開在社區裡的藝術小型藝術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

在歐美的很多國家,人們是有逛畫廊的習慣的,一些很小型的私人畫廊每天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畫廊就像是公園、咖啡館和電影院一樣是人們日常休息的場所,老人來這裡散步,年輕人來這裡進行第一次約會……如果看到中意的作品,他們也會願意會支出一些看上去很昂貴的花銷。

仰光是一坐外國人非常非常多的旅遊城市,這樣的曆史可以追尋到上百年前。連著名的作家奧威爾或者毛姆,人們都戲稱他們為半個緬甸人。

每天仰光河上漂的全都是載滿外國遊客的豪華遊輪,這些人中有些人都已經家族好幾代都把緬甸當作度假勝地了。

顧氏書畫鋪的日常收入也大多是這些外國遊客提供的。發達國家的人們更愛去畫廊,其實到不一定是藝術細胞的問題。

根本的原因其實很俗氣,因為他們普遍更富裕。

“瘋了嘛?畫廊裡一幅畫家畫了兩個月手繪的油畫要賣3000美元,網上類似的印刷品隻要30美元,加5美元還多送個畫框!”——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

家裡你爸媽都要餓死了,你還拿著每個月微薄的薪水去買高價油畫,這不叫高雅,這叫傻【嗶——】。

顧為經聽說過歌劇圈裡有個定律——“一個城市人均GDP到達一萬美元,是歌劇行業興起的開端。”

十九世紀的英國,二十世紀的美國、八十年代的RB、兩千年以後大陸的各大主要城市,歌劇都開始變的百花齊放,就是這個道理。

藝術品相關市場其實大多遵循大差不差的規律。

最後就是數量多如牛毛的微型畫廊了,那是真正的大浪淘沙,美院還沒畢業,兩三個人在租間房就也敢稱自己為藝術品畫廊,絕大多數人幾個月就散夥了。但也有例外,高古軒就是拿著75美分在陽台上賣海報起家的。

這張畫值500美元麼?當然值,也當然不值。

一張畫作是否能賣上高價,三分看畫作本身的水平,另外七分則要看市場的認可度。

如果說這張畫是阿道夫·門采爾本人畫的,五千美元屬於白菜價大慈善,願意搶購這幅畫的人能從這裡一直這裡一直排到仰光河中去,這還是因為這位老先生相比名氣,拍賣市場比較冷的原因。

但同樣的畫,掛的是顧為經的名字,就不值這個錢。至少現在絕對不值這個錢,遠遠不值。

“不,這張畫已經被人買下來了。”

顧童祥搖搖頭,他從一邊的桌子裡取出一個藍色的小圓點標簽,貼在這張作品的標識牌上。

這是【已售出】的標誌。

書畫店內貼著藍色標簽的作品還有幾幅,這是都已經有了付款的買家,在它們的相應展期結束後,就會寄送給各自預定的買主。

顧未經疑惑的看著爺爺從一邊的存放貴重物品和畫作的小型保險櫃中取出一個信封,從裡麵抽出五張嶄新的富蘭克林,好笑的拍了拍額頭。

“這就沒有必要了吧,自賣自誇,還搞得這麼正式。不過,爺爺你這次到是大方,五百美元,我原本幾年的零花錢都沒有這麼多。”

顧為經微笑的想要接過錢,卻被老爺子一把拍掉了手。

“年輕人,這是你賣出的第一幅作品,這種態度是不合格的。”

顧童祥老爺子一臉嚴肅,臉上毫無笑意。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