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1 / 1)

北宋穿越指南初來貴寶地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楊幺和戴承嗣商量如何開發台灣時,鄭泓被調回東京做開封知府。

這個不學無術的小胖子,如今已變成不學有術的大胖子。

他在開封府屁股還沒坐熱,就請求在開封設立交易所。

這玩意兒,是父子倆在六大市舶司設立的,一直都沒有引入內地市場。

鄭元儀在旁邊幫著添酒,朱銘拿起酒杯問道:“你怎麼有這個想法?”

鄭泓說道:“俺見識過廣州市舶司的交易所,回京發現開封行市已被兼並之家壟斷,因此請求設立交易所打破這種壟斷。”

“你倒是膽子大。”朱銘笑道。

鄭泓也跟著笑:“若沒有去年的大案,這種事情俺可不敢提。俺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也跟人打聽過,前宋王相公變法就是因為這個罷相的。”

王安石變法,遭到既得利益者的集體反對。

反對聲浪最高的改革內容,並非什麼方田均稅。清查田畝、調整農稅等措施,看似打擊麵很廣,其實地方士紳一盤散沙,派幾個酷吏就能把他們壓下去。

王安石罷相的直接原因,是“市易法”搭配“免行役錢”,得罪了皇室宗親、朝中重臣,以及跟他們勾結的大商人。

其後果是造成全國市場混亂,東京亂得更厲害,連皇室物資供給都出了問題。

皇親國戚和朝中權貴,屬於改革最大的“受害者”。皇帝能夠接觸到的親戚,包括太後在內,都整天抱怨王安石搞得天下大亂。

具體內情如下:

全國各地官府,收取了很多實物稅,包括糧食、布匹、木材等等,必須賣給商人變現成錢財。又或者官府需要什麼物資,必須有商人供給。又或者需要搞什麼活動,需要商人來供貨服役。

商人為官府散貨、供貨、服役,統稱為“科配”。

科配以商業行會為單位完成,比如跟布匹有關的,就由布行商人應付。

一個行會,往往由大批發商做行首,與其他批發商聯手壟斷地區貿易。零售商從批發商那裡進貨,遭受批發商的剝削壓迫。

為了方便官府與商人之間的交易,地方上十天詢價一次,以獲得各種商品最新的市場價。地方官府每個月向朝廷報價一次,以便讓中央掌控全國各地的最新市場價。

但是,不管是旬價還是月價,肯定都跟具體的物價有出入。

在應對官府科配時,有利可圖的買賣,大商賈們就去應科。肯定賠本的買賣,就安排中小商人應科。

再加上大商賈聯手壟斷市場,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導致每年都有中小商人破產,而且對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造成經濟損失。

王安石試圖通過市易法解決問題,既把大商賈聯手壟斷市場,變成官府出手控製市場。大商賈故意壓價不收貨時,官府直接出手收貨,然後再散貨給零售商,並低息借錢給中小商人經營。

由於官吏在執行市易法時,貪贓枉法搞得市場更混亂。大商人又跟權貴聯手推波助瀾,官府的科配一塌糊塗。

中小商人的處境,反而變得更加艱難!

王安石又推出免行役錢來打補丁,即不願為官府應科的商人,可以選擇直接交錢免除科配。

市易法配合免行役錢,對皇室宗親、朝中權貴、富商巨賈造成巨大衝擊,等於掘了他們發大財的命根子。所引來的反對聲浪,比方田均稅大無數倍,最終搞得王安石罷相歸鄉。

但真正失敗的原因,是王安石的路子走錯了。

富商巨賈壟斷市場有問題,官府直接壟斷市場就沒問題?王安石的彌補措施,是提高官吏的工資待遇,以此避免官吏通過市易法撈錢。

結果變成官吏通過市易法,變本加厲的坑害中小商人。

反對派攻擊市易法的借口,大部分都是實際存在的!

這個問題沒法解決至少王安石解決不了,因為它需要動更大的刀子。

宋徽宗年間,蔡京又撿起了市易法和免行役錢。但市易法很快就遭到廢除,免行役錢由於對大商賈有利,反而稀裡糊塗給保留下來。

後來的元明兩朝,延續了宋代的科配製度。

李自成造反的其中一個口號,便是“平買平賣”,他要廢除明朝的科配製。

最終,科配製在清代廢除,但廢除的重要前提是——稅收和市場的“貨幣化”程度足夠高。

朱國祥、朱銘建立的大明,也在收取大量實物稅。

比如商賈運輸一船木材,不管是中途的過路費,還是運到銷售地的交易稅,都需要大量抽分商品抵稅。因為商品價格是變動的銅錢也不易運輸攜帶,抽取實物為稅收反而能避免官吏坑害商賈、私吞商稅。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