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後,停靈、開吊要七日…”
“這次無需擇地,出殯下葬要兩天…”
小院內,王道玄邊吃早點,邊跟眾人講述。
“這些事,由貧道主持安排即可。沈家出人,無需你們出力,正好能暗中查訪。”
“來的路上,貧道已經看過,這梁子湖水脈浩大,群山環繞,是上佳風水之地,且有許多隱秘之地。”
“辦完白事後,即便沒找到線索,咱們也能先找一地方隱居修整,練習火器。”
“道長所言極是。”
李衍也點頭同意,“待會兒呂三兄弟和武巴跟我走,就說到附近遊山玩水。沙老叔留下護著道長,順道跟鄉民打探一下情報。”
隨著他們團隊人員增加,做事也更加自由,可以分開行動,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人員組合。
比如這白事,王道玄最為擅長,沙裡飛既能幫忙也能溝通關係,在村裡也沒什麼危險。
若是野外探查,沙裡飛遠程狙擊,和呂三配合,也能應對大部分情況。
至於戰力最強的李衍,則根據需要行動。
而之所以帶著武巴,則是因為李衍對其還不放心,怕見不到呂三,對方驚慌發狂。
安排好後,李衍便帶著呂三和武巴,隨意編了個理由,跟沈公子告辭,來到了村中渡口。
渡口旁,停著幾艘平底小漁船。
“大人,就是這艘。”
沈家派來的仆人連忙上前,扯下綁在木樁上的纜繩,“這艘船是我沈家的,平日用來打掃撈河蝦,您隨意用。”
龍泉山在梁子湖北麵,若是走陸路,要翻山越嶺繞很久,最好的方式便是坐船去。
因為是秘密探查,也不好帶人去。
“多謝。”
李衍微笑點頭道:“這梁子湖風景頗美,我等到處轉轉,說不定會在野外露宿,過幾日才回去,還請跟沈公子說明一聲。”
“少俠客氣了。”
仆人本要轉身,但猶豫了一下,又扭頭道:“少俠乃高人,小人本不該多嘴,但您畢竟不熟悉此地,有些事還是要講一下。”
李衍來了興趣,“這裡有危險?”
仆人回道:“這梁子湖,占地七十多萬畝,水域寬廣。自古以來,周圍山中便建有許多窯場。”
“有些窯場是苗人的,緊靠著苗寨,他們不喜歡外人靠近,聽說還會放蠱…”
“還有,梁子湖有三個禁忌要注意。”
“一是打雷下雨天,千萬彆下水。傳聞很久以前,梁子湖這裡還是陸地,有個高唐縣,後來大雨傾盆,地龍翻身,直接變成萬畝湖泊。”
“所以有百姓說,下雨天的時候,湖底無數冤魂會浮上水麵勾人。此事不知真假,但我們從小就被告知,雨天莫下水…”
“二是山中老窯場,此地自秦漢之時便開始燒窯,有些已經廢棄,經常鬨出怪事,夜晚千萬彆靠近…”
“這第三個,就是蠱罐。聽說是苗寨的蠱婆所放,有時在水裡,有時就在山中野道上,碰到後躲得遠遠的,免得中了招…”
李衍聽罷眉頭一皺,“這麼多事,難道縣令沒向上彙報,讓人來處理?”
仆人回道:“之前有和尚來過,但轉了幾圈,說梁子湖沒問題。”
“他們倒是封了幾個老窯場,在外麵做了些法事,又跟苗寨的人不知說了什麼。”
“自那以後,蠱罐就少了許多,但有時還是會碰到,總之少俠小心為妙。”
“知道了,多謝。”
李衍抱拳,隨後跳上木船。
這木船不大,約五米長,容納三人綽綽有餘。
看到仆人離開後,李衍便搖動船槳,緩緩駛離岸邊。
自進入鄂州後,他們大半時間都走的是水路。
李衍畢竟武道已入化勁,對力道掌握極其精準,路上跟著玩了幾下,便已學會操船。
雖說有些搖晃,但速度卻是極快。
這可苦了野人武巴,一整個身子趴在船艙裡,兩手緊緊扣著船沿,哇哇亂叫,生怕掉下去。
對於水的恐懼,似乎已刻在其骨子裡。
李衍微微搖頭,又看向呂三,“呂三兄弟,招來魚群探查一番,看看湖底有什麼。”
呂三也不廢話,掐動法訣,將身子探出船沿,手掌在水麵不停拍起水花。
很快,四麵八方的魚群便彙聚而來。
但快靠近木船時,不知受到了什麼驚嚇,忽然四散,再無半點動靜。
李衍眉頭一皺,“怎麼了?”
呂三若有所思,看了看周圍水麵,“這個地方已經有主了,魚蝦不會聽我號令,繼續召喚就是挑釁,恐怕會遭到報複。”
李衍聞言,連忙掐動法訣,深深吸了口氣。
霎時間,三百米內的氣味湧入鼻腔。
但除去水的味道,隻有一些魚蝦腥味,並無任何陰煞之氣,水底也全是淤泥土腥味。
“這水倒是挺深。”
李衍有些詫異,這梁子湖水下竟深達百米,而且這還沒到湖中心,越往裡走越深。
嗅覺神通會受到土壤和水氣阻礙,百米就是他的極限,又行駛了一段,就聞不到下方有什麼。
想到這兒,李衍又問道:“會是什麼東西?”
呂三回道:“無非是些魚怪、水妖、水鬼,占據一方,把這裡當做地盤。”
李衍搖頭道:“既如此,就不要招惹,先辦正事要緊。”
說著,手上發力,小船速度加快,向著北麵水域而去……
…………
“那幾家都通知了嗎?”
“回少爺,沒顧得上,再說咱沈家出了事,彆人恐怕會避而遠之…”
“他們怎麼做是他們的事,該有的禮數不能斷,越是這時候,越要講究。派人去報喪,一家都不能落下……”
“村裡的撫恤發了嗎?”
“回少爺,已經發了一半,但二老爺和三老爺吵著,不讓動庫銀。”
“你帶著黑雲衛去,跟他們說,這是我父親喪事,他們再搗亂,就休怪我無情!”
“是,少爺!”
沈家正堂內,沈景洪眉頭緊皺。
神州婚喪嫁娶,無論對皇室宗親,還是黎民百姓,都是人生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
這是禮,亦是規範。
有人嫌繁瑣,實則不知其中深意。
正是有了這些“禮”,國家社會才能夠平穩運行,一旦“禮樂崩壞”,就是亂世動蕩。
正因如此,曆朝曆代,儒釋道三教,才會爭來爭去,為的就是搶奪製定規矩的權利。
民間的喪禮同樣如此。
看似隻是埋葬先人,但家族、鄰居、同僚、合作夥伴…但凡有交集,都會因此事而彙聚。
做什麼事,怎麼說話,都有講究。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