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七章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大明派遣兵部尚書譚綸來到了大寧衛,名義上是說犒賞,實際上是考察軍功,這是禦史們的活兒,他們自己閒的沒事非要點檢,朝廷就把他們派來自己點檢。
“誰帶著禦史們點檢首級功?”譚綸看了看梁夢龍、劉應節、馬芳、麻貴、楊文、陳大成等人,有些疑惑的問道,京營、以及薊州軍方方麵麵頭頭腦腦都在他這邊,要去桃吐山查看膨潤土的儲備,人都在,那誰在接待禦史?
“李如鬆。”馬芳讓自己的臉色儘量保持嚴肅。
當初京營遴選將官的時候,李如鬆說京師的武將受製於文官就跟奴仆一樣,他不樂意待,要回遼東,被戚繼光教訓了一頓之後,又被譚綸狠狠的打了一下,李如鬆身上的狂傲才稍加收斂。
就像是在熬鷹一樣,李如鬆就是那頭鷹,越不喜歡文官,戚繼光就越派他去接觸,在很大程度上,大明武將和大明軍最大的敵人,不是北虜東夷,而是背後這幫自己人。
戚繼光對李如鬆寄予厚望,所以培養他的時候,也是不餘遺力,隻有接觸才能了解,才能熟練的應對他們那張嘴,也知道他們那張嘴的可怕。
“好吧。”譚綸聽聞,露出了一絲微笑,熬鷹譚綸也是熬鷹之一,這能把李如鬆這隻桀驁不馴的鷹熬出來,也算是後繼有人。
戚繼光帶著譚綸來到了桃吐山,這是一座山,大明漂白土的用量的確很大,但是對於一座山而言,微乎其微。
這裡也是大寧衛外七營堡的鎖鑰。
“從桃吐山北去一共有三個營堡,彆是興隆堡、青山堡和杏樹堡,這三個營堡都在老哈河以西,北虜進攻的時間很確定,都是在秋天,秋天老哈河水勢迅猛,不易渡河,這三處營堡,聞虜訊,可拒敵點燃狼煙,而大寧衛可出擊阻截敵軍。”站在桃吐山的山頭上,戚繼光介紹著大寧衛的布防。
興隆堡三麵環山,是易守難攻之地,所以隻需要不到五裡的城牆,就能守備,由興隆堡向北,是杏樹堡,因為這裡長了一片的杏林,故此得名,而北虜從東側來,就會迎頭撞上杏樹堡。
青龍堡在元寶山北側,是最前線,同樣也是山口,兩個營堡,占據了交通要道,任何想要進犯大寧衛的敵人,就必須要突破杏樹堡和青龍堡。
出了杏樹堡和青龍堡後地勢開始變得平坦,屬於全寧衛的地方,那邊也是現在胡虜直接控製的區域。
而突破一個營堡,對於擁有火炮的大明而言,都需要一力降十會,對於北虜而言,也是難上加難。
這兩個營堡,是一種不規則的碉堡,是戚繼光在薊鎮首創的守城利器,空心敵台。
敵台需要向外突出邊牆之外一丈四五左右,向內突出邊牆之內五尺左右,空心敵台虛中為三層,中層設有火炮、瞭望窗、箭窗等等,城外碉堡的設計,是長期與北虜作戰的經驗和總結。
這種不規則性的碉堡,想要攻下一個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傷亡。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攻守是戰爭的矛與盾,隻有能靈活處置這個矛盾,才能平寇拒敵,可稱之為善戰者,顯然戚帥就是善戰者。”譚綸聽完了戚繼光的布置,由衷的說道。
按照戚繼光的布置,不能說大寧衛固若金湯,隻能說,堅不可摧。
譚綸可不是泄泄遝遝的文人墨客,他可是親自拿著刀跟倭寇拚命乾了十幾年的進士,站在北虜的角度,進攻戚繼光的防區,還不如直接跑到找俺答汗拚命來的痛快。
梁夢龍接過了戚繼光的話茬繼續說道:“目前來看,大寧衛有田畝一萬一千餘頃,林場兩萬餘頃,牧場八千頃,隻看田畝,能養兩萬軍,若是算上林場產出,也頂多增加三千軍,以墾荒等計算,也就三萬左右。”
一戶按五口算,也就十五萬左右人丁。
梁夢之所以要說這些,其實是想告訴朝廷,守這裡其實沒有想的那麼昂貴和賠錢,洪武年間初設大寧衛,直接填滿了八萬軍,這八萬軍就是八萬戶,人吃馬嚼,這地方的田畝,根本就養不了,土地就這麼點,所以,如果降低到三萬,就正好合適。
三萬軍綽綽有餘了。
隻要有三萬軍釘在這裡,北虜就不可能再犯邊了,這裡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梁夢龍繼續說道:“大寧衛失,則開平興和所必失,隻剩下獨石八城,土木天變,獨石八城亦失。大寧衛在,則北虜不可能南下,大寧衛不在,則北虜就可以從漫長的長城沿線,突破大明任何一點,大明囤重兵,卻顧此失彼,而大寧衛在,北虜不得入京畿,此乃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
梁夢龍說完就看著譚綸,譚綸一直主張複河套和大寧衛,現在大寧衛已經被大明軍攻下。
“朝堂上風力輿論如何?”戚繼光麵色凝重的問道。
“還是老樣子,囉囉嗦嗦的沒個正話,打仗的不是他們,戍邊的不是他們,被問責的不是他們,他們自然可以嘮叨,看到那十二個禦史了嗎?就是被陛下送來的,按著陛下的意思是,就是塞外路滑多猛獸。”譚綸說起了朝中風力,臉上浮起了笑意。
“可不能這麼辦。”戚繼光聽聞也笑了起來,和文官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絕對不能上了文官的當。
就以這十二個禦史為例,他們跑來惡心人,他們絕對不能出任何的危險,否則,大明京營和遼東軍兵,立刻就會陷入一種擁兵自重、藩鎮之虞的陷阱之中,而後在這個陷阱裡難以自拔。
戚繼光不會拿他們怎麼樣,好吃好喝不至於,他們愛看什麼看什麼。
譚綸作為兵部尚書,大明的大司馬,親自來到大寧衛,當然有譚綸自己在京師憋悶,想要出來透透氣,也有帶著禦史,看著點禦史防止他們誣告,誣告等同於利器傷人,是要坐罪的。
更有一層深意,這個能征善戰的京營,到底是大明的京營,還是戚繼光的京營,這非常非常重要,對朝廷而言如此,對戚繼光而言亦是如此。
陛下是一點都不懷疑戚繼光的,但是朝中的廷臣多少有點怕。
戚繼光太能打了。
譚綸看著戚繼光等人,十分鄭重的思索了許久,斟酌再斟酌後說道:“陛下對科道言官的處置越來越嚴厲。”
“最開始賈三近他們伏闕的時候,陛下還耐心解釋,後來賈三近失朝,陛下直接罷免,讓他不得簽書公事;再到後來的陸光祖奪情事,陛下更是直接以誣告罪名,打了言官廷杖;再到現在傅應禎、劉台、餘懋學等坐罪入牢,陛下直接開了皇極殿公審,劉台餘懋學坐罪論斬,傅應禎倒是逃過一劫,回家去了。”
“麵對朝臣們的詭辯,陛下找到了應對的方法,第一個則是行之者一,踐履之實,不依據真實而言,說得天花亂墜,也是虛偽,就比如,男子就是男子,女子就是女子,近時一些唱曲的伶人,陰柔鬼魅,冶容、衣色大類婦人,妝容尤勝於娼,不能辨其男女,風俗之衰,居然蔚然成風。”
“男的難道還能是女的?這幫個言官,整日裡說的那些話,都是虛偽,背後不過是利來利往。”
“陛下找到的第二個法子,就是利刃,有的時候,利刃可以讓事情變得簡單。”
“而戚帥所率京營,就是陛下手中利刃。”
譚綸和軍將們打了太多的交道,甚至他本人的政治光譜,更像是軍將,而不是文官,所以他知道要把話講明白,而不是彎彎繞繞,似是而非,軍隊一旦理解錯了,那譚綸萬死難辭其咎。
“陛下所指,就是京營踏破之地。”戚繼光十分平靜,就像在闡述一個理所當然的事實一樣說道。
戚繼光朱紅色的帝黨,他身上的張黨、浙黨的政治光譜正在褪色。
馬芳鬆了口氣,他攔下了戚繼光繼續北上的想法,其實也比較擔心,一旦朝中風力輿論,真的形成了決策,最後導致此次出塞作戰,就是大明京營最後的絕唱,那馬芳如何麵對京營將士?
現在他不擔心了,小皇帝在朝中重拳出擊,甚至連言官都砍了兩個,這就是個很好的信號。
馬芳有一套奇怪而合理的標準,他觀察朝中風力輿論倒向,就看文官,尤其是這些權豪口舌會不會倒黴,要讓這些權豪們倒黴,那皇帝就得握緊刀子,那京營必然會繼續進攻。
至於議和、封貢這些事兒,馬芳久經戰陣,他壓根就不認為能成。
戰爭這個東西,任何一方,都隻能決定戰爭的開始,無法決定戰爭的結束,更加簡單地說,大明和土蠻還沒打夠,接著打就是了。
戚繼光和譚綸聊了很久,才回到了大寧衛城內,在馬芳等人離去後,戚繼光從懷裡摸出了一封信,這封信,戚繼光沒給任何人看過,是陛下的密旨。
說是密旨,上麵有張居正的書押,顯然元輔是知道的。
“謔!”譚綸看完書信,看著戚繼光眉頭緊蹙,上下打量了許久,才略顯懷疑的問道:“戚帥本姓朱?”
“大司馬何故如此胡言亂語!”戚繼光一聽就不樂意了,立刻反駁道。
“你在大寧衛,你比當初寧王權力還要大啊,你還說伱不姓朱。”譚綸指著便宜行事那四個字,用力的點了點說道:“當初寧王就藩大寧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何其威風?稍有動作,也要送書回京詢問太祖皇帝啊。”
“嗯?”戚繼光眉頭緊蹙的看著譚綸問道:“寧王殿下當初在大寧衛,都不能便宜行事嗎?”
譚綸一拍桌子,笑著說道:“當年大寧衛的八萬兵,隸屬於大寧都司,又不是歸寧王府管,寧王能調動的兵馬隻有二百鐵林軍罷了,現在戚帥手下精兵三萬,京師就在五百裡之外,和土蠻汗講和,率眾拿下,直撲京師!”
“胡說八道。”戚繼光笑了起來,譚綸也笑了起來。
譚綸這話其實是重複一些言官不著調的言論,這是典型的不從軍才能說出的話,大明不是沒有藩鎮,西北晉黨族黨,東北李成梁,西南黔國公府,東南殷正茂。
戚繼光若是真的從大寧衛豎旗造反,他還沒領兵南下,就被馬芳、麻貴等人割走了腦袋請功去了。
這裡,就必須要提到當初。
戚繼光送來了遴選將帥的名單,這份名單上,副總兵是馬芳,參將麻貴、麻錦、李如鬆、楊文都在,當時朱翊鈞問戚繼光要不要黑箱操作一下,換掉馬芳、麻貴、麻錦等人,戚繼光的答案是不用。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