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楊軍兒子當機立斷,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許秋:“許醫生,您覺得呢?”
這話一出,楊軍和妻子也都安靜了。
他們三人都有各自的想法。
楊軍不想自己成為家庭的拖油瓶,失去右手對他而言和半廢沒什麼區彆。
而且又不一定會死,賭一把未嘗不可。
而楊妻則覺得“隻要家人還在,一切都有可能”。
誰也不聽誰的。
但,如果是許秋給出的意見……那他們或許都不會反對!
這段時間,許秋在他們心裡的地位,已經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就算許秋拿刀捅來,他們還要懷疑許醫生是不是開發了什麼嶄新的術式。
可以說是信任到了極點。
“許醫生,您覺得呢?”楊軍也問道。
許秋見狀,沒有選擇置身事外,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立場:“作為醫生,保命始終是我的第一選擇。”
楊軍兒子一拍大腿:“爸,許醫生都這麼說了,你就停藥吧!”
楊軍妻子也忙道:“對,大不了以後我和兒子養著你。而且左手也能乾活的,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楊軍本來還在遲疑。
但,許秋這番話出口,他心裡也就不糾結了,乾脆地道:“那我聽許醫生的。”
而此時,胡主任、雷鵬、湯姆森等人都有點錯愕。
這是什麼神仙患者!
這麼聽話的嗎?
不過他們很快反應過來。
患者和家屬配合,這隻是其中一方麵。
更關鍵的在於……主管醫生是許秋!
除了許秋,估計也沒有其他醫生擁有這種人格魅力了。
換成其他人,比如胡主任,敢給出自己的想法,家屬可能要懷疑是不是拿的回扣更多,然後反手選了另一個……
屬於是鬥智鬥勇了。
在疾病麵前,醫生和病人永遠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戰友。
隻不過,相當一部分病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經常會碰見“我什麼都不說,你給我猜個大概”的患者。
這還算好的。
有些病人甚至會給虛假信息。
問就是“我就想考驗一下醫生”。
因此,醫生有時候不僅要和疾病作鬥爭,還得和腦回路各不相同的病人玩偵探推理遊戲。
像許秋這種能迅速取得病人信任的能力,某種程度上甚至比單純的醫術、科研能力更加珍貴。
這也是臨床醫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
在病人方麵達成一致意見後,院方這邊也計劃停藥了。
不過,為了儘可能減輕停藥的反應。
許秋選擇了逐步減量的策略。
之後的幾天,先給一半份量的藥物。
最後再到徹底停藥。
這也是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減藥當晚是一道坎。
胡主任、湯姆森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過好在,病人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適,各種指標也沒有太大波動。
這倒是讓雷鵬有點迷茫了。
是減藥的量不夠,還是說……自己針對應激性心肌病的用藥根本就是錯的?
不,應該不是。
當初用藥後,楊軍身上就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難不成是已經治愈了?
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答案。
隻能等逐步停藥,觀察停藥後的反應了。
而此時,許秋也暫時沒法隨時跟進楊軍的情況了。
他的精力被迫放在了臨醫的全新項目之上。
準確來說,是院內超顯微設備的落地。
一共兩台設備,一台安置在急診科,另一台則在手外科。
與設備有關的各種器械準備,人員培養,以及符合術者操作習慣的細節等,都需要許秋一一協調。
而且在戴楠造訪的前一天,王修文又帶著省內領導來了。
隻不過,王修文的表情多少有點不自然了。
申昆侖、曾主任等人則有些受寵若驚。
對於許秋、胡主任等人來說,王修文算是老熟人了。
但這兩位還沒怎麼見過衛健委主任委員!
萬萬沒想到,省裡竟然也如此重視!
整個上午,王修文都帶著人在神內、神外轉悠。
提出各種改進意見,還把省院等各大醫院接待業內大佬的經驗分享了出來。
申昆侖有點懵。
啊這……
有必要這麼複雜嗎?
我記得當初杜崇嵐來的時候,他們胸外科啥也沒準備。
結果到現在,又要把科室都粉刷一遍,又要貼各種全新的宣傳冊,還要特地把戴楠教授的各種光彩履曆都裱在牆上?
真的假的?
申昆侖表示強烈的懷疑。
王修文嗬嗬一笑,道:“許秋這臭脾氣,也就我們省內的領導能忍。戴教授是天都的頂尖神經外科醫生,又是協和聯辦研究所的所長,對戴教授,是半點都不能虧待的。
“明天戴教授來了,你們就是拖,也得把許秋拖去接風宴。給他慣的什麼毛病?”
說到後半句,王修文已經換上一副嚴厲的表情。
聽到這裡,申昆侖就完全當耳旁風了。
一開始他還真以為這主任委員能給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沒想到是來搗亂的。
而且竟然還想針對我們許醫生?
之後王修文說了什麼,申昆侖都已經是左耳進右耳出。
……
第二日上午時分,戴楠啟程離開大夏神經外科研究所。
協和院長,協和主任,神色複雜地望著遠去的戴楠。
“戴教授不會又成了臨醫的主任吧?”
“戴教授還是天壇醫院的主任時,去了趟中日醫院,就成了中日醫院的副院長。後來造訪協和,被我們留了下來,成了咱們新設立的研究所所長……”
“不可能。臨醫的級彆太低了。就算把戴教授送給他們,他們也吃不下這麼大咖位的醫生!”
這話一出,眾人才反應過來。
對啊,這次去的是小小一個臨醫。
甚至都沒有在全國百強醫院名單上看到過影子,離上榜都是遙遙無期。
這麼一家醫院,戴教授怎麼可能看得上?
“不過,許秋倒是個稀奇的醫生。”
“可惜已經四十五歲了。不然我們協和能嘗試著把他也給招攬過來!”
“年齡的確太大!”
協和院長、科室主任等都有些惋惜。
年齡,就是一道天塹。
一個二十五歲的醫生能做孫氏手術,那協和願意掃榻相迎。
而四十五歲……協和一抓一大把,每一個對比許秋,技術都猶有勝之!
也不知道戴教授是看上了什麼,放著協和自家的一大堆醫生不用,竟然為了一個許秋跑去偏僻的臨醫!
“對了,院長,今天的骨科精英大賽,還是在我們協和舉辦?”神經外科的科室主任突然問道。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