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神性動物:殺死神熊(1 / 1)

阿伊諾或阿伊努人獻祭用熊,初看起來,也難明白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一個原始民族,住在日本的蝦夷島以及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南部。很難說明阿伊諾人對熊的態度。一方麵他們管它叫卡穆伊(kamui),即神;但他們稱陌生人也用這個字,因此卡穆伊這個字的意思可能隻是一種具有超人力量的至少也是威力非凡的神物。而且,據說“熊是他們的主神”;“在阿伊諾人的宗教中熊占主要地位”;“在所有動物中,熊特彆受到尊重”;“他們依自己的方式敬奉熊”;“毫無疑問,這個野獸比無生命的自然力量更加激動崇拜之情,阿伊諾人可以說是熊的崇拜者”。但是在另一方麵,他們但凡可能就要殺熊;“在以往的年代裡,阿伊諾人認為獵熊是人生最有男子氣概、最有益的行為”;“男人在秋天、冬天和春天狩獵鹿和熊。他們交納的貢物或賦稅中,一部分就是鹿皮和熊皮。他們以乾鹿肉、乾熊肉為生”;熊肉確是他們的主食之一;他們吃鮮熊肉和醃熊肉;熊皮則做衣服穿。事實上,文章作者所說的對熊的崇拜,似乎主要是指對死熊的崇拜。所以,他們雖然一有機會就殺熊,但“在支解屍體的時候,他們努力求神寬恕。因為他們殺了神的代表,所以對神表示出種種恭順和卑屈的敬禮”;“殺了熊之後,阿伊努人就坐下來禮讚它,向它額手禮拜,奉獻伊諾——禮物”;“如果在陷阱裡捉住,或箭傷了一頭熊,獵人就要舉行道歉和求恕的儀式”。被殺的熊的頭蓋骨在他們的小屋裡具有榮譽地位,或掛在小屋外的聖柱上,對它十分恭敬,向它獻祭小米啤酒和一種名叫薩基(sake)的醉人的米酒,稱它們是“神靈保持者”或“尊貴的神靈”。狐狸的頭蓋骨也係在小屋外的聖柱上;把它們看作一種辟邪的靈物,並把它們當神諭來請示。但是也有一種公開的說法:“活狐狸也和熊一樣得不到什麼尊重;人們寧可儘量避開它,認為它是一種狡猾的動物。”所以,很難說熊是阿伊諾人的神獻,也不能說是一種圖騰;因為他們不說他們自己是熊,他們隨便地把熊殺掉吃掉。不過,他們有個傳說,說一個婦女和熊生了一個兒子;他們有許多人住在山裡,以做熊的後代自豪。這種人叫做“熊的後裔”(Kimun Kamui sanikiri),他們懷著自豪感說到:“說到我哇,我是山神的孩子;我是統治山林的神的後裔。”所謂山神不過是指熊罷了。所以,很可能就是像我們的主要權威人士約釩萜趵漳潦Φ目捶ǎ茉前⒁僚等說囊桓鍪獻宓耐繼塚患詞穀緔耍埠苣呀饈駝靄⒁僚等碩孕芩車木匆狻?我們這裡想要談的是阿伊諾的熊節。冬天將儘的時候捉一頭小熊,帶回村子裡。如果熊特彆小,就由一位阿伊諾婦女用奶喂養,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婦女能喂養它,就用咀嚼過的食物喂這個小動物。白天,讓它在小屋裡和孩子們玩,受到很深的愛護。但是當小熊長得夠大了,纏人或抓人,使人不安,就把它關在一個結實的木箱裡,一般在籠裡養兩年或三年,用魚或小米粥喂養,一直養到殺了吃掉的時候。但是“特彆值得注意的事實是,養小熊不隻是為了提供好吃的肉食,而是幾乎把熊作為崇拜的對象,甚至當作一種神物”。在蝦夷島這個節日一般在9月或10月裡。舉行節日宴會之前,阿伊諾人向神告罪,說他們待熊很好,儘可能長時期地供養它,但現在已不能再喂養它了,不得不殺死它。舉行熊肉宴的人請來親戚朋友;在一個山村裡,差不多全村的人都參加宴會。遠村的客人也受到邀請,無所花費,痛飲一場,所以客人一般都願意來。請柬的內容大致如下:“我,某某某,即將獻祭居處山林之親愛的小神物。我的朋友和先生們,敬請光臨宴會,一堂歡敘,同送尊神。”所有的人都聚在籠子麵前,專門選定的演說者對熊講話,告訴它,他們要把它送到它祖先那裡去,請它不要氣惱,原諒他們即將對它乾的事,並安慰它,向它保證有許多削好的神杖(伊諾,inao),大量的餅、酒送給它在路上享用。這種演說,拜契勒先生聽見過一次,大意如下:“嗬,你神靈啊,你是被送到這世上來供我們獵取的。嗬,你這寶貴的小神靈,我們禮拜你;請聽我們禱告。我們喂養了你,化了不少力氣把你養大,都是因為我們非常愛你。現在,你已經長大了,我們要把你送回你父親、母親那裡去。你到了那裡,請為我們多說好話,告訴他們,我們對你多麼仁愛;請再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將祭祀你。”用繩子把熊捆好後,牽出木籠,用一陣鈍箭射它,為的是將它激怒。當它掙紮無效,疲倦了的時候,把它捆在木樁上,用兩根木棍夾住它的脖子,然後用力夾緊,所有的人都熱心地幫著把它夾死。好箭手還向它的心臟射進一箭,卻不流出血來,他們認為如果有血滴在地上,就不吉利。不過,有時人們也喝熊的熱血,以為“熊的勇敢和其他德性就會傳到他們身上”。有時候,他們把熊血塗在自己身上或衣服上,為的是保證打獵成功。熊被夾死後,剝去皮,砍掉頭,放在屋裡東邊窗子上,在它嘴下放一塊它自己的生肉,和一碗煮好的它身上的肉,還有一些玉米餅和乾魚,接著便向這死熊禱告。有時還邀請它在到達父親母親那裡之後,再回到世上來,以便再一次養好它殺掉它。當人們認為熊已經吃完自己的肉時,主持宴會的人就拿起裝著煮好的肉的碗,向它敬禮,把肉分給所有在場的人;每個人,無論老少,都必須吃一點。這個碗叫做“祭碗”,因為它是剛剛祭過死熊的。其他的肉也做熟,同樣的給所有的人,每人至少吃一塊;不吃的人等於開除了教籍,將被置於阿伊諾族人之外。過去,除了骨頭而外,熊身上的一切都得在宴會上吃掉,但是這條規矩現在已經不那麼嚴了。熊頭剝去皮後,放在屋外神杖旁的一根長杆上,一直放在那裡,到最後變成光光的白骷髏。掛在那裡的這種骷髏不隻在節日受到禮拜,它在那裡存在多久,都一直受到禮拜。阿伊諾人向拜契勒先生擔保說他們的確相信受崇拜的動物的精靈是住在骷髏裡;所以他們說它是“神靈的保持者”和“珍貴的神靈”。比肥姹床┦?月10日在庫內親眼看到殺神的儀式,庫內是蝦夷島上火山灣的一個村子。他對這個儀式的描寫中有些有趣的特點,上麵的記載裡沒有提到,值得在這裡綜述一下。他進入小屋後;發現有三十個左右的阿伊諾人在場,男人、婦女、小孩子,都穿著他們最好的衣服。屋裡的主人首先在爐灶上向火神奠酒,客人都照他的樣子做。然後,在小屋裡家神的神聖角落裡祭奠家神。與此同時,喂熊的主婦單獨坐著,安靜而憂傷;不時地落著眼淚。她的悲哀顯然不是做作。隨著節日活動的繼續進行,她越發哀傷。接著,主人和一些客人走出小屋,在熊的籠子麵前奠酒,還用一個碟子給熊送上幾滴,立即被熊打翻。接著婦女和小姑娘們圍著籠子跳舞,她們的臉對著籠子,膝蓋微微彎曲,用腳尖跳躍。她們邊跳邊拍手,唱著單調的歌曲。主婦和幾個老年婦女含淚而舞,年老的婦女可能是喂過許多熊的,她們把手向熊伸去,向它喊出許多親熱稱呼。青年人不那麼激動;他們不但唱歌,而且發笑。鬨聲把熊攪動了,開始在籠子裡跑起來,悲哀地吼叫著。其次在神杖前奠酒,神杖就在一個阿伊諾人家小屋的外麵。這些神杖大約有兩英尺高,頂上削成螺旋形。這是專門為過節日豎的五根新神杖,上麵綁著竹葉。殺熊時照例都這麼做。竹葉的意思是指熊死還會複生。然後把熊牽出籠子,頸上纏一根繩,把它領到小屋附近的地方。然後男人們由一個人領著向熊射出木頭做的箭。舒貝博士也得跟著這樣做。接著把熊牽到神杖麵前,拿一根棍子放到它嘴裡,九個人跪在它身上,把它的頸子壓在一根柱子上。五分鐘以後熊就死了,哼也沒哼一聲。這時婦女和女孩們已在男人們後麵站好,跳舞悲號,打那些殺熊的男人。接著把熊的屍身放在神杖前的席子上;從神杖上拿下一把劍和劍囊,掛在死熊的脖子上。如果是母熊,還掛上項鏈和耳環。然後向它獻祭食物和飲料:小米粥、小米麵餅和一壺米酒。這時男人們坐在死熊麵前的席上,向它奠酒,然後就大口喝起酒來。婦人和女孩們也都沒有愁容了,高興地跳著舞,年老婦人更是格外高興。正當高興到極處的時候,兩個原來牽熊出籠的阿伊諾人,爬到小屋頂上,把小米餅子扔到人群中,於是男女老幼人人爭先恐後地搶那些餅子。然後剝去熊皮、切開熊的內臟,將頭割下來,皮連在頭上。男人們用杯子接著血熱切地喝下去。所有婦女和孩子好像都不喝血,雖然按規矩並不禁止他們喝。熊肝切成小塊和鹽生吃,婦女和孩子們也得到一份。肉和其餘的內臟拿進屋去,保存到第三天,然後分給所有宴會時在場的人。舒貝博士也得到了一份熊血和熊肝。給熊開膛時,婦女和小姑娘跳著節日開始時跳的那種舞。——不過,不是圍著木籠跳,而是在神杖麵前跳。跳這種舞時,頃刻前還是很歡樂的老年婦女這時又流淚不止。從熊的頭部挖出腦髓,和鹽一起吞食,剝了皮的頭頂骨就掛在神杖旁的一根柱子上。堵熊嘴的一根棍子也拴在柱子上,掛在屍首上的箭和箭袋也是如此。約一小時後,拿走箭袋,其餘的東西仍然留在那裡。所有的人,男人和婦女都在柱子前熱熱鬨鬨地跳舞。最後再舉行一次酒會,婦女也都參加,以此結束節日的活動。關於阿伊諾人熊節的第一篇發表出來的記載也許要算一個日本作者在1652年提出的那一篇。這篇記載有法文譯本,大致如下:“他們得到小熊就帶回家來交給妻子喂養。長大後就用魚鳥喂它,到冬天為了取出肝臟把它殺掉,他們認為肝能消毒、去蟲、止痛、治胃病。肝的味道非常苦,如果在夏天殺熊,肝就毫無用處。殺熊於日本的1月份開始。他們殺熊是把熊頭夾在兩根長棍子中間,由五十或六十人一起來夾,男女都有。熊殺死後,他們吃熊肉,肝存起來作藥料,皮就賣掉,皮為黑色,通常有六英尺長,最長的竟達十二英尺。一剝完皮,養熊的人就開始哭它。然後他們做一些小餅,款待那些幫助他們的人。”庫頁島的阿伊諾人用同樣的儀式養熊殺熊。我們了解到,他們並不把熊看作神,隻是把熊當作一個使者,交予各種任務由它帶給森林之神。先在籠裡養熊兩年左右,然後在節日殺掉,而這種節日又是在冬天的某個晚上。殺熊的頭一天舉行哀悼,年老的婦女在放熊的籠子麵前彼此換班哀哭、呻吟。然後在午夜時分,或在大清早,由一個人對熊說很多的話,提醒它,他們是如何看護它,好好喂它,讓他在河裡洗澡,使它溫暖、舒適。他接著說:“現在我們要為你舉行一個大宴會,你不要怕。我們不會害你。我們隻把你殺掉,送你到愛你的森林之神那裡去。我們奉獻給你一頓好飯,將是你在我們這裡吃的最好的一頓飯,我們大家都一起來哭你。殺你的阿伊諾人是我們這裡最好的弓箭手。他就在這裡,他哭,他求你寬恕;你不會感覺到什麼,很快就會辦完了。我們不能一直喂你,這你是懂得的。為你,我們算是儘了責任;現在輪到你為我們作出犧牲了。你請神冬天給我們多送些水獺和黑貂,夏天多給些海豹和魚。彆把我們托你的事給忘了,我們非常愛你,我們的孩子們也永遠不會忘記你。”熊在旁觀者的激動中吃完它最後一頓飯,年老的婦女又哭起來,男子吞聲哭喚,這時,人們克服困難,冒著危險把熊捆起來。放出籠後用繩子牽著或拖著,依熊的性子而定,繞籠走三圈,然後繞主人的房子走三圈,最後繞演說者的房子走三圈。於是把它綁在一棵樹上,樹上用通常削好的神杖點綴起來,演說者對熊又作一番很長的講話,有時說到天都快亮了。他喊道:“記住哇!記住哇!你要記住你的一生啊,要記住我們為你儘的心意呀。現在是你儘你的責任的時候了。彆忘了我托付你的事。你告訴神請神多給我們財富,好讓我們的獵人滿載稀有的獸皮和好吃的動物從森林中回來;讓我們的漁夫在海岸上和海裡找到成群的海豹,讓他們的網被捕獲的魚壓得斷裂。除了你,我們再也沒有彆的指望。妖精會笑我們,他們總是不懷好意危害我們,他們見了你都要低頭。我們給你食物,使你健康高興;現在我們殺你也是為了你可以多送些財富給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作為對我們的回報。”熊愈來愈燥動不安,對這番講話也聽不進去,它圍著樹,一圈又一圈地走著,悲哀地嚎叫著,終於最初升起的陽光照到了這幅景象上,一個弓箭手一箭射穿它的心口。他一射出箭,就立即扔了弓,倒在地上,年老的男子婦女也都倒下去,哭泣著,嗚咽著。然後他們給死獸獻米和野土豆等祭品;先說一番可憐它的話,感謝它所忍受的痛苦,然後砍去它的頭和腳爪,作為聖物保存起來。接著用熊肉熊血設宴。婦女從前是不參加宴會的,現在也和男人共席了。所有在場的人趁熱把血喝掉;照規矩肉隻能煮熟,不許烤的。由於規定熊的遺體不能由大門進屋,庫頁島上阿伊諾人住房又沒有窗子,因此,他們由一個人爬上屋頂,把肉、頭和皮從通煙口放進屋裡。於是用飯和野土豆向熊頭祭祀,而且很周到地在熊頭旁邊放著煙鬥、煙葉和火柴。照規矩,客人要等把熊身吃完才能散;吃飯時不得用鹽和花椒,一塊肉也不能給狗吃,宴會完畢,就把熊頭拿到樹林的深處,放在一堆熊的頭蓋骨上。那些頭骨都是過去這種節日剩下的,已經腐爛發白了。西伯利亞東部通古斯族的吉利亞克人[作者這裡有誤。吉利亞克人不屬通古斯族。有的學者將之劃入古亞細亞族。]每年1月份舉行一次與此相同的熊節。“在他們的宗教儀式中,熊是全村最受照顧的對象,是最主要的角色”。把老母熊殺掉,小熊在村裡養起來並不給它喂人奶。當熊長得夠大了,就從籠裡取出來,拖著走過村子。但是,他們先把它引到河邊去,認為這樣做會保證各家打漁豐收。然後把它牽到村裡各家,各家有魚、白蘭地等物獻給它。有些人匍伏在它麵前。人們認為它進入家門是帶來祝福;獻給它的食物,它如嗅了,也是祝福。不過,人們不斷地逗、弄它、挑它、搔它,讓它發脾氣、使性子。各家都去過之後,就把它綁在一個樹樁上,用箭射死。然後割下它的頭,綴上刨花,放在設宴的桌子上。他們在這裡求死熊原諒,向它禮拜。然後烤熟它的肉,用雕刻精致的木碗吃肉。他們不像阿伊諾人那樣吃生肉,喝熊血。他們吃到最後連熊的腦髓和內臟也都吃掉。他們把綴著刨花的頭蓋骨放在屋角的一棵樹上,然後人們唱歌,男人婦女都排著隊跳舞,模仿熊的姿態。俄羅斯的旅行者勒販鬥希任克[1826~1894,俄國民族學家]和他的夥伴於1856年1月在吉利亞克人的提巴克村親眼見到過一次這種熊節。他詳細地報導了這個儀式,我們從中獲知一些具體情況,在我方才簡短的敘述中沒有提到。熊節從阿穆爾河和西伯利亞直到堪察加這整個地區各民族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它在這些民族中所占的地位都不及在吉利亞克人中那麼重要。在阿穆爾河穀中,這個動物長得又高又大,饑餓使它們變得很凶猛,它們出現又十分經常,這一切都使它成為這個地方最可怕的猛獸。所以,毫不奇怪,吉利亞克人經常想到它,無論它是活著還是死去,都在它周圍塗上一種迷信恐懼的光圈。例如,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吉利亞克人和熊搏鬥時死去,他的魂魄就附在這個野獸的軀體中了。然而就吉利亞克人的口味來說,熊的肉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特彆是捕獲這個動物以後用魚喂上一段時候,養得肥肥的,它的肉在吉利亞克人看來,味道特彆鮮美。但是要享受這種美味而不致遭受危害,他們認為必須舉行一長串儀式,其目的是要作出尊敬的樣子欺騙活著的熊,對它離體的魂靈表示崇拜以平息死熊的憤怒。一提到這種野獸就立即表示尊敬。威武地把它帶回家來,養在籠子裡,全村人輪流飼養它。因為,捉它或買它的固然可能是一個人,但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屬於全村的。它的肉是大家吃的,所以人人都得在它活著的時候出一份力量,來喂養它。把熊捉到之後究竟養多久,要依它的年紀而定。老熊隻養幾個月,小熊需要養大了才成。等捉到的熊長了厚厚一層膘,就表明快要過熊節了,節日總是在冬天,一般在12月,有時候在1月或2月。俄羅斯旅行者所見到的那個節日一連搞了好多天,吃了三隻熊。牽熊遊行不止一次,逼它走進村裡的每戶人家,家家都喂它,算是一種光榮,也是表示熊是受歡迎的客人。在熊出發挨家拜訪之前,吉利亞克人在它麵前跳繩,也許正如勒販鬥希任克所想的,這是表示對熊的尊敬。殺熊的頭天晚上,借著月光把熊領到凍結的河裡冰上。那天晚上村裡人誰都不許睡覺。第二天,又把三頭熊從陡峭的河岸牽下河去,圍著村裡婦女取水的冰窟窿走上三圈,然後把它們牽到離村不遠的指定地點,用箭射死。殺祭或宰熊的地點用削好的木樁圍起來,木樁頂上都掛著卷曲的刨花,表明這是聖地。吉利亞克人和阿伊諾人一樣,這類木樁是他們一切宗教儀式上慣用的徽誌。為了迎接熊皮,房子都已安頓裝飾停當,然後把熊皮連頭一起拿進去,不過,不是從門裡拿進去,而是從窗子裡拿進去,掛在爐灶對麵的一種架子上,往後熊肉就是在這個架子上做熟。在吉利亞克人中,煮熊肉是年紀最老的男人的事,這是他們的最高權利,婦人、女孩、年輕男子、小男孩都沒有份兒,這項工作做得很慢,考慮又多,還舉行一定的儀式。在俄羅斯旅行者所描寫的那一次,首先在鍋的四周圍上一層厚厚的刨花,然後裝上雪,因為煮熊肉是不許用水的。同時緊挨著熊嘴掛一個大木盆,盆上刻滿藤藤葉葉的各種花紋,木盆的一邊刻有熊的浮雕,另一邊是一隻癩哈蟆。切熊肉的時候,每條熊腿都要放在地上,擱在熊的麵前,好像放進鍋裡去煮之前要請求它的允許;煮好的肉用鐵鉤從鍋裡鉤出來,放在熊麵前的木盆裡,好像是要熊首先嘗嘗自己的肉味。肥肉切成條也馬上掛在熊麵前,然後再放在熊麵前的地上的小木盆裡。最後切熊的內臟,放在小盆或桶裡。同時婦女用棕色的破布做成布帶,月落以後,把這些條帶纏在熊嘴上,正在眼睛下麵“以便吸乾熊眼裡流出的淚水”。擦去可憐的熊先生的淚水的儀式舉行完畢後,所有在一起的吉利亞克人立即開始認真地吃起它的肉來。煮肉的湯已經先喝了。吉利亞克人在這種節日喝熊肉湯、吃熊肉用的木碗、木盤、木杓,都是專門做的,隻有過節才用它;這些用具都精細地刻著熊的形象和其他花紋;都與熊或節日有關,人們對用具懷有一種強烈的出於迷信的顧慮,舍不得棄掉它們。骨頭揀儘後再放回煮肉的鍋裡去。節日飯吃完後,一個老人站在屋子的大門口,手裡拿一根樅樹枝,當人們出門時,他就在每個吃熊肉的人身上輕輕地打一下,也許是表示處罰他們對所崇拜的熊所乾的一切。到了下午,婦女們跳一種奇怪的舞蹈。每次隻有一個婦女跳,手裡拿著一根樅樹枝或木製的響板,上身做出極奇怪的姿勢。其他的婦女則用木棍敲打房屋的柱子以為伴奏。勒販鬥希仁克認為,吃完熊肉後,由一位年齡最大的老人莊嚴地把骨頭和頭蓋骨拿到離村不遠的樹林中的某個地方,把骨頭掩埋起來。又砍倒一棵小樹,留下幾英寸高的樹樁,把頭蓋骨塞在樹縫裡。待野草長高,遮住了樹樁,再也看不見熊的頭蓋骨了,這就是那頭熊的最後結局。拿阿伊諾人對等其他生物的態度同他們對待熊的含混態度比較一下,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了解這種含混態度。例如,他們認為貓頭鷹是一個善神,它的叫聲警告人們邪惡將臨,從而保護了人們,防禦邪惡;所以人們愛它、相信它,虔誠地尊它為人與造物主之間的中介神靈。人們稱呼它的各種名字說明了它具有的神性和中介身份。那些人隻要有機會就捉一隻這樣的神鳥,養在籠子裡。用一些親熱的名字稱呼它,“可愛的神”、“親愛的小神靈”。不過,時辰一到,就把這親愛的小神靈勒死,讓它以中介的身份向上級的神,或直接向造物主送去信息。下麵是殺死貓頭鷹祭祀時的禱詞的格式:“可愛的神,我們把你養大,是因為我們愛你,現在我們要把你送到你父親那裡去。這裡是我們獻給你的食物、神杖、酒和餅,把它們拿到你父親那裡去吧,它會很高興的。你見了它就說:‘我在阿伊諾人那裡住了很久,一個阿伊諾人爸爸和一個阿伊諾人媽媽養育我。我現在到你這裡來。我帶了各種各樣的好東西。我住在阿伊諾人家裡的時候,見到他們有不少苦難。有些人被妖魔附體,有些人被野獸所傷,有些人為土地崩塌所害,有些人為船隻傾覆所苦,許多人被疾病糾纏。人們的苦難深重。我的父親,您聽我說,趕快去看看阿伊諾人,幫助他們吧。’如果你這樣向你父親訴說,你的父親會幫助我們的。”另外,阿伊諾人還在籠裡養鷹,尊鷹為神靈,求它保護人們,防禦邪惡。但他們殺祭這種神鷹。殺祭時,他們向它禱告,說道:“哦,可愛的神靈啊,啊,你這神鳥啊,請聽我說吧。你不是這個世界的,你的家還在造物主那裡,你是他的金鷹。實情就是這樣,我把這些神杖、餅和其他貴重東西送給你。你騎上神杖,升到你輝煌天空的家裡去。你到家時,把你本類的神靈聚集在一起,謝謝它們為我們統治了這個世界。我求你再回來統治我們。啊,我親愛的,你快去吧。”又如阿伊諾人尊重隼,把它養在籠子裡,向它獻祭品。要殺它的時候,就向這種鳥念這樣的禱告:“神隼啊,你是出色的獵手,請把你的聰明,賜給我吧!”如果隼被關在籠裡養得很好,殺它時又用這種方式向它祈禱,它就準會幫助獵人。阿伊諾人就是這樣宰殺動物,希望由此獲得各種好處。他們把這些動物看作神靈,希望這些動物為他們帶信給親人或上界的神,他們希望通過吃他們的軀體,或用其他方法得到它們的美德。他們顯然希望它們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再把它們捉住殺掉,再一次獲得他們已經獲得過的一切利益。因為,在擊碎熊和鷹的腦袋之前,他們向其崇拜的熊和鷹祝禱,祈求它們複生到這世上來。這些似乎清楚地表明他們相信這些生物將來會複活。如果在這一點上還有任何懷疑,拜契勒先生的證明會予以解除,他告訴我們:“阿伊諾人堅信獵殺或祭殺的禽獸的精靈會再次投生回到世上來生活;他們還相信,禽獸還陽是專門為了人的福利,尤其是為了阿伊諾獵人的福利。”拜契勒先生對我們說,阿伊諾人承認“把禽獸殺掉吃掉,會有另外一個來頂替它,從而可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殺死這些禽獸時“向它們祝禱,邀請它們複生,供作另一次宴會的食物,好像這樣被他們殺掉吃掉是一種榮譽,也是一件愉快的事。人們的確是這樣想的”。最後這幾句話,從上下文來看,是特彆就殺熊一事而說的。所以,阿伊諾人殺掉自己崇拜的動物之前就想到要獲得一些利益,其中有一點相當實惠,那就是在這次和以後各次的場合中飽吃它的肉、喝它的血;而這種令人愉快的向望又是來自他們堅信死去的動物精靈不朽,肉體複生。世界上許多地方許多野蠻民族的獵人都有這類的信念,並由這信念產生了各種古怪的風俗,有一些古怪風俗我們一會兒就要談到。同時,注意考察以下節日也是相當重要的:阿伊諾人、吉利亞克人和其他部落舉行隆重的集會,表現出尊敬的哀傷的樣子,把籠裡馴養的熊殺掉,這也許隻是獵人舉行的類似儀式的擴大和提高,獵人對他在森林裡遇上殺掉的一切野熊也舉行類似的儀式。我們見到過一些材料明確指出吉利亞克人確有這種情況。斯特恩伯格先生說,如果我們要了解吉利亞克人的儀式的意義,“我們首先必須記住,一般總是錯誤認為熊會隻是在殺掉家熊時才舉行。其實並非如此,吉利亞克人打獵時每次殺了熊都舉行熊會。不錯,打獵時的熊會規模不那麼大,但熊會的實質也是一樣的,在森林裡殺了熊,把它的頭和皮帶回村裡來,用音樂和莊嚴的儀式勝利地迎接它們。把熊頭放在聖壇上,獻上祭品,正如對待殺死的家熊一樣;貴客也來相聚。同樣也要用狗獻祭。野熊的骨頭也和家熊的骨頭一樣,保存在同一地方,待以同樣的敬意。所以,冬天盛大的熊會不過是每殺一頭熊時舉行的儀式的擴大”。所以,這些部落對他們一貫捕獵、殺掉、吃掉的動物表示敬重,幾乎尊為神,這種做法表麵上很矛盾,但這種矛盾並不像我們放火時那麼嚴重:人們這樣做是有理由的,有一些很實際的理由。那些野蠻人決不是那麼不講邏輯,那麼不切實際,像一些浮淺的觀察家所以為的那樣。他們深入地思考了與他們有切身關係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推理,得出的結論與我們的結論雖然常常相差很遠,但我們不應該否定他們對人類生存的某些基本問題也長期地耐心地思考過。在現在的這個例子裡,如果他把一般的熊都看作滿足人類需要的動物,同時卻又從這種動物中挑出一些個彆者來加以禮拜,幾乎達到將它們神化的地步,如果確是這樣的話,我們不應馬上倉促地就說它是不合理的、矛盾的,而是要努力把我們自己放在他的觀點上,像他觀察事物一樣地觀察事物,要努力去掉我們的成見,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已經被這些成見很深地感染了。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們也許會發現儘管野蠻人的行徑在我們看來很荒謬,但他的所作所為一般是根據一連串的推理,他覺得這些推理是與他有限經驗中的事情相協調的。我想在下一章中就這一點提出證明。我想證明的是:野蠻人根據他粗淺的哲學原則慣於對自己殺掉吃掉的動物表示尊敬;阿伊諾人和亞洲東部的其他部落在熊會上舉行的莊嚴儀式,不過是一個特彆突出的例子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