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長恨歌(1 / 1)

甘露之變 吳蔚 5665 字 2個月前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範陽發動叛亂,以討楊國忠為名,率所部十五萬人,大舉揮師南下。從貞觀年間打敗東突厥以後,中原一百餘年沒有戰爭,現在突然見安祿山叛軍氣勢洶洶過境,沿途百姓都驚恐萬分。各個州郡打開武器庫應戰,卻發現大部分器械已腐朽敗壞,不能使用,唐軍士卒不得不手持棍棒參戰。這就是史書中所講的“所謂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安祿山部下均是唐軍精銳,能征善戰,郡縣守軍遠不及叛軍那樣訓練有素。既然無力抵擋,各郡縣便都紛紛打開城門,延納敵人。有些地方官吏逃走,有些被叛軍俘獲殺害,有些自殺在路旁,投降的也不可勝計。叛軍所到郡縣,唐朝軍隊沒有組織任何有效的抵禦,幾乎是望風瓦解。十二月十二日,叛軍攻陷東都洛陽。河南尹達奚珣曾經在幾個月前上書提醒李隆基,懷疑安祿山獻馬一事有異謀,然而叛軍一到,便立即投降了安祿山。可謂是典型的“識時務者”。當時朝野上下普遍認為,安祿山不久就會兵敗,連老百姓都對唐軍極有信心。但安祿山叛軍南下後,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起兵一個月,便陷東都,逼近潼關。人們開始對大唐將士深深失望,憂懼不安。潼關是京城長安的門戶。唐朝製度,從潼關到長安,每三十裡設一烽堠,日曉日暮,各放烽火一次,稱為“平安火”。唐軍主帥哥舒翰駐守潼關後,每晚都在關頭燃起烽火,通過沿途的烽火台,一座接一座地傳到長安,以報潼關尚在,長安平安。這平安火,自安祿山起兵南下以來,便成為京城中人人翹首以盼的烽火。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初九,潼關失守。自此,關內再無險可守,長安門戶大開,京師淪陷隻是個時間問題。因此潼關到長安之間的河東、華陰、馮翊(今陝西大荔)、上洛(今陝西商縣)等郡防禦使皆棄郡逃走,唐軍守兵也鬥誌全無,紛紛棄城逃命。長安已經是危在旦夕。潼關失守的當天,主帥哥舒翰的部下到長安報告潼關情況危急。當時唐朝廷對前線的戰況還不十分了解,李隆基還沒有意識到大難已經臨頭,竟然沒有召見信使,隻是草草派李福德等人領監牧兵開赴潼關增援。到了晚上,一天都沒有看到報告平安的烽火,李隆基這才感到懼怕。平安火不燔,顯見不平安。這不是官方所能掩蓋得了的事實。於是,長安城中開始人心浮動,人人感受到山雨欲來的沉悶,開始心神不定地交換著道聽途說的種種傳聞。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初十,潼關潰敗的唐軍已經逃回長安報信,說哥舒翰軍全線敗逃。李隆基嚇得魂飛天外,急召宰相楊國忠商議。楊國忠因為楊家出自蜀地,在那裡有大批產業,便勸李隆基逃到蜀地去,還洋洋自得地說:“我曾經兼任劍南節度使,安祿山反叛後,即命令節度副使崔圓暗中準備物資,以防備危急時到劍南使用。眼下遠水難救近火,不如先去蜀地暫避。”堂堂大唐天子出逃,必將是千古笑話。李隆基躊躇了很久,才說:“明日再議!”楊國忠回家後,連夜通知妹妹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收拾一切細軟,準備西逃。同時派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進宮麵見楊貴妃,由楊貴妃出麵,勸說李隆基到蜀中去避難。六月十一,楊國忠召集百官於朝堂,問他們有什麼計策。百官神色驚懼。有大臣建議李隆基調兵親征,有大臣建議宜征兵勤王,卻都不是切實可行的對策,無法解眼前的燃眉之急。可笑的是,楊國忠竟然在這個時候開始痛哭流涕,還義正詞嚴地責怪李隆基說:“人告祿山反狀已十年,上不之信,今日之事,非宰相之過。”意思是:人們告安祿山的反狀已有十年了,但皇上總是不相信,現在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不是宰相的過錯。楊國忠言語中明顯暗示是李隆基的錯。李隆基聽了,無語。百官亦無語。這時候,長安士民已經得知潼關失守的確切消息,人人驚擾奔走,不知向何處去,市裡蕭條,亂成一團。六月十二一大早,徹夜未眠的楊國忠趕去宮中。此時,朝堂中空空蕩蕩,一個大臣都沒有。等了好久,才有幾個大臣稀稀落落地到來,上朝的官員不及平時十之一二。其他的大臣們都忙著用各種各樣的辦法為自己謀取後路去了。到場的大臣也都驚惶失色,問宰相有何對策。楊國忠推說不知。不久,李隆基派太監單獨召楊國忠到內殿,密談許久。之後,李隆基親自登上勤政樓,下製書說,要親自率兵征討安祿山。又任命京兆尹魏方進為禦史大夫,兼置頓使;京兆少尹崔光遠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宦官邊令誠負責掌管宮殿的鑰匙。文武百官對李隆基的這般安排有些莫名其妙,不免暗中議論。得知製書內容的人,都不相信李隆基會親自出征。就在當天,李隆基從平日居住的興慶宮移居到大明宮。六月十三,少數大臣入朝。宮前漏聲依舊,儀仗隊的衛士們仍然整齊地站在那裡。然而,宮門剛剛打開,裡麵的宮人們便亂哄哄地一擁而出,神色倉皇之極。文武百官這才知道,皇帝和貴妃等人已經不知去向。前一天還表示要親征的大唐天子丟下他的臣民獨自出逃了!怪不得李隆基事先要移居到大明宮,隻因為興慶宮臨街,人來人往地引人注目,不方便逃跑。文武百官明白過來後,登時內外搶攘,無比混亂。消息飛快地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這座繁華的城市立即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四出逃命。山野小民爭著進入皇宮及王公貴族的宅第盜搶金銀財寶,有人縱火焚燒了左藏大盈庫,甚至還有人騎著毛驢跑到大殿裡。這人大概對皇宮神往已久,想借機看看神秘莫測的皇宮到底是什麼樣。在眾人爭相逃命的混亂中,此人還能有這樣的念頭,一心想滿足心中的好奇,也可謂奇人一個了。可惜史書上並未記錄此人的姓名來曆。此時,崔光遠為京兆尹,也就是長安城的最高行政長官,邊令誠則為宮廷最高長官。二人聽到消息,急忙帶人趕到左藏大盈庫救火,又招募人代理府、縣長官,分彆守護。局麵混亂下,崔光遠不得不殺人立威,一下殺了十多個人,局勢才勉強穩定下來。眼見叛軍大兵壓境,崔光遠立即派他的兒子去見安祿山,邊令誠也把宮殿各門的鑰匙獻給安祿山。大唐的皇帝到底到哪裡去了呢?原來,李隆基公然發布親征詔書的同時,還有密詔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命他整軍待發,同時選良馬九百餘匹,夜半待用。六月十二夜半時分,長安城尚在一片寂靜之中,李隆基率同楊貴妃楊國忠兄妹、太子李亨等皇子皇孫、同平章事韋見素、禦史大夫魏方進、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宮監將軍高力士等重要人物,暗中潛出延秋門,向西逃去。除了六軍士兵外,隨行的官員、親友不過百餘人。大部分臣僚和皇族都被遺棄在京師,棄而不顧,甚至包括住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子、皇孫等。李隆基一度寵愛的梅妃江采萍便是屬於這類被遺忘的人之一。之後,她死在了殺入長安的叛軍之手。大唐天子竟然要如做賊一般悄然離去,生怕被人發現。當年李隆基東封泰山時,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四夷酋長扈駕從行,車馬列隊,延續百裡,盛極一時。如今落魄至此,可歎!盛唐已經成為了曆史,曆史卻是如此無情。一行人路過左藏大盈庫的時候,楊國忠請求請將庫藏燒毀,以免大批庫存布帛為叛軍所得。李隆基心情淒慘,長歎道:“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征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過了便橋,楊國忠又命人將橋燒毀,以阻擋叛軍的追擊。李隆基知道後,說:“官吏百姓都在避難求生,為何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立即派高力士帶人將火撲滅,留著橋梁給後麵的士民逃命之用。李隆基事先已經派太監王洛卿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員準備接駕。到了鹹陽,派出的太監王洛卿和鹹陽縣令都已經逃走了。再派太監去征召,官吏與民眾都沒有人來。逃難的皇帝饑餓不堪,隻得以楊國忠臨時買來的胡餅充饑。隨行太監好不容易找到當地百姓,向他們說明了情況。百姓們送來了一些粗飯,其中摻雜有麥豆。皇子皇孫們平時養尊處優,哪裡吃過這樣的飯,但是實在餓得慌,也顧不得什麼體麵,沒有碗筷,便用手撈著吃,一下子就吃得精光,還沒有吃飽。李隆基命人給這些送食的百姓金錢,並好言撫慰。百姓們眼見自己的天子落難至此,都痛哭失聲。李隆基無限感慨,老淚縱橫不止。這時候,一個叫郭從謹的老人擠到車前,對李隆基說:“安祿山包藏禍心,預謀反叛已經很久了,其間也有人到朝廷去告發他的陰謀,而陛下卻常常把這些人殺掉,使安祿山奸計得逞,以致陛下出逃。所以先代的帝王務求延訪忠良之士以廣視聽,就是為了這個道理。我還記得宋璟做宰相的時候,敢於犯顏直諫,所以天下得以平安無事。但從那以後,朝廷中的大臣都忌諱直言進諫,隻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取悅於陛下,所以對於宮門之外所發生的事陛下都不得而知。那些草野之士,有想進諫者,但九重嚴深,無路上達。如果不是安祿山反叛,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能夠見到陛下而當麵訴說呢!”李隆基無言以對,好半天,才垂頭喪氣地歎息說:“這都是我糊塗所致,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此時,隨行的軍士都還沒有吃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便讓軍士們各自到附近村落求食。當時天下人都認為安祿山叛亂是因為楊國忠驕橫放縱所致,無不對他切齒痛恨。甚至連安祿山起兵也是以討楊國忠為名,可見他聲名狼藉到了何等地步。軍士們無不深怨楊國忠,認為他是這一切苦難的罪魁禍首。陳玄禮和太子李亨也對楊國忠是敢怒而不敢言。可笑的是,那自以為是的楊國忠絲毫沒有意識到利劍就懸在頭頂,還整天對軍士呼來喝去,擺出一副宰相的樣子。快半夜時,逃難的李隆基一行到達金城(今陝西興平),縣令和縣民也早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還能夠吃飯。當時跟隨李隆基身邊的官吏中,借機逃跑的人很多,宦吏內侍監袁思藝就趁夜色逃走了。金城驛站中沒有燈火,人們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貴賤,混睡在一起,皇室貴族的威風掃地。這一夜,從潼關逃回的唐將王思禮趕上了出逃的皇帝一行。李隆基這才知道唐軍主帥哥舒翰已經被俘,於是就地任命王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羅散兵,準備向東進討叛軍。王思禮,高麗人。青年時入居營州(今遼寧朝陽),以功授右衛將軍、關西兵馬使,曾跟隨哥舒翰征九曲。哥舒翰駐守潼關後,楊國忠不斷從後掣肘,導致唐軍無功。王思禮曾向哥舒翰力請殺楊國忠以謝天下,說:“安祿山起兵是以誅楊國忠為名。我們應該用漢挫七國之計(指漢景帝殺晁錯一事),您隻要留兵三萬守關,率領其餘精銳回京師誅殺楊國忠,大事可成!公以為如何?”哥舒翰搖頭不應。王思禮又道:“若是給皇上上表請求誅殺楊國忠,皇上未必會同意。我願意率領三十騎,回長安劫取楊國忠到潼關,如此,公可斬之。”哥舒翰愕然道:“若如此,真是哥舒翰反,不是安祿山反了。此言何可出諸君口?”於是,王思禮不敢再說。關於王思禮到達金城驛這一夜除了覲見皇帝外,還乾了些什麼,正史上沒有記載。然而,他曾經極力慫恿主帥哥舒翰殺掉楊國忠以謝天下,甚至主動請纓要求親自動手。而楊國忠早知道密謀一事,之後一定會設法謀害王思禮。王思禮心中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到了這個時候,王思禮對楊國忠的切齒痛恨,就從以前的為天下人請命而轉變為自保。王思禮進出金城,勢必要遇到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種種的證據表明,這二人必然就楊國忠的話題有過秘密交談,也許還談到過具體對付楊國忠的計劃。一些野史甚至繪聲繪色地記錄了王思禮與陳玄禮的對話,並認為太子李亨的親信家奴李輔國也參與了這次秘密會談。就在王思禮離開的第二天,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發生了兵變,從而讓默默無名的馬嵬驛成為了千古名地。走走停停中,李隆基逃難的隊伍到了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縣西,嵬,音wéi,同維),隨行的將士又餓又累,心中越想越氣:好好的長安待不住,弄得到處流亡,受儘辛苦。想到楊國忠專權誤國,致使他們受苦,就怨恨異常。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擔心軍士造反,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決定殺其以平民憤。他有此心思,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安祿山謀反之後,他便想在城中誅殺楊國忠,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下手。因為事關重大,陳玄禮決定動手前還是心有顧慮,於是就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想事先取得太子口頭上的支持,尋找到一座大靠山。然而,“太子未決”。這裡要特彆提一句,陳玄禮為李隆基最親信的心腹。陳玄禮初任果毅都尉,與當時還是藩王的李隆基交好,並跟隨李隆基起兵除韋後。李隆基在位期間,陳玄禮一直宿衛宮禁,備受信任。陳玄禮為什麼在動手殺楊國忠前,還要特彆征求太子的意見呢?這件事是非常微妙的。李亨當了多年太子,不但沒有一天有過實權,還一直生活在宰相的傾軋重壓下,生命都沒有保障。太子李亨與楊國忠是生死對頭,陳玄禮不是不清楚這一點。這隻能說明,太子李亨事先就除掉楊國忠一事與陳玄禮有過交流。而當陳玄禮真的來征求意見時,太子李亨表麵上並沒有表態,以他的微妙身份以及對父皇的畏懼,他也不可能表態,隻能是“太子未決”。後世當然不可能看到太子李亨迫不及待地高興得跳起來的記敘,事實上也不會如此。太子李亨一直生活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他相當知道把握分寸。但實際上,太子李亨一定有什麼動作,事先或者當時給了陳玄禮以暗示,堅定了陳玄禮的決心,因為事變就在這時候發生了。當日,“軍士不得食,流言不遜”,陳玄禮帶頭擋住了楊國忠的馬頭。其時,眾將士的憤怒猶如乾柴,發難隻需要一個導火線了。剛好這時有吐蕃使節二十餘人,正向楊國忠訴說沒有吃的東西。楊國忠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有人高聲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然後立即有人用箭射中了楊國忠坐騎的馬鞍。這個射第一箭的人據說叫張小敬,隻是個普通的禁軍騎兵。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張小敬在這一重大曆史事變中挺身而出,史書上沒有記載。既然是禁軍騎兵,箭法肯定相當不錯,距離如此之近,竟然隻射中馬鞍,也許這射箭的張小敬還不敢真的要了楊國忠的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畢竟,楊國忠是大唐的宰相,事後萬一追究起來,必定要追究首者。畢竟,人人想殺楊國忠,隻是無人敢第一個動手,這可是滅族的大罪。然而,這第一箭射出後,事情就變得難以預料了。群情難免洶洶,一旦眾人一哄而上殺了人,事後追究,也是法不責眾了。分析起來,用這一射不中的箭作為導火索的安排,思慮非常周密,應該事先有過詳細的計劃,陳玄禮作為禁軍的統帥,一定親自參與了謀劃,而張小敬也定然是他的心腹。果然,軍士們滿腔的怒火立即被這沒有射中的一箭撩撥了起來,眾人一擁而上,要殺楊國忠以謝天下。楊國忠大驚失色,倉皇逃命,逃至馬嵬驛西門內,被軍士追上殺死。軍士還覺得不夠解恨,亂刀肢解了他的屍體,割下首級,掛在矛上,插於西門外示眾。隨後,眾軍士又殺了楊國忠的長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禦史大夫魏方進聽見外麵吵鬨,跑出來一看,立即怒氣衝衝地說:“你們這群人膽大妄為,竟敢謀害宰相!”魏方進顯然是個沒有眼光的人,到了眼前的形勢,竟然還要擺出禦史的架子來。激憤的將士們立即上前殺死了他。同平章事韋見素聽見外麵大亂,也跑出驛門察看,立即被亂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幸好韋見素名聲還不算壞,有人高聲喊道:“不要傷了韋相公。”韋見素這才免於一死。軍士們又包圍了李隆基和楊貴妃休息的驛站,喊殺聲震天。李隆基聽見外麵的喧嘩之聲,問發生了什麼事。左右侍從沒有一個人回答說是將士嘩變,都說是楊國忠謀反。由此可見,楊國忠的不得人心,已經得罪儘了天下人。李隆基得知楊國忠被殺後,隻得親自走出驛門,慰勞軍士,命令他們撤走,但軍士不答應。李隆基又讓高力士去問原因。陳玄禮出麵回答說:“楊國忠謀反被誅,楊貴妃不應該再侍奉陛下,願陛下能夠割愛,把楊貴妃處死。”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邊多年,深知楊貴妃對皇帝的重要性,當即為難地說:“這我不好去奏告。”四周軍士一聽大怒,大聲喧嚷說:“不殺貴妃,誓不護駕。”一麵擁上前去,要痛打高力士。高力士見大事不妙,慌忙逃回驛站奏告。李隆基聽了,神情黯淡沉悶,說:“這件事由我自行處置。”然後進入驛站,拄著拐杖垂首而立,默不開口。十幾年來,楊貴妃是他最為寵幸的掌上明珠,兩人又曾在長生殿立過生死不離的海誓山盟。如今落到這般棄京流亡的地步,政治上的尊嚴早已喪失殆儘,唯有貴妃或許還能使他忘卻心靈上的傷痛。他怎麼能忍心處死楊貴妃呢?這時候,外麵喧嘩聲更響,局勢即將到不可控製的地步。韋見素的兒子韋諤任京兆司錄參軍,上前說道:“現在眾怒難犯,形勢十分危急,安危在片刻之間,希望陛下趕快作出決斷!”說著跪下不斷地叩頭,以至血流滿麵。李隆基說:“楊貴妃居住在戒備森嚴的宮中,不與外人交結,怎麼能知道楊國忠謀反呢?”一直冷眼旁觀的高力士知道不殺楊貴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氣憤,萬一軍士衝了進來,楊貴妃照樣被殺,連皇帝自己也將處在危險之中,便勸說道:“楊貴妃確實是沒有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還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們怎麼能夠安心呢!希望陛下好好考慮一下,將士安寧,陛下就會安全。”李隆基深知大勢已去,無論如何都無法保住楊貴妃的性命,這才流淚說道:“賜她自儘吧。”貴為天子,坐擁天下,卻無法保住心愛女人的性命,李隆基此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體會到形勢比人強的道理。無奈呀,在曆史的長河中,再大的人物,也無力抗拒巨流的力量。隨波逐流也好,逆流而上也好,最終還是被卷入洪流中,抗爭隻是徒然無功。楊貴妃接到聖旨後,驚倒在地,良久,才哭著請求見李隆基一麵。高力士引她來到李隆基麵前。楊貴妃涕泣嗚咽,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便說:“願大家保重!妾實在有負國家對我的恩惠,死了也沒有什麼怨恨,隻有乞求容允我禮拜神佛。”李隆基說道:“祝願妃子到善地,再得新生。”說到“生”字,已是不能成語。不忍心看楊貴妃的慘容,隻是以袖掩麵哭泣。高力士生怕李隆基一時心軟,另生枝節,忙將楊貴妃帶到佛堂。楊貴妃朝北拜了幾拜說:“妾與陛下永彆了!”隨後,高力士把她縊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這就是白居易在。”之後,高力士將楊貴妃的屍體抬到驛站的庭中,召陳玄禮等人入驛站察看,意有驗屍之意。驛站外的將士們聽到楊貴妃已經被處死,歡聲雷動。陳玄禮等人驗屍無誤後,這才脫去甲胄,去向李隆基叩頭謝罪。此時的李隆基尚且鎮定,好言好語安慰他們,並命告諭其他的軍士。陳玄禮等人都高喊萬歲,拜了兩拜而出,然後整頓軍隊繼續行進。事後,李隆基讓高力士將楊貴妃的遺體裹以錦衣,胸前放上香囊錦袋,草草葬在西郭外一裡多遠的道路北坎下。其時,楊貴妃三十八歲。後世題詠馬嵬坡的詩句極多,宋人杜真卿有一詩被認為最為婉麗,詩雲:“楊柳依依水拍堤,春晴茅屋燕爭泥。海棠正好東風惡,狼藉殘紅襯馬蹄。”剛剛埋葬完楊貴妃,南方進貢的荔枝送到。楊貴妃生前愛吃荔枝,李隆基睹物思人,不由得放聲大哭,即命人以荔枝祭於貴妃墳前。張祜有詩吟詠此事:“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楊貴妃以前患有一種肺渴的疾病,因此常含著玉魚兒療治。一次,楊貴妃齒痛,無法含玉魚兒。李隆基見她顰眉淚眼,更加憐愛,對楊貴妃道:“朕恨不能為妃子分痛呢。”後來有人專門據此事畫了一幅《病齒圖》。曾有名士在畫上題道:“華清宮,一齒痛;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這三句話,極其精妙地概括了楊貴妃的一生。受馬嵬驛事變株連而死的,還有楊國忠的其他家人與親屬。楊國忠被殺時,他的妻子裴柔、幼子楊晞,及虢國夫人、兒子裴徽和一女,已先行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南)。陳倉縣令薛景仙聽到消息後,立即親自帶人追捕。虢國夫人等人還不知道是自己人要殺自己,猜想是逆賊作亂,便扔下馬逃進樹林。眼看追兵已到,無路可逃,虢國夫人先拔劍殺死兒子裴徽,又刺死了自己的女兒。楊國忠夫人裴柔喊道:“娘子為什麼不給我方便!”虢國夫人於是又上前把裴柔殺了。楊晞腳快,搶先逃跑,但還是被官軍追上一刀殺死。虢國夫人揮劍自殺,但未傷到要害,一時沒有斷氣。追兵趕到後,將她抓住,送進陳倉監獄關押。虢國夫人為此大惑不解,問獄卒道:“是國家要殺我們,還是逆賊作亂?”獄卒憤憤地說:“都是。”虢國夫人聽了,又驚又氣,當夜傷發死去。陳倉縣令薛景仙命人將死去的楊家人胡亂埋在東城外十幾步道北的楊樹下。楊國忠有四個兒子,長子和幼子都在馬嵬驛事變中被殺,二兒子楊昢被安祿山叛軍殺死,三兒子楊曉逃到漢中郡後,被漢中王李瑀殺死。楊國忠的心腹翰林學士張漸、竇華和吏部郎中鄭昂,後來都被唐廷處斬。另一個親信中書舍人來昱本來已經逃脫,卻因為舍不得丟下家產,偷偷返回長安,也被亂兵殺死。曆史上著名的美人楊貴妃死了,美女總是令人浮想聯翩,給人無限的遐思,所以關於她的傳聞遠沒有結束。有個開店的老太婆在楊貴妃被縊死的梨樹下撿到了一隻錦襪,便說這是楊貴妃穿過的襪子,凡是想看的人,都要“出百錢”。無數人爭睹為快,老太婆竟然因此成為大富婆。後來李隆基回到長安後,派宦官來改葬楊貴妃,卻發現楊貴妃的屍體已經沒有了,墳中隻剩下一個香囊,這就是白居易詩中所說的“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因此後世許多人推測當時被縊死的並不是楊貴妃本人,而是李隆基用了偷梁換柱之計,真正的楊貴妃東渡去了日本。按當時的情況看來,這種說法沒有任何可能。馬嵬兵變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為首,他對楊貴妃的體貌再熟悉不過。楊貴妃死後由陳玄禮驗屍,他不親眼見到屍體,如何能繼續安心在李隆基身邊?至於楊貴妃屍體不在了,應該解釋屍體為民間好事者所盜。楊貴妃美貌盛傳天下,連襪子都有那麼多人搶著看,有人想看看屍體也毫不稀奇。關於馬嵬驛事變的真正主謀,曆來眾說紛紜。史書上說:“馬嵬塗地,太子不敢西行。”其實就暗示馬嵬驛兵變是由太子李亨主持和謀劃的。然而,反對楊國忠,固然有太子李亨以及宦官勢力,同時還有廣大軍士和百姓。這一事變在當時的曆史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大唐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馬嵬驛事變以後,李隆基繼續西逃。太子李亨卻被當地的百姓留住,主持抗叛大局。從此,太子李亨的身份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從馬嵬坡一路收拾殘兵北上,臣民爭相前來歸附。天寶十五年(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即位稱帝,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至此,李隆基的時代結束,唐朝最漫長和最光輝的唐玄宗之治到此結束了。至德二年(757年)十月,距安祿山起兵叛亂兩年後,唐軍經過苦戰,相繼收複了長安和洛陽,唐肅宗李亨涕淚交加,立即派中使啖庭瑤持表入蜀奏報太上皇李隆基,並請李隆基從四川回長安。出蜀道時,李隆基對樂工張野狐說:“此去劍門,烏啼花落,水綠青山,無非添朕悲悼妃子的愁緒。”(《楊太真外傳》)這妃子自然是指楊玉環了。到了斜口棧道的時候,霖雨連日。李隆基耳聞馬鈴聲不斷,勾起了無限往事,惆悵下采其聲為樂曲,命名“雨霖鈴”,以悼念楊貴妃,寄托哀思。曲子悲愴低回,令人淒楚欲絕。到達成都時,李隆基隨行官署及軍士隻有一千三百人,宮女隻有二十四人。一日,李隆基登臨成都都督府雕樓,當日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李隆基心情舒暢,便對身邊的隨侍女伶說:“你不是我梨園中的舊人嗎?隨意唱一支曲給我聽。”女伶就依《水調歌》的曲式唱了一首《汾陰行》,其中幾句說:“千齡人事一朝空,四海為家此路窮,豪雄意氣今何在,壇場宮館儘蒿蓬。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隻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曲終,李隆基已流下眼淚,左右也無不感傷。李隆基問女伶:“誰為此詞?”女伶答:“李嶠。”李隆基說:“真才子也!”不歡而去。到了鹹陽望賢宮(今陝西鹹陽東),李隆基與前來迎接的李亨終於相見。李亨還特意脫去了黃袍,穿上紫袍。劫後重逢,父子二人抱頭痛哭,不能自勝。李亨請求歸政。李隆基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人心,不好意思再回到皇位上了。何況,眼前的兒子身邊文臣武將如雲,有了強大的勢力和支持,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畏自己如虎的太子了。當即長歎一聲說:“現在天數、人心均已歸了你,能使我過上安穩的晚年,就是你的孝心了。”還要來黃袍,親自為李亨重新披上。李亨自然順水推舟應承了下來。然而,李隆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隻是他們父子最後的感情流露,安穩的晚年和兒子的孝心,他以後再也沒有得到過。李隆基被迎回京城後,不再過問政事。他居住在興慶宮,偶爾也去大明宮。李亨有時候也從夾城來興慶宮問候。侍衛李隆基的仍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與內侍監高力士,另有李隆基的親妹妹玉真公主與舊時宮女仙媛,還有梨園樂工為他娛樂。李隆基對楊貴妃之死一直耿耿於懷。他從成都回來後,立即派人去祭悼她。後來,又想改葬,好讓楊貴妃離自己近些。但宦官李輔國堅決反對,禮部侍郎李揆也說:“龍武軍將士因為楊國忠有負於皇上,招致禍亂,所以替天下人殺掉楊國忠,逼死貴妃。現在改葬貴妃,恐怕將士們會因此疑慮不安。”李隆基不得已隻好作罷。又擔心天下人恨楊家而冒犯貴妃遺體,密令宦官準備好棺木,將貴妃遺體移葬他所。宦官挖開墳頭,貴妃的屍骨已經不在,隻香囊猶存。宦官回來獻上了香囊。李隆基淚如泉湧,立即把香囊珍藏在衣袖裡。又讓畫工畫了貴妃的肖像,張掛於偏殿,“朝夕視之而欷歔焉”。時間推移,往事已成雲煙,樂極總是悲來。無論是在陽光明媚的春日,還是寒冷漫長的冬夜;無論是在池塘中蓮花怒放的盛夏,還是在宮中槐葉飄零的深秋,每當梨園弟子管弦齊奏《霓裳羽衣曲》時,李隆基便神色不悅,悲從中來,左右亦隨之流淚。興慶宮裡有座長慶樓,南靠宮外大道。李隆基常在樓上飲酒,有時也向樓下徘徊觀望,百姓經過這裡,看到垂垂老矣的太上皇都非常激動,歡呼“萬歲”。李隆基有時也在樓上宴請賓客。有一次,劍南道的奏事吏經過樓下,上樓拜見李隆基,李隆基置酒宴請了他。後又召見將軍郭子儀等,賞賜給他們禮物。這些事雖小,卻引起了李亨的顧慮,他擔心太上皇複位,開始十分警惕。從此,興慶宮成了肅宗一直無法排遣的一塊心病。宦官李輔國此時深受李亨寵信,他猜出皇帝的心思,便獻計將李隆基遷往西內,徹底隔絕太上皇同外界的聯係。李亨一時還下不了決心,當時沒有接受李輔國的這個建議,卻將原來興慶宮原有的三百匹馬減去二百九十匹。李隆基對此事無可奈何,隻好對高力士說:“我兒受李輔國蒙惑,不能再儘孝了呀。”上元元年(760年)七月,李輔國為了立功以固其恩寵,矯詔詐稱李亨請太上皇遊西內。當李隆基一行途經夾城時,李輔國率五百射生手(唐肅宗至德二年,選拔善於騎射的人,成立衙前射生手千人,也稱供奉射生官、殿前射生手,分為左、右廂,號為英武軍)攔住道路,亮出刀刃,氣勢洶洶地對李隆基說:“當今聖上因興慶宮地勢低窪,迎太上皇遷居西內。”李隆基見對方劍拔弩張,大有加害之意,不由得膽戰心驚,幾乎墜下馬來。這時,高力士挺身而出,急步上前,指斥在馬上耀武揚威的李輔國道:“太上皇是五十年太平天子,你李輔國想乾什麼,竟如此無禮!”李輔國見狀隻得下馬。高力士又代李隆基宣諭眾將士:“諸將士好自為之。”眾將士紛紛收起兵器,翻身下拜,高呼萬歲。高力士又回頭對李輔國說:“李輔國可為太上皇牽馬。”李輔國無奈,隻好與高力士一起將李隆基擁簇到太極宮甘露殿。風波平息後,李隆基握著高力士的手說:“如果沒有將軍(高力士在宮中地位很高,李亨做太子時,稱他為二兄。李隆基不叫其名而稱之為‘將軍’),我就成為亂兵刀下之鬼了!”李輔國出了個大醜,恨高力士之入骨。李隆基遷居甘露殿後,心情更加憂鬱。這時李隆基和高力士都已是七十多歲的垂垂老翁了,他們終日無所事事,鬱鬱寡歡。時隔不久,李隆基的幾個親信也相繼遭到了貶黜:高力士被流放巫州(今湖南黔陽縣西南黔城);陳玄禮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觀。隻剩下李隆基孤身一人,煢煢獨處,形隻影單,極為淒涼。因為心中悲痛,對楊貴妃的思念之情更加強烈。他的大部分光陰都是靜坐在宮中,老態龍鐘,生命在無邊的寂寞中已漸漸麻木。偶爾還會吟誦幾句詩:“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須臾舞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這是唐詩人梁鍠所作的《傀儡吟》,顯然,太上皇的心已如枯槁。寶應元年(762年)四月,李隆基在極度鬱悶中溘然去世,終年七十八歲。死前一天,他還吹了幾聲紫玉笛,聲調極其悲涼,然後命令名叫宮愛的宮女為他沐浴更衣,臥於床上。當晚,他的室內還傳出笑聲。第二天黎明,宮女進入臥房,他已經雙目緊閉,四肢僵硬。同年,唐肅宗李亨病死(一說為宦官李輔國氣死)。狼煙未滅,可惜父子二人都沒有活著看到安史之亂平定的那天。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大唐在他手中達到了極盛,也在他手中而衰,這真是人間最大的悲喜劇。至此,盛唐這一段的興衰及主要曆史人物的種種表演,在悲涼的氣氛中謝幕。一個輝煌的時代結束了。“天長地久有時儘,此恨綿綿無絕期。”這不僅是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也是唐朝盛世轉衰的時代悲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