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物無論你進的是一所好學院還是壞學院,是一所好的還是壞的預科學校或高中,你讀的幾乎就是一塊階級招牌。“那些讀書和寫書的人與那些不讀不寫的人之間的區彆本身,”湯姆·沃爾夫說,“承擔著一個偉大的社會分層意義。”而且不管你是不是讀完了都無所謂。上等階層讀書的興趣很快就會過去的。C·裡特·米爾是對的,他觀察到,雖然他們有時也會攤開書,但是他們根本不打算認真讀,除非是關於“管理方麵的書,或是引人入勝的神話和偵探,過完痛就忘了。”他們愛讀的雜誌準確地說,就是約翰·莫羅依所談到的那些擺放在公司等候室裡的專門傳達中上層階級品味的《時代》,《新聞周刊》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或者再加上《財富》、《福布斯》、《商業周刊》。如果你是個作家,送一本自己的書給一個上層階級的成員,你千萬不要指望這家夥會讀它。貧民階層的讀書趣味不會耽誤我們大多時間。這裡受歡迎的產品是上層貧民喜聞樂見的《讀者文摘》(發行量一千七百八十七萬份)、《電視指南》(一千七百六十七萬份),連同像《紐約每日新聞》那一類的日報,還有中下層貧民喜歡的像《國民探察者》、《每周世界新聞》、《明星周刊》和《環球周刊》這些你在超級市場伸手可得的讀物。這一類東西裡充斥著中世紀奇跡、魔法、似是而非的科學神侃(如來自外空間的生命、體外“旅行”、心靈獲勝等)。第一眼看上去,所有這些低級趣味似乎說明了公立中等教育的全麵失敗,但是再仔細看一看就會發現,這些讀物的編輯們常常極為老練地在事實和虛妄之間來回遊戲,騙取讀者的興趣。請看這類內容:“希特勒,現年93歲,在幕後策動阿根廷對福克蘭群島的入侵,”或是“高級科學家與死人對話。”每星期這類刊物上大量無害的奇談,取代了從前的婚姻預測和家庭顧問,而且還不會造成什麼危害。貧民階層的期刊隻是為了滿足讀者的窺視欲望,還大量提供有關名流私生活的流言蜚語。關鍵是,就像在酒吧裡對體育比賽大加議論,這類內容給貧民階層的人們一種權力的假象,使他感覺到,正是他在掌握著那些大人物,或者他起碼可以決定誰會成功誰會失敗。但是,儘管這些貧民讀物充滿了奇跡和醜聞,我們發現,沒有任何一本期刊試圖刺激貧民階層的人們起來鬨事,它們的基本功能是安撫和慰藉:咖啡和酒精可以幫助你減肥萬歲,美國(生活在美國變得越來越好,而且,將來還會更好。)為了討好貧民階級的感情,他們用這種方法:先提出一個觀點,然後再宣稱它就是事實。有的時候,他們用勇敢的、崇高的或者關於“不朽”的好消息來取悅年老的、卑微的和懦弱的人,比如:我沒有能在72歲翻山越嶺,但我駕船橫渡了大西洋,而且獨自一人。農業季節工和他的老婆,供他們的12個孩子上大學。絕大多數國會議員相信死後複生。最後,想著這些事情,我們忍不住會產生一種沒多少根據的優越感。但是彆忘了,不光是貧民階層的期刊胡說八道、無中生有,這裡有一則刊登在《新共和》雜誌上的廣告,像這份難得的期刊的其他內容一樣,應該是針對富於理性的人,自由派人士,“大學畢業生”。和其他有識之士的:耶穌是虛構人物!確鑿證據表明,弗拉維烏斯。約瑟弗斯創造了耶穌,還寫了福音書。簡裝本。三美元。在同一期上還有:世界末日已經臨近。欲購從速。隨寄1美元。作為讀者,貧民階層的人很老實,對高雅的東西決不試圖裝模作樣或附庸風雅。隻有在中產階級裡,品味才是一個令研究者感興趣的話題。在這些人裡,假裝斯文、蒙騙、歪曲得以大行其道。上層階級才不在乎你對他們讀的書怎麼想呢,貧民階層也不在乎。沒多少錢又焦慮的中產階級是那種想讓你相信他讀的是“最優秀的文學”的人,“破爛”、“垃圾”這種譴責經常掛在他們的嘴邊上。他們是那些讓人讀不下去的。裝腔作勢的二流書的天然讀者,如詹姆斯·古爾德·科岑斯、約翰·斯但貝克、賽珍珠、勞倫斯·杜雷爾的《亞曆山大四重奏》,以及赫爾曼·沃克、約翰·赫爾塞、歐文·肖的大雜燴傾銷,還有杜蘭特的哲學史。中產階級最為推崇的經典是《老人與海》,而實際上海明威簡直是不得不寫了這本書,因為索爾頓·維爾德停止了創作,因此留下了空白讓人填補。中產階級對迪蘭·托馬斯恨之入骨(吉米·卡特把他放在自己最喜歡的詩人的位置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朗誦詩的唱片有一種把詩歌降等的嫌疑,使詩歌變成了立體聲音樂。正是在中產階級家裡,你會看到54卷本的《世界經典名著》,還有2卷本準學術的《和諧》,因為中產階級相信權威,他們是指導類書籍最大的讀者群,也是百科全書的傳統推銷市場,在楓木壁櫃裡,陳列的一定是《每月一書俱樂部》的最新推薦,和個人收集品擺在一起。(如果你上的是一所不怎麼樣的學院,書架上就會是《文學指南》圖書俱樂部的推薦書;如果你什麼大學都沒上過,書架上準是許多卷的《讀者文摘》合訂本。)當然了,中產階級隻熱衷於讀非意識形態性的期刊,比較好的像《國家地理》、《史密森學會會刊》(史密森學會,因其創辦人史密森得名,既美國國立博物館。一譯者注)和《房屋與園藝》。《國家地理》還在封底廣告上,向中上層階級推銷昂貴的軍校和紀律嚴明的訓練營,好讓他們把不聽話和吸上大麻的兒子送去受罪。這些廣告對沒能力這麼做的中產階級能提供大量的想象。《今日心理學》給中產階級一種錯覺,仿佛它能緊跟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而《紐約人》使中產階級相信,它關心文化和優雅精致的事物,比如施陶本玻璃器皿。如果貧民階層《大眾技術》,上過大學的中產階級就會看《科學文摘》。一個在自我想象上越自由的中產階級人士,你就越有可能在他家裡的某個地方看到《消費者指南》。郵購商品目錄的設計者們已經了解到,他們的顧客都願意被人想象為隻讀屬於自己階層讀物的人,因此取悅他們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等級。比如一份典型的中產階級郵購目錄,推銷一種花裡胡哨的門墊,目標顧客是讀“新布朗斯維克住宅信息報”的人,但卻在墊於上印著《紐約時報》的字樣。同樣這份郵購目錄,還呼籲人們“請把廢報紙保留整齊以備回收”,而旁邊的圖片上是一個鑄鐵的報紙架,上邊整整齊齊地摞著一疊報紙。你猜猜最上麵的一份是什麼報?《奧瑪哈先驅論壇報》?錯了,是《華爾街日報》。根據同樣的道理,一份對象是上層貧民的郵購目錄裡,推銷西式古董家具複製品的廣告圖片,在一把椅子旁邊的雜誌架上擺放的不是《家庭圈》和《田野與河流》一類我們能想到的這一階層會讀的刊物,而是《大西洋月刊》、《紐約人》和《史密森學會會刊》等雜誌。在我們放下中產階級趣味這個話題前,不能不注意到他們的讀書品味對美國行文風格的衝擊。對意識形態、見解和尖銳思想的懼怕(我們以前在他們對現代藝術的抗拒上早已領教過),是導致婉轉語、文雅談吐、行話術語、玩弄詞藻等現象盛行的主要原因。中產階級對“爭議性”的憂慮,使《紐約人》雜誌幾乎從來不刊登讀者不歡迎的書評,例如會令讀者難堪的、文字尖酸刻薄的、過於有針對性的文章。最好是語言溫和討好,然後通過輕描淡寫、意義不明和逃避等方式躲開一切麻煩。中產階級需要的文風,本質上是大機構宣傳品的風格,由一些最狡猾的大公司模仿《紐約人》雜誌的“話說本城”欄目的故作天真腔調製造出來。莫比爾石油公司最擅此道,它裝著但白自己的無知(莫比爾公司會說:“我們也不知道……”),說著最平庸的話,以此安慰彆人,仿佛不這麼做就會招來精英分子的譴責。“世界不會像有些人懼怕的那樣,在1982年3月10日星期三這一天走到儘頭。”一個星期之後,它在一條廣告裡這樣寫道:真實情況是,那一天所有的星球都排成朔望(syzygy)形式,意思就是說,它們都在太陽的一側。(我們也不知道syzygy這個詞的意思,所以我們查了字典……)如果世界在可見的未來不會毀滅,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她變成一個更適於居住的地方呢?後麵這一段話提醒了我們,要想讓中產階級能夠理解。陳詞濫調和老生常談是多麼不可或缺。幸運地受過較多教育的人是為了獲得驚喜,而中產階級是為了使自己的觀點被肯定。偏離習慣的語言規則,會把中產階級搞得困窘和心煩意亂。【聖經中產階級是無數《聖經》“新譯版”(“重寫版”的說法似乎更貼切)占壓倒多數的讀者。不消說,這些“新譯”使我們的時代同以前相比蒙受恥辱。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謂教育全球化普及之前,這些新版本根本不會被認為有必要存在。受了如此不幸的教育的人們,不光對曆史觀點毫無知識,而且連行文風格和習語也所知甚少,除了現代英語之外,其他任何時代的英語都會難住他們,於是中產階級甚至要求神性也要用“容易懂的語言”來表達。假如,就像奧登所說,時間……崇拜語言,而且原諒每一個它賴以延續的人,那麼,中產階級則痛恨和害怕語言。實際上,這個階級堅持應該根據下麵的例子做一個等級區分。那些喜歡“你前往何地,我亦前往。”(《聖經:路德記》1章16節)《聖經》版本的人,應該和喜歡這種版本的人區彆開;當然中產階級毫不猶豫地鐘愛後一種。因此,由於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心理環境,各個階層不僅不同的東西,而且,作為這種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不同的東西。正是這種和其他方麵的差異一樣多的不同,塑造了美國,一如理查德·波倫貝格的《一個可分割的國家》(1980)一書所定義的國家。【觀念兩個高高在上的階層,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沒有多少觀點和看法。其中很少的幾個他們喜歡常說的觀點之一就是:首都一定不能被“侵犯”。還有一個觀點是:西裝革履絕不能被忽略。除這兩條之外,他們就沒什麼成型的信念了。他們甚至像中上層階級那樣,不相信文化。或者假如他們相信文化,也隻喜歡有其他貨色伴隨的文化。科尼利斯·文德比爾特·惠特尼喜歡薩拉托加溫泉城,因為他發現那裡“有藝術和美國最棒的賽馬活動。”科羅拉多的阿斯彭是上層階級的文化麥加,不僅僅因為去那裡花費不菲,還因為在那裡你可以同時享受到文化、“景色”和有閒階級的體育運動(阿斯彭是全美著名的滑雪盛地,風景獨特,每年舉辦的夏季音樂會極富盛名。一譯者注)。另外一方麵,中產階級相信許多東西。例如,它相信便秘,認為如果你沒有“每天大便一次,”就會遇到大麻煩,必須馬上吃通便藥,而且最好選用電視廣告推銷過的種類。這有點像把廚房打掃得一塵不染來避免指責一樣,中產階級也希望把他們的大腸弄得乾乾淨淨的,彆讓人感覺出丟人現眼的汙漬。“我正在學習腸胃治療,”一位年輕女於告訴斯塔茲·塔克爾,“我們的消化係統並不乾淨。”中產階級還堅信,一個人應該不顧一切代價成為專業人士,因為一個牙醫或獸醫都要比當一個拿工資的雇員來得有地位。他們相信穿什麼也不如穿皮的,相信從你的旅行箱可以判斷你的為人,相信你應該旅行時穿戴整齊。他們相信彼得·沙菲爾是個思想深刻的劇作家,大概趕得上莎士比亞(就像杜雷爾趕得上普魯斯特一樣)。而且,在觀看話劇《馬》時,他們一定會在聽完心理分析醫生的演說後站起來鼓掌。他們還抱有某種建築學眼光,認為林肯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很漂亮,包括那些金色和雞血紅色的裝飾,還有所有掛著小燈泡的東西。(可以進行一項簡單的測驗:一個人若在聽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裡的布穀鳥叫聲時感情達到最高潮,他或她準是個中產階級J他們還相信“登機坪”在等級上高於長途汽車站,以及,由於對效率和進步的迷戀,他們相信一台家庭或個人電腦就可以解決生活裡的所有問題。(這是貧民階層相信“債務調整”的中產階級版本。)中產階級相信電器化可以解決人類的問題,這一觀念在一則電視廣告中大獲成功:一個父親,在他女兒的婚禮上宣布,他將送給她一台電腦作為結婚禮物。這條廣告擊中了觀眾(尤其是中產階級)的心,可謂機靈到了家。貧民階層相信的東西,幾乎在所有方麵都比中產階級更有意思。比方說,一個中產階級會相信夢見的東西有意義而且可以從《解夢書》中得到證實嗎?他們相信銅手鍋能醫治風濕症嗎?相信在跑馬場下賭注贏一大筆錢的機會很大嗎?相信官方在軍人的食物中摻人澳化物來減低士兵的性欲嗎?相信萊厄特裡爾將製服癌症嗎?相信“創造性科學”這個概念沒有矛盾嗎?相信隻要“發明”了某種東西(像“反重力皮帶之類的東西”)就可以公開殺人嗎?或像一個據說曼哈頓的旅店服務生曾經說過的那樣,相信瘸子和畸形人是因為上輩子於了壞事,今生令其“投胎”受罪作為懲罰?相信世界語是解決世界上所有誤會的一個辦法嗎?相信隻要和麋鹿、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或古代愛爾蘭秩序聯係起來時,設立“婦女援助組織”就不荒唐了嗎?相信把一個網球錦標賽叫做“康格魯姆經典賽”一點不滑稽、不古怪嗎?這一切都是貧民階層樂於相信的東西。比起中產階級,他們顯然更有趣。當看到一則Tiffany的醜陋珠寶廣告時,中產階級會砰然心動,而看到某廣告聲稱可以減輕直腸發癢、或吹噓一本關於撲克的書可以給購買者掙到“終身收入”時,貧民階層同樣會感到激動不已和滿懷希望。貧民階級與中產階級最大的區彆,在於他們對迷信的謙恭態度。正是大多數貧民階層人士相信建築物不能有13層,賽車時不會用13編號。的確,恰如大數字(前麵總帶著美元符號)深深植根在上層和中上層階級的頭腦裡,貧民階層也喜歡數字,比如體育比賽的計分對他們常常具有重大意義,還有幸運數字和樂透獎彩票號碼等等。不久前,我在一個機場的報亭排隊,我前麵是一個貧民人士,他的老婆站在旁邊不遠的地方。他花了2.65美元買了一份雜誌和口香糖,然後衝著他妻子大喊,簡直是要所有的人都聽見,好讓人知道他是個蠻棒的運動員:“記住!65是咱的(彩券)號碼!”貧民貪婪地占星術,經常接受星相建議。他們相信贏和輸存在“運道”,是不可改變的,也相信賭博。由於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幫助你找到丟失的東西,他們在報紙的分類廣告欄裡刊登對聖安東尼的幫助的鳴謝。他們相信老天爺。他們對下麵這樣的直郵廣告給予答複:你需要幫助嗎?你需要祈禱嗎?你遇到麻煩了嗎?你孤獨嗎?你需要源源不斷的錢財祝福嗎?……我要給你寄去“財富的金十字架”。如我所囑,不要寄任何錢來。托克維爾曾得出結論:“宗教的瘋狂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儘管跟隨他的結論走下去也許會樂趣無窮,但這對本書來說題目過大了,而且也不應該在宗教信仰的角度上討論等級問題。不過,到最後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各個階層的殯葬行為裡包含的社會分層意義。也許,最重要的上層和下層區彆(不論把它們界定為什麼階層)在於,冬天給人下葬時,貧民階層的家庭會把一條花毯子蓋在棺材上,好讓死者暖和一點,而上層階級壓根就不會想到這件事。另一條分界線是,上層階級舉行場麵壯觀的葬禮,並在報紙的訃告欄裡刊登動人的廣告,而下層家庭則不這麼做。吉裡·庫伯摘錄(或創作)了一段名言:上帝帶爹爹去了天堂,那是他老人家的願望。但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們依舊整日在想。懷著最深摯的愛。永遠想念您的:多蕾絲、沙倫、艾德娜嬸嬸和小泰瑞。不過最好對這類事情不要探究得太深。我們應該接受一個中西部上高中的孩子的警告,對這類話題躲遠一點兒。他在回答一個正在做社會調查的社會學家時說:“沒錯,我們在哪兒都吸大麻。在車裡,在課前四處瞎逛的時候,甭管什麼時候。可是,這並不等於說,我們不相信上帝,或者我們會允許什麼人去推倒上帝。”